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探讨腺病毒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4(IL-24)对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腺病毒重组人IL-24对照组)及实验组(转染腺病毒重组人IL-24组)。取对数生长期肾癌细胞株786-O,构建腺病毒重组人IL-24及对照并转染至肾癌细胞株786-O实验组细胞及阴性对照组细胞。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肾癌细胞株786-O生长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癌细胞株786-O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肾癌细胞株786-O中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增殖能力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表达水平、MMP-9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染腺病毒重组人IL-24可抑制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腺病毒重组人IL-24可能通过下调MMP-9诱导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应用腹腔镜技术经腹膜后途径行肾上腺手术31例,取得了初步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取石(MPCNL)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2006年5月~2008年5月微创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335例资料,并对手术并发症和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Ⅰ期取净结石269例,66例因残留结石较多行2次手术,发生并发症34例次(10%),其中术中大出血3例(0.90%),1例改开放手术,2例留置肾盂造瘘管间段央闭后观察无明显出血后行Ⅱ期手术;术后迟发大出血1例(0.30%),经输血及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肾盂穿孔16例(4.78%)和术后高热、感染15例(4.48%),行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和引流后治愈;术后造瘘管滑脱6例(1.79%),2例行Ⅱ期取石者重新穿刺置管,4例未作特殊处理.无肾蒂、胸腹脏器损伤.结论:MPCNL虽属微创手术,但术中大出血、残留结石、术后感染是MPCNL 较常见并发症.开展此项技术时加强并发症的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结果:本组1364例1次碎石成功1028例,2次碎石成功249例,3次及以上碎石成功87例,均未注射止痛剂,患者情绪稳定、平静,无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预定碎石治疗。结论: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的护理,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实施个性化护理,在临床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膀胱肿瘤中的定量表达,探讨hTERT与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高清晰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对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标本中的hTERT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检测,并用13例正常膀胱组织标蕾作为对照。结果 BTCC组织标本中均可见有hTERT的表达,正常膀胱组织中无一表达,表达强度随着BTC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以厦肿瘤的复发而相应增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TERT在膀胱肿瘤中表达上调,可以作为诊断、监测复发的指标。应用免疫组化和高清晰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来对膀胱肿瘤hTERT的表达强度进行定量检测,为临床上对膀胱肿瘤进一步明确诊断、判断预后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改进式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1995-02~2005-02在原乙状结肠直肠替代膀胱手术术式的基础上,改进手术方式并施行了37例手术,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至2009年8月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620例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情况。输尿管上段结石113例,中段结石229例,下段结石177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失败67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石街形成34例。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德国Wolf F9.8输尿管硬镜和瑞士EMS气压弹道碎石机单次或连续击发的方式碎石。结果:碎石时间8~35 min,平均15.5 min,术中出血3~20 ml,平均7 ml。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5 d。602例一次碎石成功,成功率97.0%(602/620)。11例结石冲回肾盂,改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5例插输尿管镜碎石失败,2例术中发现伴输尿管肿瘤,均改开放手术。38例输尿管黏膜损伤,8例形成假道,均置双J管1个月后痊愈。602例随访1~18个月,平均6个月。1个月内结石全部排净,未出现输尿管狭窄、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方法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近输尿管口膀胱肿瘤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近输尿管口膀胱肿瘤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近输尿管口膀胱肿瘤22例,临床分期Tis期1例,Ta期8例,T1期11例,T2期2例。结果本组22例手术全部1次成功。随访6个月,未发生输尿管口狭窄、闭锁和较严重的输尿管返流,上尿路肿瘤细胞种植等并发症。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是一种治疗近输尿管口膀胱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 470nm激光三沟逆切法汽化剜除术(1 470nm diode laser vapo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hree passageway antidrom,DiLEP-TPA)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DiLEP-TPA治疗54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手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变化。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3.8±11.6)min,膀胱冲洗时间平均(25.0±3.0)h,留置尿管时间平均(52.3±12.4)h,住院时间平均(2.9±0.8)d,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5.4±10.9)ml,术后2h血红蛋白减少量平均(2.3±0.9)g/L。术后6个月患者IPSS、QOL、PVR、Qmax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中无明显出血,无包膜穿孔、膀胱及直肠损伤病例;术后无输血、永久性尿失禁、电切综合征(TURS)等发生。结论:DiLEP-TPA治疗BP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HL)后输尿管狭窄(US)的危险因素及患者再次手术的术式选择与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接受URHL治疗的50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训练集;按照相同标准将2022年2~10月接受URHL治疗的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设为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US,分为狭窄组(n=50)与未狭窄组(n=45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US患者再次手术的术式选择,分为微创组(n=25)与开放组(n=2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US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森林图,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结果:病程>3个月、结石最大径≥2 cm、重度肾积水、嵌顿结石伴有息肉、钬激光损伤黏膜均为术后U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各危险因素总计304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及有效性均较高。与开放组相比,微创组手术时间、术后肾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