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5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31.
肿瘤引流淋巴结中免疫活性细胞分布的原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乳腺癌和胃癌局部引流淋巴结(LDLN)从无转移、微转移到晚期转移过程中,免疫组织学变化及免疫活性细胞(ICC)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传统的病理学方法,对22例乳腺癌LDLN(71个)和7例进展期胃癌LDLN(28个)进行组织形态学分类,并以抗穿孔素、抗颗粒酶B、抗CD8、抗CD56、抗CD68、抗S-100、抗CD134及抗CD25单克隆抗体(mAb)进行催化信号放大(Catalyzedsignalamplification,CS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LNDN中ICC的分布。结果:肿瘤LDLN中以副皮质区增生和窦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从无转移、微转移到晚期转移过程中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在无和微转移的淋巴结内,穿孔素 、颗粒酶B 及S100 DC的数量高于晚期转移淋巴结(P<0.05);而S100 DC不仅数量减少,而且其形态也有变化,呈多角形、星形,并有胞质突起,与周围淋巴细胞接触呈活化状态的DC变为椭圆形,少有胞质突起或呈短突起的静止状态的DC。CD134 细胞及CD25 细胞的数量在晚期转移淋巴结中明显高于无和微转移淋巴结(P<0.01)。ICC在无和微转移的前哨和非前哨淋巴结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LDLN中ICC分布的变化,提示随着肿瘤的进展,其免疫微环境向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332.
食管癌手术吻合口瘘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食管癌常规手术方式为切除部分食管后,食管胃端侧吻合。吻合口瘘的发生常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几种吻合方法临床应用的效果比较,探讨食管胃吻合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33.
我院自 1 998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洗治疗跟腱滑囊炎 ,取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6例均系门诊单侧发作的患者 ,男性 1 8例 ,女性 38例 ,年龄 1 7~ 2 0岁 1 7例 ,2 0~ 30岁 30例 ,30~ 40岁 9例 ,平均年龄 2 7.5岁。病程 2天~ 2 .5个月。部分病例有既往发作史 ,同期门诊随机设对照组患者 32例。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1内服 :消炎痛 2 5 mg1天 2次 ,强的松 5 mg1天 3次 ,维生素 B6片 2 0 mg1天 3次。 2中药自拟方“消结散”内服 :夏枯草 2 0 g,当归 1 0 g,川芎 1 0 g,红花 5 g,金银花2 0 g,一枝黄…  相似文献   
334.
721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征象、支气管镜下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721例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721例 NSCLC 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65∶1。鳞癌是最常见病理类型(57.00%),男性患者中鳞癌比例最高,女性患者中腺癌比例最高(P <0.01)。平均发病年龄为(59.72±0.54)岁;40岁以下患者占比低(3.61%),其中腺癌比例明显高于鳞癌。非吸烟患者中腺癌比例最高(68.45%);吸烟者中鳞癌比例最高(65.92%),特别是吸烟指数大于400的患者鳞癌比例更高。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胸闷气短最为常见,无明显症状体征少(5.13%)。肺部肿块影(66.30%)仍是NSCLC 的主要影像学征象。NSCLC 在支气管镜下多表现为外向型生长(47.43%)。NSCLC 支气管镜及影像学特点相结合,支气管镜下鳞癌的外向型生长明显高于腺癌。在影像学特征中,腺癌肿块影、阻塞性肺炎、胸腔积液、毛刺征/分叶征出现率明显高于鳞癌。结论:NSCLC 在中老年患者中高发,对于有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胸闷气短等症状及吸烟患者尤应引起重视。常规检查仍推荐影像学(胸部 CT 等)及支气管镜进行筛选。仔细分析患者症状及影像学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和病理活检,可能使患者诊断时间缩短,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35.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经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locking system,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采用经肩峰下前外侧有限切开三角肌入路PHILOS钢板治疗22例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Ⅱ型6例,Ⅲ型15例,Ⅳ型1例。经肩前外侧入路,于肩峰下1cm做前外侧纵行切口,长4cm,纵行分离三角肌,探及骨折,直接或间接复位骨折端。PHILOS钢板通过三角肌层下插至肱骨前外侧面,远近端锁定螺钉固定,观测术后1年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5min。术中无须输血,切口均Ⅰ期愈合。22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2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9例,可2例,差1例。无一例出现腋神经损伤、螺钉松动、钢板断裂、肩关节脱位以及肱骨头坏死。结论:有限切开经三角肌入路应用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复位简洁、微创、组织侵袭小的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6.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腹手术超低位吻合保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超低位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术后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65±31)min,术中出血(12±5)mL。本组患者未常规进行预防性造瘘。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3.7%),吻合口漏3例(5.6%),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性功能保持良好,术后一年时绝大部分患者肛门控制排便功能满意,术后随访两年以上均无局部复发,也无死亡病例,但手术一年后有3例患者出现肝脏转移。  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经腹超低位吻合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37.
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是预防儿童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替代传统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wP)的新型疫苗.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程序,出生3个月~6周岁儿童必须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2008年10月,重庆市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购进DTaP共1 800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080310-1),至2008年11月13日,沙坪坝区17个预防接种门诊共接种DTaP 947例.其中1例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发生注射部位局部红肿,1例发生低热(38.4℃),其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0.32%.  相似文献   
338.
对42例患者乳腺可触及肿块的病人进行99mTc-MIBI显像,全部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部分病例与红外线扫描和B超检查结果对照。结果发现:42例患者中26例为乳腺癌,余16例为乳腺良性疾患,此方法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3%,96.0%,92.8%。明显高于红外线和B超(P<0.01),故认为99mTc-MIBI乳腺显像对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有价值。  相似文献   
339.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患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用平阳霉素超液态碘油乳化剂 明胶海绵颗粒(条)进行栓塞.结果:痛经减轻或消失27例,有效率90%,经血量减少30例,有效率100%,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简单、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0.
背景与目的:隐匿性乳腺癌(OBC)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类型,其发病率低、难以找到乳腺原发病灶,使得临床医师对该病的定义和诊断模糊。同时,由于OBC的管理策略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因此OBC局部及全身治疗选择、预后信息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颇具挑战。本研究通过对12例OB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总结诊疗流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OBC诊疗策略进行讨论,以期给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5月—2020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12例OBC患者纳入研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MRI表现、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位年龄53岁,组织学分型低分化腺癌、浸润性导管癌和单纯癌分别占66.7%、25.0%和8.3%,分子分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比例分别为41.7%、8.3%和50.0%,AJCC乳腺癌分期Ⅱ、Ⅲ和Ⅳ期分别占25.0%、58.3%和16.7%。9例(75.0%) MRI提示单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中右侧3例,左侧6例。1例(8.3%)发现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16.7%)行MRI提示右侧腋窝淋巴结及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