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61.
胡霁  余奇劲  杨洁 《医药导报》2011,12(12):1586-1588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0.75%左旋布比卡因腰麻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择期单胎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按腰麻用药均分成0.75%左旋布比卡因10.50 mg组(Ⅰ组)、0.75%左旋布比卡因12.75 mg组(Ⅱ组)、0.75%左旋布比卡因15 mg组(Ⅲ组)和0.75%布比卡因12.75 mg组(Ⅳ组)。记录:①麻醉前、蛛网膜下腔注药后3 min(t3)、6 min(t6)、9 min(t9)、15 min(t15)、30 min(t30)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②痛觉阻滞的最高平面和达到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手术结束时痛觉阻滞平面;③肌肉松弛效果;④蛛网膜下腔注药后手术期间不良反应和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组麻醉后在t3、t6、t9、t15、t30时的MAP和HR与各自麻醉前基础值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各时点对应值比较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痛觉阻滞的最高平面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且达到最高痛觉阻滞平面的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P<0.05)。4组患者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结束时Ⅲ组患者痛觉阻滞最高平面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组入选病例均取得理想的肌肉松弛效果,术后均未发现明显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0.75%左旋布比卡因10.50或12.75 mg可以作为剖宫产手术腰麻用药。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方式用于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ASA I~II级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A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B组(氟比洛芬酯术毕缝皮时给药组)、C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复合术毕缝皮时给药组)和D组(对照组)。镇痛给药方法:A组患者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 B组患者手术结束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C组患者手术切皮前30 min和手术结束缝皮时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D组患者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围术期心电图、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记录患者术毕苏醒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1 h(T4)、2 h(T5)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12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组内比较,B组、D组患者T1的MAP、HR值与T2、T3、T4、T5比较明显升高或增快(P <0.01);组间比较,B组、D组患者T1的MAP、HR值较A组、C组T1对应值明显增大。B组和D组术毕5min时VAS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C组(P <0.01),术后2h内镇痛需求次数显著多于A组、C组(P <0.01),术后24h回访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显著低于A组、C组(P <0.05 或 P <0.01)。结论 凯纷超前镇痛可以有效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急性疼痛,而且术后12 h内极少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3.
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肠蠕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复合不同镇痛药物对手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择期手术病人,ASA Ⅰ,Ⅱ级,其中妇产科、普通外科各90例.各科手术病人根据不同的镇痛方案随机等分成3组,组Ⅰ0.125%罗哌卡因+0.005%吗啡+0.005%氟哌利多,组Ⅱ0.125%罗哌卡因+0.0005%芬太尼+0.005%氟哌利多,组Ⅲ对照组(不实施病人术后自控镇痛).于镇痛治疗后4,8,12,24,36 h进行随访,观察疼痛程度、镇静状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组Ⅰ与组Ⅱ均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显著低于组Ⅲ(P<0.01);普通外科病人肠蠕动恢复时间较妇产科病人长(P<0.05);组Ⅱ较组Ⅰ、Ⅲ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芬太尼行病人术后自控镇痛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且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用可缩短肠蠕动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4.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危机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手术前患者存在心理危机的临床现状及可能原因的分析,认为从多方面、多角度采取干预措施对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危机,使其更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子宫切除术中不适反应的疗效。方法ASAI-II级需行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手术开始前静脉滴注格拉司琼溶液50 mL(含格拉司琼3 mg),10 min内输完,滴注结束前即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寒战、恶心、呕吐及胸闷等不适反应情况。结果与手术开始前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寒战、胸闷等不适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子宫切除术中寒战、恶心、呕吐及胸闷等不适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万芳  余奇劲  肖兴鹏  陶红 《中国药师》2014,(10):1744-1747
摘 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在硬膜外麻醉经腹子宫全切术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硬膜外麻醉经腹子宫全切术择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即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镇静组(D1组,D2组,D3组)和咪达唑仑镇静组(M组)。D1组、D2组、D3组在手术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随之分别以0.4,0.6,0.8 μg·(kg·h)-1维持输注;M组患者在手术前10 min静脉泵注咪达唑仑0.06 mg·kg-1,随之以0.04 mg·(kg·h)-1维持输注。比较各组患者入室时(T0)、确定硬膜外麻醉阻滞效果满意时(T1)、镇静药物泵注后10 min(T2)、20 min(T3)、40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镇静药物使用时间和手术时间。评估各时点镇静程度,及术后患者手术期间遗忘程度、药品不良反应和麻醉服务满意度。结果:T3时点后,D3组HR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T2时点后,4组HR均明显低于T0时(P<0.05和P<0.01)。M组T3、T4 时点RR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与T0时比较,T2时点后,各组患者均取得显著镇静效果(P<0.05和P<0.01);D3组T3、T4时镇静评分显著优于D1组和M组(P<0.05)。4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硬膜外麻醉经腹子宫全切术应用右美托咪啶维持镇静无类似输注咪达唑仑后发生呼吸抑制的风险,但剂量宜低于0.8 μg·(kg·h)-1。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预处理对精神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肌颤和肌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MECT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40)。对照组在异丙酚配伍琥珀胆碱麻醉下行MECT,监测心电、血压、呼吸和脑电发放情况,观察患者肌颤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并记录患者睁眼后即时(T0)、30min(T1)、6h(T2)的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和镇静评分(RSS)。干预组在麻醉前5min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余同对照组。结果2组比较,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T0时的VAS和T0、T1、T2时的R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肌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程度也明显减轻(P〈0.05);T1、T2时的VAS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预处理可有效减轻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肌颤和肌痛。  相似文献   
68.
陈烨  余奇劲 《中国药师》2021,(1):144-151
心电监测是围术期患者必不可少的监测项目,可协助麻醉医生实施高效的麻醉管理与麻醉规划,其具有的及时、个体化、显著、易于识别等优势还可用于指导麻醉用药方案.围术期心电监测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术中麻醉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也多种多样.局部麻醉药物引起PQ间期延长、QRS波延长、HR减慢,布比卡因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瑞芬...  相似文献   
69.
摘 要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高龄患者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将择期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高龄患者5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患者入手术室时由同一位麻醉医生用0.5%罗哌卡因15ml实施手术侧眶上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颞浅神经阻滞,然后实施全身麻醉;B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监测围术期患者循环、呼吸、体温变化;记录手术时间、全身麻醉维持用药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患者麻醉清醒后的去向、术后60 min VAS法疼痛评分、围术期心血管药物使用情况和患者手术室期间的出入量。术后24 h随访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调查麻醉满意度。 结果: 在手术开始时,两组患者心率和血压均较入手术室时显著降低(P<0.01)。B组患者在气管导管拔管即刻和气管导管拔管后5 min时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较A组显著加快或升高(P<0.01)。A组患者全身麻醉维持期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药量显著少于B组,且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1),苏醒后直接回病房比例显著高于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手术室期间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用量明显低于B组,麻醉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B组( P<0.01)。 结论: 罗哌卡因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有利于高龄患者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期间的安全和舒适化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70.
氯胺酮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氯胺酮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氯胺酮预处理组(C组),各组均为8只。A组不阻断主动脉,B组左肾下阻断主动脉45min,C组左肾下阻断主动脉前10min及开放后即刻静推氯胺酮30mg·kg-1。术后进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和针电极肌电图(EMG)的描记及脊髓形态学改变的观察。结果B组分别同A、C组相比,神经功能和病理学评分均显著性偏低(P<0.01),且同C组相比,后肢EMG亦有显著性病理改变(P<0.01)。C组1只动物发生迟发性瘫痪。结论氯胺酮预处理对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