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比氯诺昔康、哌替啶对急性原发性和紧张性头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急性原发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氯诺昔康、哌替啶及安慰剂。治疗后,利用直观模拟标度尺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用药45 min时,安慰剂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与哌替啶组比较,氯诺昔康组VAS分值明显下降(P<0.05),同时,哌替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氯诺昔康对急性原发性和紧张头痛有着满意的镇痛疗效,可以替代肌注哌替啶。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口服普瑞巴林联合医用臭氧椎旁阻滞及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老年患者躯干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病程超过3个月的躯干部PHN老年患者49例,随机分为口服普瑞巴林组(A组,n=26)和口服普瑞巴林联合医用臭氧椎旁阻滞及疱疹区皮内注射组(B组,n=23)。治疗前,治疗后2、4 d,1、2、4、6、8周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评分,观察不良反应。通过VAS及患者满意度评定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及睡眠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与A组比较,B组患者治疗后2、4 d,1周VAS降低更明显,治疗后2 d睡眠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显效率(69.6%)明显高于A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普瑞巴林联合医用臭氧椎旁阻滞及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PHN能缩短起效时间,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在成人护理教育中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成人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构建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并在85名学生中加以应用.结果 学生成绩优良率达91.76%; 95.29%的学生对教学平台感到满意,91.76%表示愿意在此平台上参与信息化教学.结论 在成人护理教育中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4.
332例儿童型白癜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332例儿童型白癜风的临床资料,了解此型白癜风的临床特点. 方法运用SPSS 10.0软件分析资料.结果儿童型白癜风平均发病年龄为7.61岁,临床类型以局限型多见,好发季节为夏季, 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少见.结论儿童型白癜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癜风.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美学原理在护理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南华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130名护理本科学生设为实验组,进行1个学期护理美学的培训,教材以《护理美学》为蓝本,由教师结合临床做适当调整,并在临床护理见习带教中加入美学带教;2006级130名护理本科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两组护生见习末期,采取问卷调查进行带教老师对学生满意度评价、患者对学生满意度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评估护理见习改革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学生满意度和老师对学生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护生对美学价值取向的自我评价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美学原理引入临床见习带教中,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美学素养,促进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家兔离体肠系膜动脉收缩性能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的关系。方法采用离体家兔肠系膜动脉环实验方法,以组胺为兔肠系膜动脉环的预收缩剂,测定血管张力变化,观察川芎嗪对血管收缩张力的影响;测定血管内皮完整组和去血管内皮组的张力变化,观察川芎嗪对血管收缩张力的影响是否为血管内皮依赖性的作用。结果川芎嗪抑制组胺引起的兔肠系膜动脉环收缩的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01);川芎嗪对于无论是内皮完整血管还是去内皮血管,都能使其由收缩状态转化为舒张状态(P〈0.001),但是去内皮血管舒张程度显著低于内皮完整血管(P〈0.01)。结论川芎嗪对收缩着的血管诱发的舒张作用具有部分内皮依赖性。  相似文献   
27.
欧阳新平  何平平  王波  张涛 《吉林医学》2011,(34):7208-7210
目的:研究放射性气体氡及其子体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及细胞计数法进行研究。结果:放射性气体氡及其子体能显著提高HUVEC-12细胞活性,并促进细胞增殖,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间依赖性。0.40 cGy/min照射30 min时,HUVEC-12细胞活性最大,达到阴性对照组的1.5倍。其细胞增殖效应也最显著,达到阴性对照组的1.56倍。结论:在一定剂量下,放射性气体氡及其子体诱导HUVEC-12细胞增殖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8.
为了了解北京地区出境人员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情况,1999年5-8月作者对在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PPD试验的部分人员进行了结核病知、性、行,及结核病发病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并应用Epi6数据库录入数据,spss6.0统计软件包括进行描述性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为:女性及医学专业的人员KAP综合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29.
N-三甲基壳聚糖对睾酮凝胶在兔体内药动学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N-三甲基壳聚糖(N-trimethyl chitosan,TMC)对睾酮凝胶在兔体内药动学的作用,考察TMC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效果。方法用壳聚糖及碘甲烷为主要原料,合成季铵化程度分别为40%和60%的TMC,即TMC40和TMC60,通过1H-NMR确定其季铵化程度。以泊洛沙姆P407为基质制备4份凝胶,以睾酮为模型药物,以月桂氮酮(2%)为阳性对照,以不加促渗剂为阴性对照,另两份凝胶分别含TMC40和TMC60各5%作为促渗剂。经皮给药后采用RP-HPLC测定兔血浆中的睾酮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对4种凝胶进行比较,考察TMC40,TMC60的促渗效果。结果经1H-NMR确定合成得到的TMC40,TMC60季铵化程度分别为38.8%和67.2%。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ρmax,Ka,AUC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后,TMC60较空白组及月桂氮酮组各参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MC40较空白组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较月桂氮酮组除参数Ka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MC60具有显著的促进睾酮凝胶透皮吸收作用,TMC40较空白组促进吸收作用明显,但效果与2%月桂氮酮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0.
背景:低氧诱导因子1α是介导低氧反应的核转录因子,其对肺纤维化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博来霉素(5mg/kg)一次性气管内灌注建立SD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7,14,28d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肺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及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与结论:博来霉素灌注后,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并逐渐出现纤维化及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结果显示,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趋势相同,即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多,并于造模后第14天达高峰。提示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