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研究1069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应证组合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对1 069例冠心病心绞痛的69个症状进行分类研究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方法:在五家医院多中心、大样本收集1 06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记录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研究。结果:运用聚类的方法把1069例冠心病心绞痛的69个症状聚成6类,经中医专家辨证第1类心肾阴阳俱虚、第2类气虚血瘀、第3类肝气郁结、第4类脾气虚弱、第5类痰瘀互阻、第6类气虚。应用对应相关分析方法得出血瘀和痰浊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依次为气虚和血瘀,气虚和痰浊,气虚和肝虚,气虚和阴虚等关系较紧密。从图表可知气虚、血瘀和痰浊位于所有症状和证候的中心,初步推断气虚、血瘀和痰浊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核心病机。结论:气虚、血瘀和痰浊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此外再兼加阴虚、肝虚可以覆盖85%以上的病人。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百会、听宫、听会、翳风和中渚为主穴,肾虚型配肾俞和命门;肝胆火旺型配太冲和丘墟;外感风热型配外关和合谷,治疗了33例神经性耳鸣患者.6个疗程后痊愈9例,显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益气活血类中成药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方面的差异。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1年2月。查重筛选后,2名作者背对背提取文献资料,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6和GeMTC 14.3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5项研究,4355例患者,涉及6种益气活血类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显示,在改善总有效率方面,概率排序为脑心通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59)>复方地龙胶囊/片+西医常规治疗(0.18)>消栓肠溶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09)>灯盏生脉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08)>脑脉泰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06)>通心络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00)>西医常规治疗(0.00);在降低神经功能评分方面,概率排序为消栓肠溶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67)>通心络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21)>复方地龙胶囊/片+西医常规治疗(0.06)>脑心通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03)>灯盏生脉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02)>脑脉泰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01)>西医常规治疗(0.00);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概率排序为消栓肠溶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60)>脑心通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29)>通心络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07)>复方地龙胶囊/片+西医常规治疗(0.04)>灯盏生脉胶囊+西医常规治疗(0.01)>西医常规治疗(0.00)。结论 不同益气活血类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方面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但因各中成药在不同结局指标中疗效排序差异较大,且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故尚需开展大规模、高质量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研制中医国际诊疗指南及标准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中医国际指南及标准制定应首先考虑其出口问题,②中医国际诊疗指南及标准可以低于国内行业标准,③清晰的技术路线图是制定国际指南及标准的方法学的关键,④建立有中医特色证据体系支撑的中医临床国际指南及标准,⑤应重视国外专家所关注的相关被推荐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⑥英文翻译要充分考虑到国外读者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患者证候、证候要素规律,期望能为临床治疗血脂异常提供参考。方法采集1019例血脂异常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复杂系统熵聚堆、复杂网络展示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研究发现:1019例血脂异常患者的核心症状为:倦怠乏力、咳嗽、咳痰、喘憋、眩晕、胸闷、失眠、心悸、苔腻、脉弦、苔白、舌质紫暗等,此症状分为脾虚、血瘀、痰浊3类;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的研究发现血脂异常常见证候(15%)为:痰浊阻滞306次(30.03%)、气虚血瘀177次(17.37%);基于复杂系统熵聚堆方法得到的证候靶位(10%)为:脾306次(30.03%)、肝122次(11.97%)。结论脾虚、血瘀、痰浊为核心证候要素,中医临床治疗血脂异常可着重考虑此3类证候要素。中医临床治疗血脂异常可以抓住痰浊阻滞、气虚血瘀2个主要证候,治法以化浊(化痰、活血)、益气为主,主张从脾论治,兼顾肝。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有幸于2003-2006年期间跟随国家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张吉教授,临床运用督脉三段合刺法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6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3例患者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1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6年,平均6.1年。查:类风湿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