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在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的止吐疗效。[方法]54例采用每周顺铂方案进行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帕洛诺司琼组和托烷司琼组,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帕洛诺司琼组和托烷司琼组急性恶心和急性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延迟性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帕洛诺司琼组(78.91%、62.50%)均低于托烷司琼组(88.37%、80.62%)(P<0.05)。其他不良反应包括便秘、腹胀、头痛及头晕,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能有效预防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尤其对迟发性呕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采用诱导化疗联合大分割模式治疗食管癌的急性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33例食管鳞癌患者先行多西他赛和顺铂诱导化疗2个周期,然后进行适形放射治疗,其中每次肿瘤区域的剂量为2.5 Gy,临床靶区的剂量为2 Gy;5次/周,共26次.结果:治疗结束时全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31/33),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60.6%(20/33),部分缓解(PR)率为33.3%(11/33).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3.0%和51.1%.30.3%(10/33)的患者出现3级白细胞计数降低,t5.2%(5/33)的患者出现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均无4级急性反应.9.1%(3/33)的患者治疗后出现食管狭窄,需行食管扩张术.未发现放射性肺炎.结论:采用大分割放射治疗联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是安全的,能提高部分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急性反应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66例乳腺癌组织中P53及其他生物学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53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4.66%,P53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P<0.01),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的C-erbB-2呈正相关性(P<0.01),与PR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数目和E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53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4.
初一学生吸烟行为及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了验证在美国加州实施后取得巨大成效,并已成为美国第三代预防吸烟的代表技术的SMART计划是否适用于武汉,我们对武汉市初一学生的吸烟行为及其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率高达312%(尝试吸过烟的学生占312%,吸过1支烟的占127%,吸过100支烟占34%,已养成吸烟习惯的占10%)。影响吸烟行为的因素包括家庭、伙伴、社会、抵御同伴递烟压力的能力以及心理压力等。这与SMART计划的针对性保持高度一致。因此,我们预计SMART计划在武汉实施将是非常有效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估光学体表引导放疗技术(surfac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SGRT)在乳腺癌保乳放疗患者日常摆位应用的准确性。方法 以ELEKTA infinity加速器行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使用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ptical surface monitoring system, OSMS)摆位,前3次治疗均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验证,后续每周至少1次。记录OSMS摆位、CBCT配准和体表标记线对应的左右(ML)、头脚(SI)、前后(AP)的床值,分析OSMS与CBCT的差值(SG)和体表标记线与CBCT的差值(SM)之间的差异,并统计SG和SM的误差频值、SG摆位的旋转角度;用Bland-Altman法评估SG与CBCT的一致性;根据计划靶区外放公式MPTV=2.5Σ+0.7σ计算SG和SM的外扩边界。结果 SG在ML、SI、AP方向平移误差的中位数(0~0.1 cm)均小于SM(0~0.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在ML、SI、AP方向平...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通过对比薄层CT扫描与术后病理结果,评价薄层螺旋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3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薄层CT扫描,按照严格的淋巴结分组,将CT对各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薄层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薄层CT扫描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0%、91.3%和72.1%.对各分组淋巴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30.3%、98.8%和95%.结论 薄层CT扫描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是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DDP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T3~4N2~3MO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60Co或6~8 MV的X线加速器进行常规放疗,鼻咽DT:70~78 Gy,颈部阳性淋巴结DT:60~68 Gy,颈部预防照射DT:50~54 Gy,每周5次.每次2Gy,并配合DDP 20 mg/m2每周单药化疗,其中研究组同期配合甘氨双唑钠800 mg/m2放疗前1 h静脉滴注,每周3次.结果 治疗结束时及放疗后3个月,两组的有效率(CR+PR)均为100%,但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和研究组的肿瘤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3.33%和73.33%(X2=4.32,P=0.038);两组的毒副反应相似.结论 甘氨双唑钠联合DDP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肿瘤消退速度及消退率,其急性毒副反应不大.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比较ORFIT全身泡沫体位固定架与负压真空气垫固定在前列腺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对22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ORFIT全身泡沫体位固定架进行调强放疗,另22例采用负压真空气垫固定进行调强放疗,分析比较ORFIT全身泡沫体位固定架与负压真空气垫固定的摆位误差。结果 ORFIT全身泡沫体位固定架组患者在LR、SI和AP方向及旋转角度的摆位误差,均明显小于负压真空气垫组(0.16±0.12 vs.0.23±0.11,t=-2.219,P=0.028;0.18±0.13 vs.0.19±0.12,t=-2.009,P=0.046;0.15±0.10 vs.0.25±0.12,t=-2.168,P=0.02;0.27±0.24 vs.0.38±0.31,t=-3.718,P=0.000);其中ORFIT全身泡沫体位固定架组患者在LR和SI方向上验证摆位误差小于±3 mm次数百分比与负压真空气垫组相似(87.88%vs.81.06%,χ2=2.33,P=0.13;89.39%vs.86.36%,χ2=0.87,P=0.35);但在AP方向上小于±3 mm次数百分比较负压真空气垫组明显增高(90.91%vs.78.03%,χ2=7.248,P=0.007)。结论对前列腺癌调强患者,ORFIT全身泡沫体位固定架技术较负压真空气垫固定可以更好减少摆位误差,特别是在AP方向上,提高放疗精确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30.
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66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及其他生物学指标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9.3%。Ki67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X^2分别为58.1789和6.6819,P〈0.01),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X^2分别为0.0606和1.9493,P〉0.05);乳腺癌组织的Ki67表达强度与C-erbB-2强度的表达(r=0.275,P〉0.01)呈正相关性.与PR的表达强度(r=-0.195,P〈0.01)呈负相关性,与ER表达强度无显著相关性(r=-0.067,19〉0.05)。结论Ki67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