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犬大脑中动脉栓塞时动脉与静脉溶栓治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比性探讨尿激酶在犬大脑中动脉急性栓塞时动脉与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建立犬自体血栓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血管造影证实大脑中动脉(MCA) 完全阻塞后3小时,经MCA注射尿激酶或静脉滴注尿激酶,监测各时相点的静脉凝血象变化,治疗后96 小时进行病理学评定。结果 动脉溶栓组的平均MCA系统残留血栓重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静脉溶栓组,动脉溶栓组的脑梗死容积亦小于其他两组。结论 犬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3.
高血压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只是针对血压水平而言,对于血压的昼夜节律,尤其是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卒中关系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之势。本文主要综述血压昼夜节律的概念、血压节律紊乱分类及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特征及其与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无卒中病史的高血压性首发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140例(高血压卒中组),同期纳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单纯高血压者105例(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者101例(正常血压组)...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比研究高频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确诊的80例PSD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作为背景治疗。按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方案,按完全随机法分为高频rTMS组(加用高频rTMS治疗)、低频rTMS组(加用低频rTMS治疗)、假刺激组(加用假刺激治疗)和空白对照组(只接受背景治疗)。于治疗前后测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各1次,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各组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高频及低频rTMS组与假刺激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患者的HAMD总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高频组与低频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假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频组与低频组治疗后HAMD评分的逐项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高频组在抑郁情绪、阻滞和绝望感等方面得分较低(P〈0.05),低频组则在睡眠障碍、焦虑和认识障碍等项得分较低(P〈0.05)。治疗后低频rTMS组、假刺激组和空白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两两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频rTMS组与其他3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组在整个观察期间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高频与低频rTMS均对PSD有一定的疗效;且两种治疗在降低患者的HAMD总体评分上无明显差异。高频rTMS减轻患者阻滞和绝望感等症状方面效果更加明显;低频rTMS在治疗睡眠障碍、焦虑和认识障碍等方面则更有优势。高频rTMS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剂量的rTMS安全。  相似文献   
66.
血压如睡眠、进食、体温一样,也呈现昼夜节律的变化,而昼夜节律的内在运行系统即为生物钟。在《生物钟基因对高血压的调控机制探索》一文中,施海媛等介绍了与血压调控有关的生物钟基因及目前对生物钟基因调控血压机制的认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血压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研究才刚刚起步,进一步深入探索将有望寻找到高血压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7.
兴奋性氨基酸、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及其对HPA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奋性氨基酸(EAAs),如谷氨酸和门冬氨酸在下丘脑大部分核中的突触前膨大内浓度很高,这些核团包括弓状核、交叉上核、视上核、室旁核、终板血管器官和视前区。EAA受体也分布在相应核团的突触后膜上。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在垂体前、中、后叶均有分布。RAAs及其受体对CRH、AVP、ACTH的分泌和HPA轴的应激反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压和血清生物钟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在授时因子时间(zeitgeber time, ZT)0点制备SHR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制作后连续监测24 h内收缩压。每隔3 h...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计算发病7d内血压变异系数,在发病后3个月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病7 d内血压变异系数与发病后3个月认知损害的关系。结果共纳入70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随访时,510例(72.0%)存在认知损害,198例(28.0%)认知功能正常。认知损害组收缩期血压变异系数(8.3±1.2对8.7±1.4;t=-3.299,P=0.001)和舒张期血压变异系数(7.8±1.3对8.0±1.5;t=-2.529,P=0.012)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以第1五分位数组为参照,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后3个月认知功能损害与7 d内收缩压变异系数显著相关,第2~5五分位数的优势比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33(1.18~4.60)、2.31(1.15~4.66)、2.70(1.29~5.65)和4.82(1.92~12.1)(P均<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收缩压变异性与认知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