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韩丹  何茜  王克超 《放射学实践》2004,19(7):533-533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5 2岁 ,农民 ,云南省富民县人 ,未到过疫区。发现左纵隔占位性病变 1年。胸前不适伴轻度呼吸困难。血常规 :白细胞 4.2×10 9/l,中性粒细胞 0 .5 7,淋巴细胞 0 .3 7,单核细胞 0 .0 6。CT平扫示左上中纵隔紧邻主动脉弓一椭圆形囊性病灶 ,边缘光滑、整齐 ,内  相似文献   
52.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65岁。左颈部隐痛、左上臂上抬困难一周 ,发现左颈部包块3天。体检 :左颈部扪及 2cm× 2cm大小包块 ,质硬 ,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则 ,轻压痛 ,局部皮肤无红肿。血常规阴性 ,胸透见右肺上野可疑小片状阴影。CT检查 :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内侧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 ,大小约 3 .3cm×4.0cm× 4.5cm ,边界不清 ,密度不均匀 ,CT值 43HU、2 5HU(图 1a) ,增强后实质部分中度强化 ,低密度坏死区无强化 ,CT值76HU、2 6HU ,邻近肿块的第 5颈椎可见骨质破坏 (图 1b) ,双肺可见多发小片状密度增高影 (图 2 )。CT诊断 :左颈部恶…  相似文献   
53.
患者 女,42岁。因持续性左鼻阻伴左颜面肿张,眼球突出,视力下降1年入院,症状呈渐进性加重,无畏寒、发热、头痛及恶心、呕吐。体检:左鼻腔可见一肿物堵塞.鼻中隔被压向右侧,鼻道中少许浆液性分泌物,左眼前突。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阿特拉津(ATR)对大鼠多巴胺神经元代谢途径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机制。方法: 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ATR 50、100、200 mg/kg剂量染毒组,每组17只。染毒组大鼠经口灌胃ATR 28 d,取大鼠脑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组化检测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与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 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采用 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qPCR结果显示,用50、100和200 mg/kg浓度的ATR染毒的大鼠,其黑质内TH和Nurr1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TR染毒组大鼠黑质中Nurr1、TH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ATR可能通过影响多巴胺神经元代谢途径中的相关酶及其调控酶形成的基因致大鼠多巴胺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55.
吕春蓉  何茜 《华西医学》2009,(4):1015-1016
目的:探讨美罗华治疗非霍奇淋巴瘤(NHL)时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通过2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应用美罗华,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取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用药前的处理及控制输液速度的方法,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副作用及时得到控制。28例患者只有3例第一次输注时出现发热、寒颤。结论: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56.
患者 男,73岁。右下腹痛伴发热15d ,30年前有阑尾切除史。体检:T 38.2℃,右下腹可见一陈旧性手术瘢痕并可触及一个大小13cm×10cm包块,麦氏点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8.1×10 9/L ,中性粒细胞0 .87,淋巴细胞0 .13。大便隐血( )。B超:右下腹不均质性肿块,其内见液性暗区,大小约12 .3cm×8.9cm ,呈“8”字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周边及内部低血流信号。CT平扫示回盲部一哑铃状软组织肿块,为前后2个肿块融合而成。肿块为等、低混杂密度,中心为液体密度。前部肿块边缘呈结节样表现,密度较后部肿块高,其上方与回盲部关系密切;后部肿块以低密…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估钙和维生素D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00例住院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每日补充阿法骨化醇0.25ug+碳酸钙1粒(每片含元素钙600ug),连用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骨密度、血清维生素D及降钙素.结果:钙和维生素D同服能增加男性骨密度,提高血清维生素D、降钙素浓度.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者长期口服维生素D+钙剂对治疗骨质疏松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8.
崔晔  李琼  樊怡  何茜  李想  王芳芳 《全科护理》2016,(32):3453-3454
正囊袋感染是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囊袋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次数、手术时间、囊袋血肿、多病共存等,若感染未及时有效控制,轻者伤口出现红、肿、热、痛,重者导致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甚至危及病人生命~([1-2])。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将一种包裹了多侧孔引流管的医用泡沫材料置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创面后,再以具有生物阀功能的半透性  相似文献   
59.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27例、冠心病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2例,并选取32名正常对照者,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和其他临床及实验室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 2007-09-2009-07 间 5 702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分析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类型及CT表现.结果 5 702例中,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84 例,检出率为1.47%,右冠状动脉变异40例(48%)、左冠状动脉变异37例(44%)、左右冠状动脉均发生变异7例(8%).结论 双源CT可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