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改革皮肤性病学的教学方法,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方法本校2006级五年制本科生66人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乙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1eeture basedlearning,LBL)方法。考试成绩采用两段式计分方式:笔试占60%,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占40%。结果甲组总分的均数为72.0933±6.18892,乙组总分的均数为75.2941±9.56334,对两组总分进行比较,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P〉O.05(双侧),两组间考试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的教学方法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人群对防晒霜的认知及使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人群对防晒霜的认知及使用情况。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面对面交谈,并填写调查问卷。结果80.3%(578/720)的人使用过防晒霜,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1)。开始使用防晒霜的年龄为8~60岁,平均28.4±22.0岁,平均使用时间8.1±21.7年。35.8%的男性、34%的中老年人、44.6%的初等文化程度及28.3%的Ⅳ,Ⅴ型皮肤的人群从未使用过防晒霜。女性及Ⅰ,Ⅱ型皮肤的人使用防晒霜比较规律。63.1%的人群使用防晒霜SPF值在15~30之间。17.3%的人不知道自己使用防晒霜的SPF值,以男性、中老年、初等文化者以及Ⅳ、Ⅴ型皮肤人群为主。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防晒指数的意义。结论北京地区人群中使用防晒霜的比例较高。在对防晒霜的认知和使用,不同人群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巨大型鲍温病致侵袭性鳞状细胞癌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59岁。25年前右髋部受外界摩擦皮肤被刺破,出现暗褐色斑片,并逐渐扩大,进展缓慢。5年前皮损隆起。3年前皮损中央出现破溃。皮肤科检查:右髋部见一约10cm×10cm暗褐色斑块,表面疣状突出,境界清楚,质硬,有压痛。中央有一溃疡,边缘隆起。皮损活检示鲍温病致侵袭性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4.
荨麻疹患者特异性IgE及过敏原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荨麻疹的致病因素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及斑贴试验等方法对不同类型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自身抗体及接触性过敏原检测。结果116例患者中有84例(72.4%)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至少一项强阳性的16例,强阳性率为13.8%。各种物质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53例自体血清皮肤试验有20例(37.7%)出现阳性反应。有26例同时进行了上述2项试验。14例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的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均无强阳性反应,而12例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阴性的患者中有4例(33.3%)呈强阳性反应(P<0.05)。对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有19例(90.5%)至少对其中一种物质过敏。20种物质中有15项出现阳性,其中重铬酸钾、硫酸镍、橡胶的阳性率达到了38.1%。结论荨麻疹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对外界物质过敏,又有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的问题。同一患者可能同时存在2种不同类型的变态反应;接触性过敏原可引起接触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维生素E乳喷雾剂的保湿效果及患者的依从性,与对照乳液比较,评价其优劣。方法共观察40例受试者,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分别在基线、2周后、4周后检测靶部位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pH值,受试者主观评价。结果全部受试者均完成了试验,未发生不良反应。2组之间靶部位的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pH值在0,2,4周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靶部位的角质层含水量在2周及4周后均较基线时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表皮失水率和pH值较基线时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受试者(67.5%)认为喷雾剂优于乳膏剂。结论维生素E乳喷雾剂保湿效果好,与对照乳液的保湿效果相当,优点是清爽、无香味。  相似文献   
16.
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从未来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全局出发,将评价学校内部教学活动,逐步向评价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转变,建设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利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既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也是巩固教学评建成果,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联合问题教学法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以提升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方法 纳入2021年9月20日-2022年9月28日在某院皮肤科实习的80例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比2组学生评判考核成绩、教学成果等,评价2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临床病例成绩及总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44.54±1.44)分与(42.16±2.42)分、(47.12±1.56)分与(41.96±1.48)分以及(91.44±2.10)分与(85.32±3.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医患沟通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成果与对照组比较,总评分分别为(86.95±5.58)分与(80.62±5.37)分,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联合应用CBL和PBL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考核成绩和教学成果,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笔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B.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680人皮肤光分型及防晒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肤损伤,包括皮肤肿瘤,光老化,日晒伤.晒黑以及光变态反应等.为了了解北京地区人群对日光损害和防晒的认知程度及行为,我们对680人进行了有关日晒及防晒的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例 1,女性 ,15岁 ,因左侧腰痛查体 ,B超发现右肾缺如 ,左肾体积稍增大 ,左肾多发小亮点伴多发囊样低回声区 ,考虑左侧孤立肾 ,左肾多发囊肿伴小结石 ,多囊肾不除外。行静脉肾盂造影提示 :左侧孤立海绵肾。例 2 ,女性 ,19岁 ,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 ,以急性肾盂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