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简称CREB)在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病灶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的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1)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11月行手术的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各3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新鲜病灶组织标本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中CREB的含量,利用SPSS 21.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CREB在乳腺良、恶性病灶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2)同时分别收集上述病例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其CREB的含量,再次对两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和分析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血清中CRE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3)在乳腺癌的癌组织及血清组中,均按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分期、ER、PR、HER-2、Ki-67进行分组,分别比较血清中、癌组织中CREB的表达与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均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本实验中统计分析均认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在乳腺癌患者的病灶组织和血清中CREB的表达均高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上述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血清组中,分别比较其CREB的表达与各临床因素的关系显示: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结论 CREB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病灶组织和血清中均表达,但其在乳腺癌的癌灶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灶组织及血清中的,这可能对不同的乳腺疾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另外,在乳腺癌患者中,其癌灶组织和血清中CREB的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组织学分级高低、ER、PR及HER-2的表达与否、Ki-67高低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2.
北京市三所医院医疗告知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北京市3所医院告知制度情况,探讨医疗机构告知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北京市3所医院告知制度.结果:我国有关病人知情权规定散见于多种法律政策文件中;3所医院均存在国家要求告知面医院却没有相应制度、比较重视易引起医患纠纷与国家监管严格的特殊告知、制度制定与实际不符、有的制度过于繁琐等情况.结论:国家应就病人权利进行专门立祛,医疗机构要重视病人所有知情权的保护,制度制定要全面、具体,条理清晰.  相似文献   
123.
总结10例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的抢救经验。发生危象的时间为术中~术后20h,均抢救成功。随访1~5年,无甲亢复发或甲减,仅1例仍有慢性肝损害。认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麻醉完善,术中术后预防性使用激素,及时发现,治疗措施得力,就能预防甲状腺危象的发生,即使发生也能及时救治成功。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比较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HBV-DNA含量与ALT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628例患者血清HBeAg含量,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BV-DNA含量,并对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作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组的HBV-DNA定量阳性率(94.78%)显著高于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组(31.82%)和HBsAg阳性、抗-HBc阳性组(35.51%,P<0.01);HBeAg含量>4.0Ncu/ml患者中血清HBV-DNA含量>107组的阳性率(67.03%)显著高于HBV-DNA含量105~7组(44.45%)和HBV-DNA含量103~5组(7.69%),而HBeAg阴性患者HBV-DNA检出率仍较高;HBV-DNA(+)组与HBV-DNA(-)组的ALT异常率差异显著(P<0.01),HBV-DNA(+)组之间HBV-DNA含量高低与ALT无相关。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eAg含量与HBV-DNA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HBeAg阴性不能代表病毒停止复制;肝功能状态与血清HBV-DN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对1株来源于海南三亚红树林淤泥中的链格孢霉属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 SY5-1-1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减压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反相中压以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和NMR等波谱方法以及对比文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 SY5-1-1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secalonic acid A(1)、altertoxin I(2)、N-[(Z)-2-(4-hydroxyphenyl) ethenyl]-formamide(3)、5-hydroxymethyl-2-furoic acid(4)、dibutyl phthalate(5)、cyclotryprostatin A(6)、dihydrovermistatin(7)、verruculogen TR-2(8)、cyclo-(L-4-OH-Pro-L-Leu)(9)、cyclo-(trans-4-OH-D-Pro-D-Phe)(10)和cyclo-(D-Pro-D-Phe)(11)。结论 化合物secalonic acid A(1)、N-[(Z)-2-(4-hydroxyphenyl) ethenyl]-formamide(3)、5-hydroxymethyl-2-furoic acid(4)、cyclotryprostatin A(6)、dihydrovermistatin(7)、verruculogen TR-2(8)均首次在链格孢霉属真菌中发现。  相似文献   
126.
【摘要】 目的 极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很高的复发和进展风险。明确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IAC)经尿道电切术后辅助措施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该类患者38例,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术后规律膀胱灌注治疗(卡介苗或表柔吡星/吡柔吡星),根据是否接受IAC分为IAC组及对照组。IAC组在电切术后2周内接受第1疗程IAC,再间隔3~4周行第2疗程IAC,化疗方案:顺铂60 mg/m2,吡柔比星25 mg/m2。术后随访指标包括无复发生存时间、随访期间进展率及切除膀胱率等。 结果 IAC组12例,对照组26例,平均随访时间 (30.1±12.4)个月。IAC组与对照组在主要观察指标上的比较如下:无复发生存时间 (20.3±14.1)个月比 (8.9±7.2)个月,(P=0.002),1年无复发生存率66.7%比26.9%,(P=0.02),2年无复发生存率33.3%比7.7%,(P=0.07),随访期间进展率33.3%比46.2%,(P=0.46),切除膀胱率25.0%比46.2%,(P=0.21)。结论 对于极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经尿道电切术后辅助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有助于延缓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总结PPH手术治疗重度痔的经验。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PH吻合器治疗30例Ⅲ~Ⅳ度痔患者。结果手术平均时间20min,术后出血2例,痔块回缩不全4例,尿潴留8例,肛门疼痛6例,排便习惯短期改变5例。结论PPH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8.
1 病例资料女 ,4岁。因外阴反复瘙痒 1年半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外阴炎 ,经对症治疗无效 ,且尿道口出现少许黄色分泌物 ,伴尿痛、外阴瘙痒。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断为外阴炎、泌尿系感染 ,给予多种抗生素及消毒剂等外用药治疗 ,效果欠佳。患儿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及尿频、尿急症状 ,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父母否认冶游史。查体 :体温 36℃ ,脉搏 90 /min ,呼吸 2 2 /min。外阴发育正常 ,舟状窝轻微潮红 ,阴道口闭 ,未见异常分泌物及赘生物。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 8 4×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73,淋巴细胞 0 2 5 ;尿粪常规均正常 ;中…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不同时间拔除引流条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8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术后24 h内拔除引流条40例设为A组,术后24~48 h拔除引流条40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转移数)、换药次数、术后48 h平均体温、敷料渗液浑浊率、切口感染率、皮下积液率及手术至出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换药次数为(3.45±0.64)次,较A组(2.10±0.50)次增加,B组患者术后48 h内平均体温为(37.54±0.73)℃,较A组(37.08±0.46)℃升高;B组敷料渗液浑浊率(30.00%)及切口感染率(12.50%)也较A组的(10.00%)、0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下积液率及手术至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早期拔除引流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0.
"肝者,罢极之本"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医家、学者对"罢极"的诠释虽不尽相同,但大都认为"肝者,罢极之本"是指肝与人体运动及运动时耐受和消除疲劳的能力有关,而肝之所以能够在运动中发挥抗疲劳的作用离不开肝藏血和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藏血、主疏泄的理论实质上反映了中医学对于人体中某些重要生理功能的认识,也是"肝者,罢极之本"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