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二甲双胍对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对照组、二甲双胍组予高脂饮食,二甲双胍组同时予二甲双胍.12周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和肝脏湿重,检测血糖、血脂、氨基转移酶,做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对照组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湿重/体重×100%)均升高;二甲双胍组大鼠体重与正常组无差别,肝湿重、肝指数低于对照组.(2)血糖对照组较正常组增加,而二甲双胍组低于对照组、正常组;对照组存在脂代谢紊乱,二甲双胍组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3)对照组有程度不同肝细胞脂肪变性,脂变程度以中、重度为主,二甲双胍组肝细胞脂肪变性以轻度为主,无重度病变.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紊乱和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结节针吸细胞学检查1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针吸技术的改进和细胞学诊断经验的积累,甲状腺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逐渐提高,多数病例不但可确定良恶性.而且有可能确定其组织学类型[1~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经病理证实的164例甲状腺针吸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α)在肉芽组织和胆脂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中耳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TGFα在40例中耳炎患者中耳腔肉芽组织、胆脂瘤及外耳道皮肤的表达。并采用多媒体彩色图文分析系统,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包含肉芽和胆脂瘤两种组织者TGFα表达程度高于仅有肉芽的组织;仅有胆脂瘤的组织TGFα表达程度高于仅有肉芽的组织;外耳道皮肤主要表现为表皮全层稀疏均一的弱阳性表达。结论TGFα在肉芽组织和胆脂瘤中均有表达,说明TGFα在肉芽组织和胆脂瘤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且胆脂瘤中的TGFα表达高于肉芽组织,说明两者的形成过程中局部始终处于炎症。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早期诊断比较困难,由于其颈部淋巴结转移早,转移率高,部分患者常因颈部肿块就诊,经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提示鼻咽癌转移而确诊。本文回顾分析397例经鼻咽病理活检证实为鼻咽癌伴颈淋巴结转移者的临床及针吸细胞学资料,并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我科自1987至1997年淋巴结针吸检查17230例次,其中诊断或提示鼻咽癌颈区淋巴结转移489例,经鼻咽活抢病理证实为鼻咽癌转移397例,另92例来在我院行鼻咽部活俭。397例中,以耳、鼻症状就诊者153例,以颈部肿块就诊者208例,以耳、鼻症状伴颈部肿块就诊者36例,每例外吸涂片2-3张,95%乙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评估术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未定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 TI-RADS)诊断结果、超声弹性成像( UE)及细胞学检查结果,并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建立一个实用的预估模型用以鉴别良恶性从而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术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未定性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超声影像学资料、术前细胞学穿刺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得出其相关因素并予不同评分。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TI-RADS评分、超声弹性评分及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在良性结节组与恶性结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根据比值比( OR值)赋分并建立模型,发现以评分≥4分为分界值,其敏感度为79.4%,特异性为85.9%。结论该模型对术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未定性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评分≥4时需考虑结节恶性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乳球蛋白-2(mammaglobin-2,MGB-2)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73例卵巢癌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情况分为化疗耐药组(25例)与非耐药组(4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癌组织中MGB-2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化疗耐药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卵巢癌患者的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及分级、残留灶直径、化疗方案及三者的表达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关系。结果MGB-2的阳性表达率显示:耐药组为96%(24/25),明显高于非耐药组[68%(33/48)](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MGB-2表达与卵巢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均为与耐药及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卵巢癌组织中MGB-2的高表达是卵巢癌化疗耐药及预后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的细菌学病因。方法:前列腺标本取自162例猝死于非前列腺疾病的器官捐献者,年龄20~38岁。取前列腺周围带组织,一式两份,一份做常规病理检查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免疫组化分析,另一份用PCR方法检测细菌16S rRNA基因(16S rDNA)。结果:31.5%(51/162)的组织病理呈CP改变,其中轻度灶性间质炎44例,轻度灶性间质伴腺体周围炎5例,轻度灶性腺体周围炎2例。16S rDNA阳性率为19.1%(31/162),其中CP标本阳性率为51.0%(26/51),非CP标本阳性率为4.5%(5/111),CP标本阳性率高于非CP标本(χ2=29.783,P<0.01)。在CP标本中,16S rDNA阳性组IL-1β、TNF-α和NGF表达高于16S rDNA阴性组(P<0.01)。结论:细菌感染可能是引起CP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用药历来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重点,也是监控的难点。在全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大检查中,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被列为重点检查项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改发[2009]38号)(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20.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皮肤毛源性肿瘤,该瘤由二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当针吸检查仅见其中嗜碱性细胞时,常给诊断带来困难。有关针吸细胞学检查的文献尚未见报道,现将我科有病理活检的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中男1例,女4例。年龄分别为9岁2例,11岁1例,18岁2例。肿块部位:右颈上段2例,左耳后1例,左上臂1例,右上臂1例。肿块大小为1.5-2.0cm。病期3-6个月。病变位于皮下3例,呈结节状自皮肤表面隆起2例。病变境界清楚,与皮肤粘连,基底部活动,质中,无压痛。2.针吸检查结果5例均见不等量嗜碱性细胞,其中3例同时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