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定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究三叉神经痛射频温控热凝术中一种简单、易行、可测量的定位方法。方法:临床回顾性资料40 例及验证性资料12例,在术中摄取的头颅侧位片上,勾画内耳门中心点到前床突尖端连线(耳-床线),并观察测 量耳-床线与射频针尖之间的关系和距离。结果:A组40例中能较清楚地显示内耳门与前床突影,便于勾画耳- 床线的19例;B组12例摄取向头侧打20°角度头颅侧位片耳一床线的勾画比较容易可行。测量耳-床线与穿刺 针尖之间距离:A组最小3mm,最大6mm,平均4.2mm;B组最小6mm,最大10mm,平均7.58mm。结论:射频温控 热凝术中,在X线图像上以耳-床线为基线,通过测量耳-床线与穿刺针针尖之间的距离,控制穿刺的深度,是一 种简便、客观、有效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62.
作者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前瞻性长期随访,借以确定临床检查、后电位和运动试验诸指标中的独立预后因子。1986·5·1~1988·2·1间连续入院的250例 AMI 后至少存活7天的患者中,176例符合要求,其年龄为56±9(28~70)岁,女性占20%。原有心肌梗塞史者占12%。发病后12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利用64层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国人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对92例成年患者行64层螺螺旋CT头部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法 采用容积再现,取冠状位观测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测量三孔中心至正中线的距离;在眶上孔(切迹)中心至颏孔中心作一连线(称此连线为S-M线),观察眶下孔中心与S-M线的位置关系.结果 眶上孔(切迹)、眶下孔及颏孔中心距颅正中线的距离右侧为:(25.51±2.95)mm、(28.18±2.71)mm、(24.49±2.45)mm;左侧为:(23.33±2.90)mm、(28.20±2.51)mm、(24.96±2.02)mm.眶上孔中心距正中线左右两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眶下孔中心位于S-M线外侧者164侧例,占89.13%、位于S-M线内侧者12侧例,占6.52%,位于S-M线上的8侧例,占4.35%.结论 64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观察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其结果 与颅骨标本观察结果 基本一致,且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颧下眶下连线在圆孔前入路穿刺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A组:术前于面部标记颧下眶下连线,按照标记的参考线穿刺,先进入翼腭窝靠近圆孔,再调整方向进入圆孔。B组:面部没有参考线,穿刺沿着上颌骨后外侧壁滑入翼腭窝,X线下逐步调整方向,进入圆孔。分析比较两组的术前疼痛目测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时间、穿刺次数、首次准确率、术中穿刺并发症和术后有效率,以及术后上唇、腭部麻木率。评价A组患者颧下眶下连线作为参考线与穿刺针方向是否一致。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完成前入路圆孔穿刺,无重大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术后有效率、上唇、腭部麻木率均达到了100%。B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面部血肿,A组无面部血肿者。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次数、首次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A组患者的颧下眶下连线与穿刺针方向基本一致,平均角度为(0. 63±2. 82)°。结论 经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是有效、可行的。圆孔前入路穿刺中颧下眶下连线给术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及穿刺次数,提高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
用非侵入性方法诊断心肌梗塞对患者的正确评价和治疗甚为重要。已拟定的有关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和心向量图诊断标准已有数种,但皆尚未经过系统性与独立的评价。本文旨在比较与评价这些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标准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方法:146例患者,经左、右心导管检查、左心室造影、冠状动脉电影造影分为两组。正常组:共63例,左、右心室压力、心排出量、左室壁活动、喷血分数、瓣膜功能和冠状动脉造影均正常。下壁心肌梗塞组:共83例,有长时间胸痛伴 CK-MB 同功酶的动态变化等心肌梗塞病史,选择性冠状动脉电影造  相似文献   
66.
曾有报道长期口服心得安治疗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在骤停后出现心绞痛加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和猝死.心得安撤药征象的机理了解不多,其中最受注意的是交感神经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本文旨在通过正常人与心绞痛患者在静息时、外源性及内源性儿茶酚胺刺激时的血液动力学、血液、代谢和内分泌测定来评价心得安撤药征象的可能机理。方法:研究对象共20例。10例为正常志愿者,年龄22~30岁;10例为心绞痛患者,年龄42~66岁,并有严重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哮喘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患者除外。先作2天  相似文献   
67.
急性心肌梗塞代表一种应激状态,伴有血浆儿茶酚胺、游离脂肪酸和皮质醇增高,这些都是助长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左室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因素。本文报道安定对急性心肌梗塞中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梗塞范围和镇静的临床效应及其对儿茶酚胺、游离脂肪酸和皮质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Snow 于1965年报道,在心肌梗塞的头几周给予心得安可降低死亡率。然而,许多研究都不是从心肌梗塞发作的这一天开始试验,加上治疗期从0.5~3年不等而其结果亦颇不一致。本文通过对可疑心肌梗塞患者在入院后即刻开始进行的美多心安双盲随机试验以确定美多心安是否能降低心肌梗塞头三个月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9.
CT扫描观察及测量国人颅底卵圆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卵圆形穿刺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而了解颅底卵圆孔的形态、径值是穿刺定位的关键。关于国人卵圆孔的形态、径值的CT表现目前报道较少,我们观测了205例颅底CT卵圆孔的形态和径值,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2003年3月~2005年9月颅骨卵圆孔CT扫描205例(410侧),男108例,女97例,年龄26~78岁,平均53·8岁。1.2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Somato Plus 4单层螺旋CT机,听眉线定位,层厚2mm,骨算法sequance扫描,窗宽1500HU,窗位300HU观测图像。在颅底CT片中可以观察颅底卵圆孔,卵圆孔位于颅中…  相似文献   
70.
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对颅骨卵圆孔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颅底骨卵圆孔的走行方向和倾斜角度,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应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对200例成人颅底骨卵圆孔行矢状位和冠状位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并进行观测.结果 矢状位重组时卵圆孔走行由后上向前下倾斜共386侧,占96.5%;前上后下倾斜共14侧,占3.5%;卵圆孔的平均倾斜角度右侧为(18.72±9.59)°,左侧为(18.37±9.56)°,总计(18.55±9.55)°.冠状位重组时卵圆孔走行由内上向外下倾斜共381侧,占95.25%;外上向内下倾斜共8侧,占2%,与正中矢状线平行共11侧,占2.75%;卵圆孔的平均倾斜角度右侧为(19.66±10.09)°,左侧为(21.25±9.04)°,总计(20.46±9.59)°.在矢状位上卵圆孔倾斜角度左右两侧及左侧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可以更直观、准确地了解卵圆孔的走行方向和倾斜角度,为临床工作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