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基因修饰的嗅鞘细胞 (OECs)移植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将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切除 3mm右侧坐骨神经并用硅胶管套接修复 ,管内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体外培养纯化的OECs、GDNF和OECs GDNF基因工程细胞 ,术后 6周 ,分别行电生理、组织学检查和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行示踪 ,观察各种处理对神经元存活和纤维再生的影响。结果 术后 6周 ,各组修复神经均有不同程度再生。电生理及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OECs GDNF移植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且效果优于单纯OECs或GDNF移植。  相似文献   
4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GDNF) on adult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Methods: Transectioned sciatic nerve in adult rats was sutured into silicone channel. GDNF or SAL solution was injected into the silicone channels during operation. Four weeks later, the effect of GDNF on axonal regeneration was evaluated by degenerative neurofiber staining and HRP retrograde trac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SAL group, the percentage of degenerative neurofiber areas decreased from 17.3% to 1.9% ( P<0.01 ) and the ratio of labeled spinal somas number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43.5% to 68.3% ( P<0.01 ) in GDNF group.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xogenous GDNF can obviously enhance adult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制备p6 2DokPTB结构域的GST融合蛋白。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编码p6 2DokPTB结构域的cD NA ,并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 4T 3中 ,转化大肠杆菌BL 2 1,构建成表达GST PTB融合蛋白的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后 ,经Glutathion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 ,用SDS PAGE进行分析 ,该融合蛋白的表达量超过菌体总蛋白的 2 5 %。结果 :获得重组GST PTB融合蛋白 ,纯度在 95 %以上 ,产物得率约 75 %。结论 :成功制备高纯度p6 2DokPTB结构域的GST融合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p6 2DokPTB结构域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300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aCO_2、PaO_2和PaO_2/FiO_2)和肺功能(FEV1、FEV1/FVC和FEV1)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PaCO_2值降低,PaO_2和PaO_2/FiO_2值均升高(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CO_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aO_2和PaO_2/FiO_2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2组患者FEV1、FEV1/FVC和FEV1值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常规治疗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45.
何成 《中外医疗》2010,29(16):118-118
急性眩晕是急诊科常见病症之一,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本文分析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后止晕效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谷氨酸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受体机制。方法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7d,给予谷氨酸。结果当谷氨酸是0.1~1.0mmol/L时,随着剂量的增加,神经元的存活率逐渐降低;10-9mol/L~10-13mol/L的PACAP,能减轻谷氨酸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损伤;PACAPⅠ型受体特异性拮抗剂PACAP6-38能抑制PACAP减轻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元损伤作用。结论PACAP具有减轻谷氨酸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该作用是由PACAPⅠ型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47.
何成 《中外医疗》2010,29(5):112-112
双硫仑(disulfiram)被人体微量吸收后能引起面部潮红、心悸、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恐惧等症状,本文根据81例双硫仑反应患者的救治情况,探讨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8.
从相关数据库分别下载刚地弓形虫GT1、 ME49、 VEG虫株,疟原虫以及44个其他真核生物物种的全蛋白质组氨基酸序列,应用HMMER3软件搜索弓形虫不同虫株及其他物种氨基酸序列,鉴定出弓形虫及其他物种磷酸酶家族蛋白。对所有鉴定出的磷酸酶家族蛋白进行聚类分析,提取相对保守的磷酸酶家族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别用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应用Pfam在线工具对鉴定出的弓形虫磷酸酶蛋白的结构域进行注释,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并比较蛋白磷酸酶在不同虫株及ME49虫株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共鉴定出64个弓形虫磷酸酶蛋白,分属5个磷酸酶亚家族,其中,磷蛋白磷酸酶家族蛋白11个,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A家族蛋白1个,天冬氨酸依赖的酪氨酸磷酸酶家族蛋白8个,双特异性磷酸酶家族蛋白9个,Mg2+或Mn2+依赖的磷酸酶家族蛋白35个。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蛋白磷酸酶在不同弓形虫虫株间高度保守,仅有2个蛋白磷酸酶无直系同源蛋白,为VEG虫株所特有。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弓形虫蛋白磷酸酶主要具有磷酸酶、水解酶及催化活性的分子功能,参与调节去磷酸化的生物学过程。芯片分析结果显示,蛋白磷酸酶在弓形虫不同虫株速殖子时期的表达谱相似,虫株间表达水平差异最大的为TG312200,其在ME49虫株中的表达水平约为GT1和VEG虫株的4倍;部分蛋白磷酸酶的转录水平在ME49虫株不同发育阶段差异显著,如TG318660在未孢子化的卵囊中低表达,TG304955在速殖子和缓殖子期高表达,这些在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表达的蛋白磷酸酶可能在虫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脑转移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56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1组采用全脑放疗(WBRT),1.8~2.0Gy/次,每周5次,总剂量30~40Gy;另1组采用全脑放疗加三维适形局部加量(WBRT+3D-CRT)。结果 WBRT+3D-CRT组肿瘤局部控制率(75%)明显高于WBRT 组(39.29%)(P<0.05),中位生存期(11.6个月)明显长于WBRT组(5.1个月)(P<0.05),KPS评分明显高于WBRT 组(P<0.05)。结论全脑放疗加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在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时间上均优于单纯全脑放疗。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38例肺性脑病住院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效26例,有效9例,气管切开抢救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4%。结论纳洛酮能使患者意识状态很快改善,提高治愈率,在缺少机械通气的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