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0 毫秒
41.
黄东晖  何德平  吴蕾  林琳 《医学争鸣》2004,25(24):2294-2296
目的: 了解BiPAP呼吸机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治疗组60例均予常规治疗并BiPAP呼吸机治疗,对照组56例仅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住院天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心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对COPD合并轻、中度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肯定,早期应用能减少气管插管率和住院天数,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2.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发性气胸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急症,以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该病多发于20—40岁体型瘦长男性。笔者于2007年12月~2009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学生自发性气胸患者73例,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17/Treg平衡机制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抗感染、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连续14天为1个疗程,随后每周4剂,并随访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采用中医证候评分、BODE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白介素(IL)-10、IL-17、IL-23血清浓度水平。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0%(17/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1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ODE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BODE差值为2.00±1.65,治疗组BODE差值为3.10±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提示治疗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CAT差值为11.95±2.04,对照组CAT差值为7.65±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17与IL-23血清浓度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7血清浓度明显较对照组减少(37.15±2.96vs 46.15±4.74,P=0.0000.05),且IL-23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54.85±16.81vs520.15±20.23,P=0.000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疗效显著;同时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机制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InfectiousAtypicalPneumonia ,IAP)中医四诊动态分布特点。方法 :动态收集IAP患者中医四诊资料 ,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 :IAP早期多兼有卫表证及夹湿表现 ;中期多为热盛、湿阻 ,并可出现耗气伤正表现 ;恢复期则多表现为本虚标实 ,以正虚夹湿夹瘀为主要特点。结论 :该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 ,该病的中医四诊指标反映该病证候及病机 ,具有一定的动态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不同干预措施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中重度COPD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指南规范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运动锻炼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家庭氧疗和心理干预等综合康复措施,指导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评分(ADL)、肺功能、生存质量、心理状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指导康复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02±0.8)分,高于对照组的(4.23±1.2)分;呼吸频率为(25.6±2.8)次/min,低于对照组的(33.1±5.2)次/min;心理状况评分(152.1±19.6)分,低于对照组的(180.1±26.4)分;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在生理机能[(82±6.1)分]、生理职能[(81.8±5.6)分]、身体健康[(86.5±3.2)分]及社会能力[(82.2±3.7)分]评分方面高于对照组[(73±5.5)分、(72.5±4.9)分、(74.9±2.9)分、(70.8±5.4)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躯体疼痛[(86.4±4.9)分]、精神健康[(79.4±3.4)分]、情感职能[(76.8±4.1)分]、精力方面[(88.1±5.6)分]的评分高于对照组[(75.6±8.5)分、(72.5±6.6)分、(69.7±3.3)分、(78.9±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为(152.1±19.6)分,对照组为(180.1±2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社区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何德平  韩爱军 《四川医学》2004,25(12):1309-1309
患者,男,57岁,平时体健,有慢性胃疼史,因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程度中等,呈持续性,伴全身乏力及轻度头昏、畏寒、恶心,曾到当地镇医院治疗,但疼痛加重并解数次血便,呈黑色。发病5h后又转入另一家稍大医院。查体:T37.5、P70次/min、R20次/min、BP120/75mmHg。临床诊断:消化道溃疡伴出血。对症输液治疗。家属诉:住院后20h左右,在输液过程中,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71.43%,对照组为57.6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mPAP、血液流变学(除红细胞压积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能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因发现腹部包块入院.查体于上腹部扪及6cm×7cm大小包块,质较硬,轻压痛,无反跳痛,肠呜音正常.CT示肝脏肿瘤伴坏死可能性大,脓肿待排除,胆囊、胰腺、脾脏、双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射麻止喘液平喘社痰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射麻止喘液对豚鼠和小鼠在体和离体进行平喘祛痰的实验研究。结果:射麻止喘液对豚鼠离体气管的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有抗组胺、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对整体豚鼠有延长引喘潜伏期的作用,还有促进小鼠气管排汇苯酚红的作用。结论:射麻止喘液具有明显的平喘、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补气活血中药对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患者的血液粘度、氧自由基和血浆一氧化氮(NO)的影响, 将51 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26 例)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25 例) 只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的活性、血浆中丙二醛(MDA) 和NO的变化。结果表明, 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低切、全血高切和血浆粘度均较治疗前降低( 均P< 0.01) , 红细胞压积亦低于治疗前( P< 0 .05), 红细胞SOD活性、血浆NO含量高于治疗前(均P< 0 .01), 而血浆MDA 比治疗前降低( P< 0 .05) ; 对照组上述指标亦有改善, 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能通过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SOD的活性、降低血浆MDA含量、提高血浆NO水平而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