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查房工作;协同医师鉴别遴选药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维护患者用药安全;及时识别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给出合理的建议;参与临床用药实践,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为医务人员提供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等一系列深入呼吸内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实践,总结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切入点。对合理安全地使用药物,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环孢素(CsA)所致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359名肾移植患者进行CYP3A5*3基因型检测;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肾移植患者CsA血浓度,根据肾移植患者发生肝脏损伤的情况分为CsA肝损伤组、其他原因肝损伤组和对照组。结果:在359名肾移植患者中,CYP3A5*3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73.5%。与对照组相比,CsA肝损伤组和其他原因肝损伤组的CYP3A5*3/*3分布频率明显增高(P<0.05或0.01),CsA肝损伤组的CYP3A5*3/*3分布频率亦明显高于其他原因肝损伤组(P<0.01)。肾移植术后1个月和3个月,CYP3A5*3/*3组和*1/*3组的CsA血谷浓度均明显高于*1/*1组(P<0.05)。术后7d、1个月、3个月、6个月,CsA肝损伤组的CsA谷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3/*3基因型和术后6个月高CsA谷浓度是CsA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患者CsA所致肝损伤有明显影响,携带*3突变基因...  相似文献   
103.
余爱荣  范星  周帆  辛华雯 《中国药师》2014,(10):1724-172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切入点。方法:以临床药师对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为例,分析抗感染治疗中的药学监护切入点。结果:临床药师可结合临床具体情况,以判断是否有使用抗菌药的指征、协助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品种、剂量与溶媒的选择、PK/PD参数的优化、输液速度)、重视病原学检查、关注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与疗效的监测、加强患者用药教育等为切入点开展药学监护。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制订个体化的用药监护,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介入泌尿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临床药师介入前2012年1~6月泌尿外科I、Ⅱ类切口手术病历各6()份,介入后2012年7月~2013年1月泌尿外科I、Ⅱ类切口手术病历各60份,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介入泌尿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使用后,I类切口病例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法、剂量、疗程较干预前趋于合理(P〈0.01);但Ⅱ类切口病例仍存在选药广谱、用药疗程偏长等问题。结论:临床药师介入使得抗菌药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更加合理,但监督作用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ABCB1基因多态性对环孢素(CsA)血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339名服用CsA的肾移植患者进行ABCB1基因1236C>T、2677G>T/A和3435C>T多态性检测,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肾移植患者CsA血浓度。结果:在339名肾移植患者中,ABCB1基因1236C>T、2677G>T/A和3435C>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4.25%、51.54%和35.75%。ABCB1 1236C>T基因多态性检测显示,在移植术后1年,CC基因型个体的CsA血谷浓度明显高于CT和TT基因型个体(P<0.05)。2677G>T/A基因多态性检测提示,在移植术后7d,杂合子GA+GT基因型携带者的C0高于GG和AA+TT+AT基因型携带者(P<0.05)。3435C>T基因多态性检测表明:在移植术后3个月,突变纯合子TT基因型携带者的C0低于CC和CT基因型携带者(P<0.05)。其余各时间点,上述3种基因多态性对CsA血谷浓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ABCB1基因1236C>T、2677G>T/A和3435C>T多态性对极少数时间点的CsA浓度有影响,但对绝大多数时间点的环孢素浓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摘 要 目的:调查某院实施持续干预前后清洁手术和介入术预防用抗菌药(简称“预防用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预防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季度~2012年3季度行甲状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乳腺手术、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根据干预时间和干预措施分别纳入干预前组(n=208)、第1阶段干预组(n=176)、第2阶段干预组(n=449)和第3阶段干预组(n=341),对各组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持续干预后,第1阶段干预组、第2阶段干预组和第3阶段干预组的预防用药率由干预前的100%降至49.4%,16.2%和9.1%,预防用药的选药合理率由干预前的46.2%升至62.1%,72.6%和96.8%,预防用药时间由干预前的(5.7±2.5)d缩短至(2.5±1.8)d,(2.0±1.4)d和(1.8±1.0)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发生率从干预前的2.4%分别降至1.7%,1.3%和0.9%。结论:该院持续干预措施得力,干预效果显著,明显促进了围术期预防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7.
HPLC法和FPIA法测定人血清中艾司唑仑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艾司唑仑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的结果,为临床准确测定其血药浓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和FPIA法分别测定了71份艾司唑仑中毒患者的血标本,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作了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较好,回归方程为Y(FPIA测定值)=1.127X(HPLC测定值) 0.056 7,r=0.989。结论:HPLC法和FPIA法均能用于监测艾司唑仑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能较准确地反映中毒原因及中毒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制定抢救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黄连素对P-糖蛋白底物在Caco-2和L-MDR1细胞跨膜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黄连素(berberine,Ber)对P-糖蛋白底物环孢素(cyclosporine A,CsA)和地高辛在Caco-2和L-MDR1细胞跨膜转运的影响。方法以Caco-2、L-MDR1细胞为模型,在50μmol·L-1~5mmol·L-1Ber作用后,测定地高辛和CsA跨膜转运的转运率和表观渗透系数。结果Ber在50μmol·L-1~5mmol·L-1范围内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地高辛在Caco-2和L-MDR1细胞单层底端(B侧)至顶端(A侧)的转运。对于CsA在Caco-2细胞的转运,50μmol·L-1~5mmol·L-1的Ber不但剂量依赖性地降低CsA从B→A方向的转运,而且也明显增加其在A→B方向的转运。在Caco-2和L-MDR1细胞,Ber抑制地高辛B→A方向转运的IC50值分别为1.44mmol·L-1和1.24mmol·L-1。Ber抑制CsA在Caco-2细胞转运的IC50值为607μmol·L-1。结论Ber和CsA相互作用的机制可能涉及P-gp功能的抑制和饱和。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致过敏性紫癜的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自1996年1月~2006年3月,由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转归。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过敏性紫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甚至全身皮肤的瘀斑,同时伴有胃肠道、肾脏及关节等方面的表现。本文所述5例中最严重的一例还并发了过敏性休克及DIC。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紫癜一般是可逆的,为Ⅱ型变态反应。结论:老年人和过敏体质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测,一旦发现过敏性紫癜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大鼠肝脏肿瘤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大鼠予以盐酸小檗碱灌胃 6 d,摘取肝脏提取总RNA.用Cy3和Cy5两种荧光物质分别标记阴性对照组和盐酸小檗碱组肝组织mRNA,制备成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获得的荧光信号图像用计算机扫描后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每点的Cy5和Cy3信号强度比值.结果:在被检测的4 096个基因中,盐酸小檗碱组差异表达基因236个,与肿瘤及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共22个,其中表达上调的相关基因9个,包括细胞色素P450 17、KAI1基因、结合蛋白/细胞粘附样分子(Opcml)、白介素6、肾特异性蛋白、白介素2受体、α2-巨球蛋白等.表达下调的相关基因13个,包括细胞色素 P450 2E1、睾丸细胞粘附分子1、S-腺苷-L-甲硫氨酸脱羧酶、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肿瘤蛋白翻译调节因子1 (Tpt1)、特异性细胞毒性靶抗原、S100 钙结合蛋白A9等.结论:小檗碱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一系列肿瘤及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