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四物汤不同提取工艺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四物汤水提工艺、水提醇沉工艺及50%乙醇渗漉工艺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复方阿胶浆)组、四物汤药物组1号(水提组)、2号(水提醇沉组)、3号(50%乙醇渗漉组).四物汤药物组每日ig给予四物汤1,2,3号(12 g生药·ks-1),阳性组给予复方阿胶浆(20 mL·kg-1),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生理盐水)8d.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第2,5日sc乙酰苯肼20,40 mg·kg-1,从第5日起,每日ip环磷酰胺40 mg·kg-1,连续4d.空白对照组同时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检测四物汤不同提取工艺药物组对血虚小鼠外周血象、脾脏和胸腺指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的作用.结果:四物汤药物组1,2,3号均能升高血虚小鼠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数及骨髓有核细胞数,其中水提组和50%乙醇渗漉组差异性显著(P<0.05);四物汤药物组1,2,3号均能显著增加血虚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1),其中水提组、50%乙醇渗漉组有强于水提醇沉组的趋势.结论:由3种提取工艺制得的四物汤对改善血虚模型小鼠的造血功能均有作用,以水提组和50%乙醇渗漉组较优.  相似文献   
92.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核蛋白,几乎在所有细胞中都有表达,激活释放后与其受体结合介导肺部炎性反应。HMGB1信号通路与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相关的靶向药物治疗相继在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试验中开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究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二级碎片裂解信息结合文献,对散偏汤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ADME值筛选活性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TTD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进行生物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构建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验证散偏汤通过TNF通路治疗偏头痛。结果:从散偏汤中共鉴定出35个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预测散偏汤主要通过TNF、IL-17、cGMP-PKG等信号通路治疗偏头痛;并发现柚皮素、木犀草素、藁本内酯等是治疗偏头痛的主要核心成分。散偏汤可抑制偏头痛大鼠血清中TNF-α、MMP3、MMP9、NF-κB1、NF-κB α的升高。结论:散偏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改善偏头痛,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制剂研发和药效研究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优化经典组方都梁方的渗漉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鱼骨图结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FMEA)确定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渗漉体积流量、浸渍时间为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PPs);基于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五原则”确定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佛手柑内酯、阿魏酸、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含量及干膏率为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采用HPLC法测定6个指标成分的含量;应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6个成分和干膏率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分;通过Box-Behnken设计建立CQAs和CPPs之间的数学模型,构建都梁方渗...  相似文献   
95.
正畸过程通常持续1~2年时间,正畸矫治装置的戴入,使患者口腔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给口腔清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过程中患者的个人口腔保健尤为重要。恰当的个人口腔卫生保健措施,不仅能保持口腔清洁,对防治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等的发生,保证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也有积极意义。本文就正畸治疗过程中个人口腔保健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物理性的...  相似文献   
96.
目的: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在正常大鼠肝脏中存在2个巨噬细胞亚群,本实验将探讨猪血清诱导免疫性肝损伤大鼠肝脏巨噬细胞的构成及作用。方法:(1)制作大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2)肝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荧光研究。(3)流式细胞技术研究并分离肝脏巨噬细胞。(4)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巨噬细胞、炎症及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及Ki67(细胞增殖抗原,MKI67)的表达。结果:(1)猪血清腹腔注射组(IPS组)大鼠肝内大量纤维间隔形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的肌成纤维细胞增生,ED2(CD163,表面抗原分化簇163)阳性细胞增多。(2)免疫荧光及印度墨注射后显示IPS组肝脏中巨噬细胞大小不一,自身荧光强弱不等,在肝内分布不同;GdCl3仅可清除体积大、自身荧光强的细胞。(3)自大鼠肝脏分离出2个巨噬细胞亚群,即ED2染色强阳性、自身荧光强的细胞(ED2high/AFhigh)和ED2染色弱阳性、自身荧光弱的细胞(ED2dim/AFdim),与对照组相比IPS组2个亚群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多。(4)ED2high/AFhigh细胞中主要表达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ED2dim/AFdim细胞则主要表达与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5)ED2dim/AFdim细胞Ki67表达显著高于ED2high/AFhigh细胞,IPS组巨噬细胞Ki67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猪血清诱导免疫性肝脏损伤大鼠肝脏中亦存在2个巨噬细胞亚群,它们在肝脏损伤发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ED2dim/AFdim细胞增殖活跃,主要表达与纤维化相关的基因,可能在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98.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超声及超声新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认可。本文就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介入性超声及超声支气管镜等超声新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误诊为 CD 的原发性肠道 T 细胞淋巴瘤(ITCL)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总结 ITCL及 CD 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断为原发性 ITCL,同时在病程中曾误诊为 CD 者的病例资料,收集人口学、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收集177例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为 CD 的患者病史资料。分析对比两组的人口学、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连续变量采用 t 检验或Mann-WhitneyU 检验进行比较,分类变量则用卡方检验或 Fisher 确切概率法分析两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共18例误诊为 CD 的 ITCL 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7例;中位确诊年龄为38.5岁(28.8岁,42.5岁);中位确诊病程为6.00个月(3.75个月,13.25个月);常见首发症状为腹痛(12/18)、腹泻(13/18)及贫血(13/18),2例以急性肠穿孔为首发症状。16例患者病程中出现 B 组症状,其中发热13例、体质量下降16例、盗汗1例。12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1种或多种严重并发症,其中肠穿孔9例,消化道大出血7例,肠梗阻2例。而177例 CD 患者中,男104例,占58.8%,中位确诊年龄为22.0岁(18.0岁,29.0岁);首发症状有腹痛(88.7%,157/177)、腹泻(55.9%,99/177)、贫血(63.8%,113/177)、发热(33.3%,59/177)及体质量下降(59.9%,106/177)等;病程中有30例(16.9%)患者出现肠穿孔(慢性为主),12例(6.8%)出现肠梗阻,7例(4.0%)出现消化道大出血。与 CD 相比,确诊为 ITCL 的患者中男性多见(χ2=8.837,P <0.01),确诊年龄较大(U=314.5,P <0.01),病程较短(U=385.0,P <0.01),临床症状中体质量下降(χ2=5.867,P <0.05)及发热较多见(χ2=10.609,P <0.01),并发症中肠穿孔和消化道大出血相对多见(χ2=9.185、24.908,P 均<0.01)。ITCL 的病变部位均为多发病灶,其中8例累及小肠,14例累及结肠,1例累及食管;内镜下均表现为溃疡性病变、大部分病灶呈节段性分布。与 CD 相比,在 ITCL 的肠道组织病理中淋巴细胞增生较常见[17/18比19.7%(35/177),χ2=42.844,P <0.01],肉芽肿罕见[0比42.8%(76/177),χ2=12.665,P <0.01]。18例 ITCL 患者中,仅9例接受化学疗法,中位生存时间为2个月。结论原发性 ITCL 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 CD,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00.
排尿障碍一直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截瘫患者面临的严峻问题,目前留置尿管仍然是截瘫患者最主要的排尿方式.长期留置导尿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和不便,且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为探讨一种更简便、实用、有效的解决方法,我院骨科护理部借鉴相关研究[1]的生物反馈训练法,将2005年8月-2007年8月选择经CT、MRI确诊治疗方案接近的44例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直观式生物反馈法用于截瘫患者自主排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