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甲醛致人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常规培养内皮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实验设对照组、甲醛损伤组和低、中、高剂量茶多酚保护组,其中茶多酚先与细胞预孵12h后加入0.1 mmol/L甲醛,置CO2培养箱培养4h,检测细胞培养液中SOD活力及LDH、MDA、NO的含量,SP法检测NF-kB.结果 茶多酚各保护组与甲醛损伤组比较SOD活力明显升高,LDH、MDA 含量均降低(P<0.05);茶多酚各保护组内皮细胞NO释放量减少、NF-kB表达明显下降与甲醛损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茶多酚可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甲醛所致的氧化损伤;茶多酚通过抑制NF-kB的表达,减少NO的产生从而减轻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是其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2.
女性患者,70岁。因发现颈前肿块30余年,肿块长大伴呼吸困难1月于2008年6月入院。半月前患者在外院以哮喘收住院治疗,胸部CT发现甲状腺肿块后转入本院。患者哮喘、端坐呼吸,不能乎卧。入院体查:急性面容,呼吸急促,伴有“三凹征”,颈软、短,吞咽时颈前区可扪及肿块,约6cm×5cm大小,质硬,向胸骨后延伸,不能扪及肿块下界,肿块随吞咽而上下活动。  相似文献   
33.
2005-2008年兴文县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5_2008兴文县年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监测兴文县境内2005-01一01/2008.12-31HIV/AIDS高危感染人群,对兴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初筛后经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的HIV/AID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m1一01/2008-12-31初筛高危人数11341人,经确认的HIV/AIDS为37例,占初筛人数的0.33%(37/11341),占该县总人口数8.40/10万(37/44万),TB/HIV人数为5例,占初筛的0.04%,占HIV/AIDS的13.51%;HIV/AIDS中农村人口占67.57%(25/37),城市人口占32.43%(12/37);发病前3位的职业分别为农民/民工48.65%(18/37)、FSW(女性商业性工作者)18.92%(7/37)、无业13.51%(5/37)。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分别为64.86%(24/37)和35.14%(13/37),发病高峰期年龄段为20~50岁,占86.49%(32/37);37例患者通过性传播途径,注射吸毒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其他传播途径感染HIV/AIDS分别为25例、9例、1例和2例,患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1.08%。结论兴文县HIV/AIDS患者以性传播感染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农民工和FSW,发病高峰期年龄为青壮年。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62例共461个经临床及超声显像检查明确为乳腺肿块的患者,采用 8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行肿块切除术或活检术,术后1~3个月后复查. 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完成肿块切除术,超声引导成功率达100 %,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5.73%,并发症以创面血肿、皮肤青紫和术中出血为主,另有肿块残留2例.无1例有明显手术疤痕.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装置具有定位准确、微创切除或活检乳腺肿块的功能,尤其适合于直径在 3cm以下的肿块.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CD56抗原在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究该抗原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初诊APL患者的临床数据,按照CD56抗原表达状况,将其分为CD56阳性和CD56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能状态(ECOG)、血细胞计数、生化指标、凝血功能、骨髓及外周血早幼粒细胞比例、免疫分型、危险分层、FLT3突变、染色体核型、PML/RAR α异聚体类型及融合率、FAB分型(M3a/M3b/M3v)、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积分等参数有无差异。以达分子学缓解(molecular complete remission, mCR)的时间为界,将临床事件分为早期事件(分化综合征、QT间期延长、出血、栓塞、死亡)和晚期事件(继发第二肿瘤、QT间期延长、出血、疾病复发、死亡),比较2组早晚期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探索CD56阳性表达对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无事件生存期(EF...  相似文献   
36.
重型肝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预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德芳  张锁才  何杰  李文杰 《肝脏》2000,5(1):62-63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肝脏系统疾病的诊断很有价值.为了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γ-GT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我们对近2年来168例重型肝炎和有重型肝炎倾向患者进行了血清γ-GT含量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老年性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对31例AD患者和30例VD患者采用阿森斯(Athens)失眠量表调查评分及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筛选分组。从8个方面详细记录睡眠情况,按量表现规定进行评定。结果:AD患者和VD患者总体睡眠状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251,P<0.05)。睡眠状况各因子比较,在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思睡等3个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早醒、白天身体功能方面,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总睡眠时间等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患者和VD患者都有睡眠障碍,AD患者在早醒、白天身体功能、夜间苏醒、总睡眠时间等方面都比VD患者差,而VD患者在入睡时间上比AD患者明显延迟。  相似文献   
38.
王淑芳  何杰  张巍 《人民军医》2010,(10):787-787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0岁,上腹痛5天伴活动后气促3天就诊,不伴呕吐、腹泻,无明显气促及呼吸困难,医师未进行体格检查,仅依据患者主诉诊断为胃炎,给予抗酸药及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服药2天后病情无好转,上腹痛加剧,且出现活动后气促,时有呼吸困难,再次就诊。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扩大冷冻象鼻支架(frozen elephant trunk,FET)覆盖范围是否增加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脊髓损伤的风险。方法 纳入2017—2020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患者术后复查胸部X线片或主动脉全程CT血管造影诊断确定的FET成像最低点对应的胸椎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低于第8胸椎水平的为Th9组,高于或等于第8胸椎水平为Th8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按照1∶2比例匹配两组患者术前和术中资料。总结并分析PSM后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PSM前纳入患者573例,其中Th9组58例、Th8组515例。PSM后纳入患者174例,其中Th9组58例[男4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91±9.92)岁]、Th8组116例[男93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01±9.53)岁]。PSM后两组术后脊髓损伤共有8例,其中Th8组5例(4.31%)、Th9组3例(5.17%,P=0.738)。Th8组2例术后暂时性轻瘫,对症治疗后自行恢复;1例患者术后截瘫行脑脊液引流,3 d后双下肢肌...  相似文献   
40.
六种因子对猪胰弹性蛋白酶激活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弹性蛋白酶(Elastase、EC3.4.4.7)简称弹性酶,是由哺乳动物胰脏合成和分泌的一种肽链内切酶。它具有阻止主动脉和冠状动脉斑块形成,提高血中cAMP含量等作用。临床上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脂肪肝和高血压等症。随着其疗效的进一步肯定,卫生部已颁发部颁标准。由于弹性酶是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胰脏的腺泡组织中,经胰蛋白酶或肠激酶激活后才成为活性酶,所以在弹性酶的制备工艺中,对酶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