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双歧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腹泻5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金双歧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97例妊娠合并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含口服或静脉补液),治疗组加用金双歧;对照组加用阿莫西林分散片。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粪便次数改善的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双歧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腹泻,既有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重建肠道天然屏障,抑制病原菌,达到治愈急性腹泻的目的,又可以让妊娠期患者减少,甚至避免抗生素的使用,有利于母婴双方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P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所有患者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及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动脉宽度(P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肺动脉压(SPAP)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PA、SPAP降低,LVEF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PAP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活量预计值(VC%)、动脉氧分压(PaO2)及6min步行距离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VC%、PaO2及6min步行距离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VC%、PaO2及6min步行距离显著高=F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AH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无排卵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7年7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例,口服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11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组用药时间均为12周。测定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SG2h)、胰岛素(INS)水平、排卵率和妊娠率,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FSH、LH、T及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多(P<0.05)。而两组餐后2 h血糖(SG2h)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空腹血糖(FBG)基本没有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有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内分泌、糖代谢紊乱,提高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对不育妇女不失为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儿的影响以及内科在诊治该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7月间诊治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在妊娠的不同时期予以内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4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妊娠早中期内科治疗,心功能多能控制在Ⅰ~Ⅱ级,围产儿死亡0例,早产儿4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2例,孕产妇死亡0例;1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妊娠晚期开始内科干预,心功能多在Ⅲ~Ⅳ级,围产儿死亡2例,早产儿9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4例,孕产妇死亡1例。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孕期监测,早期内科干预,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高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价值。 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ICP 高龄孕妇 53 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 例)和观察组 (27 例)。对照组使用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使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 肝功能水平。 结果:观察组孕妇的治疗总有效率(96.29 %)高于对照组(73.0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孕妇的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瘙痒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孕妇的 总胆汁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高龄孕妇 ICP 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总胆汁酸水平并快速有效缓解 患者的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母胎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母亲的人格特征及心理症状,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采用成人艾森克个性测试及SCL-90问卷对63例哮喘患儿的母亲及63例正常儿童的母亲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对哮喘患儿母亲及正常儿童母亲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结果:哮喘患儿母亲与正常儿童母亲的人格在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患儿母亲与正常儿童母亲的SCL-90在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其他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的母亲。结论:哮喘患儿母亲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症状相对于正常儿童母亲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哮喘患儿反复发作及迁延不愈的病情对母亲身心影响很大,母亲更需要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黄芪颗粒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观察GDM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改善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黄芪颗粒在治疗GDM中的作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血清胆固醇的改善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患者各指标较治疗前亦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颗粒通过降低血脂、减少24h尿蛋白微量的排出及改善餐后血糖而起到治疗GDM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