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贵州省聚集了96.43%仡佬族人口,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高山峡谷,沟壑密布,灌木丛生。为贵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常绿阔叶林黄壤山地区,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水量1200-1400毫米,气候潮湿,常言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侗族常用的菊科植物药的侗族药名、基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功效、主治、民族验方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椎动脉走行途径的显示及在椎动脉走行迂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30例经临床及相关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重建等技术进行重建,分析椎动脉迂曲走行的情况.结果:130例患者260支椎动脉,发现55例患者共79支椎动脉走行迂曲,双侧迂曲24例,单侧迂曲31例,其中左侧迂曲46例,右侧迂曲31例;左侧迂曲51处,右侧迂曲36处.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椎动脉走行迂曲情况,对临床上有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背景:男性骨质疏松的预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的:建立去睾丸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通过骨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羟乙膦酸钠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2-10/2006-09在广东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及骨生物学研究室完成.材料:3.5月龄SD雄性大鼠40只,体质量(299+22)g.羟乙膦酸钠,成都化学制药厂生产,批号:970101.甲基睾丸酮片,广州侨光制药厂,批号:990701.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假手术组、去睾丸组、去睾丸加甲基睾丸酮组和去睾丸加羟乙膦酸钠组,每组8只.基础对照组在实验开始时处死.假手术组切开皮肤,暴露睾丸但不切除.其余大鼠按文献报道方法切除睾丸.假手术组和去睾丸组给予生理盐水,睾丸酮组给予甲基睾丸酮片1.8 mg/(kg·d),羟乙膦酸钠组给予羟乙膦酸钠36 mg/(kg·d),大鼠每只按5mL/kg灌胃给药,连续给药90 d.主要观察指标:测量胫骨上段、第5腰椎松质骨和胫骨中段皮质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睾丸组大鼠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数量或骨小梁厚度减少(P<0.05和0.01),而骨小梁分离度、标记周长百分数、骨形成率、每毫米破骨细胞数均增加(P<0.05和0.01).与去睾丸组比较,羟乙膦酸钠和睾丸酮组大鼠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骨量均增加,而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参数均降低,羟乙膦酸钠组与睾丸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组大鼠胫骨中段皮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羟乙膦酸钠能预防鼠造成的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丢失,但对胫骨中段皮质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5.
结石通片的利尿和排石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晖  朱健平  刘钰瑜  何康  艾春媚  刘刚 《中成药》2001,23(11):819-821
目的:探讨结石通片的利尿和排石作用。方法:采用大鼠代谢笼法进行利尿实验。给予大鼠乙二醇和氯化铵。连续30d,以形成结石模型进行排石试验。结果:高、低剂量的结石通片组均有显著的利尿作用。3h内总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增加了约50%;给药组的大鼠结石形成率明显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排石作用更显著。结论:结石通片具有利尿和排石作用。  相似文献   
26.
甘辛  柳晶  陈洁  王飞  何康  方真华  喻锋 《骨科》2021,12(2):177-179
目的探讨改良切口腓肠肌腱膜翻转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8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2岁(32~55岁),左侧损伤6例,右侧损伤12例,跟腱缺损范围平均为5.8 cm(4~8 cm),手术方式为改良切口腓肠肌腱膜翻转,术后采用短腿石膏跖屈位固定,4周后改为踝关节中立位,8周后拆除石膏逐渐负重行走,随访时记录并发症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估临床效果。结果病人平均随访42个月(36~48个月),所有病人均能提踵,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神经损伤及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92.5±6.3)分,较术前(50.3±8.4)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切口腓肠肌腱膜翻转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临床效果满意,恢复快。  相似文献   
27.
48例T2DM病人随机分为果糖注射组(24例)和生理盐水(24例),每日分别给予500ML5%果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3小时输液。于输液第0h、1.5h、3h测定静脉血糖和胰岛素水平;0h和3h测定血尿酸水平。结果:两组输液过程中各输液时点的血糖、胰岛素及尿酸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生理盐水比较,果糖注射液对T2DM患者血糖、胰岛素及血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8.
48例T2DM病人随机分为果糖注射组(24例)和生理盐水(24例),每日分别给予500ML5%果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3小时输液。于输液第0h、1.5h、3h测定静脉血糖和胰岛素水平;0h和3h测定血尿酸水平。结果:两组输液过程中各输液时点的血糖、胰岛素及尿酸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生理盐水比较,果糖注射液对T2DM患者血糖、胰岛素及血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构建pcDNATM6.2-GW/EmGFP-miR-214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肝癌Hep3B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人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miR-214前体序列,构建pcDNATM6.2-GW/EmGFP-miR-214表达载体,序列比对及实时定量PCR验证miR-214表达载体是否构建成功,MTT实验检测miR-214对肝癌Hep3B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序列比对及实时定量PCR验证miR-214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成功构建的miR-214表达载体导入肝癌细胞Hep3B,发现其对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miR-214表达载体并证明miR-214可能参与肝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0.
对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植物斜茎獐牙菜Swertia patens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该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包括10个裂环烯醚萜及其苷、3个酮及其苷、1个少见的内酯烯胺酮和4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为3,4-dihydro-1H,6H,8H-naptho[1,2-c:4,5-c',d'] dipyrano-1,8-dione(1)、angelone(2)、gentiogenal(3)、erythricin(4)、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5)、秦艽碱甲(gentianine,6)、贵州獐牙菜苷B(swertiakoside B,7)、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8)、2'-O-actylswertiamarin(9)、amarogentin(10)、1,3,5-三羟基酮(1,3,5-trihydroxyxanthone,11)、1,3-二羟基-5-甲氧基酮(1,3-dihydroxy-5-methoxyxanthone,12)、1-羟基-2,3,5-三甲氧基酮(1-hydroxy-2,3,5-trimethoxyxanthone,13)、gentiocrucine(14)、3-羟基苯甲酮(3-hydroxyphenylketone,15)、4-羟基反式桂皮酸二十六烷酯(n-hexacosyl ester 4-hydroxy-trans-cinnamate,16)、4-羟基顺式桂皮酸二十六烷酯(n-hexacosyl ester 4-hydroxy-cis-cinnamate,17)、cholest-4-en-3-one(18)。其中化合物1~7,9~18为首次从斜茎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