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深度创面仍是外科较难处理的问题,如面积大而深达骨骼的褥疮。应用局部皮瓣,肌皮瓣及筋膜皮瓣修复,是目前较好的方法之一。1992年以来,笔单位应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加半腱肌肌瓣联合修复坐骨结节部,股骨大粗隆部褥疮14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于术后3 d开始下颌骨牵引,每天0.8 mm,连续牵引7 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组+电穿孔组(C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3 h及1、3、7、14 d处死,切取牵引区组织0.4 cm×0.4 cm行冰冻切片检查,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以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检测兔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心、肝、肾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转染新西兰大白兔,3 h可观察到GFP的表达,1 d时GFP的表达增强,3 d时GFP的表达最强,其后开始逐渐下降,7 d后GFP的表达减少,14 d仍可观察到微弱GFP的表达.B组的GFP的表达时限与A组相同,但各时相点的GFP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A组,C组在各时间段均未观察到GFP的表达.3组肝、肾功能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穿孔技术介导的带有荧光标记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在兔下颌骨牵引区组织内表达,电穿孔能明显提高重组质粒的体内转染效率,提示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用于体内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依据整形外科原则应用局部皮瓣急诊修复面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32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即时性创伤性缺损,于严格清创后,根据创面缺损情况,按整形外科原则分别设计皮下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蒂皮瓣、V-Y推进皮瓣、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鼻唇沟皮瓣等修复创面,精细缝合关闭伤口.结果 32例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无明显瘢痕增生,无功能障碍,无需Ⅱ期修复,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遵照整形外科基本原则采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交腿移植修复全足底撕脱伤后瘢痕畸形一例谢兴乾,丁尔英,何小川,张华彬,袁发秀,何剑峰病例男,8岁。于1992年4月被汽车碾压致左双踝足底皮肤完全撕脱伤、伴跟骨骨折、第5跖趾毁损伤。伤后经手术截除部分第5跖骨,创面两次游离植皮修复。...  相似文献   
15.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是美容外科常用技术 ,因其安全可靠 ,勿需附加切口 ,不遗留瘢痕 ,组织相容性好 ,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科自 1997年 1月以来 ,采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修复 8例 13次面部凹陷缺损 ,经 1年随访 ,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 8例 ,男 1例 ,女 7例 ,年龄 18~ 4 1岁 ,平均 36岁 ,先天性凹陷畸形 2例 ,后天性凹陷性瘢痕 6例 ,凹陷缺损小者直径 1cm ,大者达半侧颜面。1.2 手术部位以腹部 (3例 )、大腿内侧 (3例 )、臀部 (2例 )作为取脂部位。1.3 肿胀液配方生理盐水 (4℃ ) 4 0 0ml +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能够保持乳房功能和形成良好外观,并发症较少的乳房缩小整形术。方法采用以乳晕头中心的双环切口,去除表皮,采用内上腺体蒂技术,切除以外上象限为主的乳腺组织,将保留的乳腺组织重新塑形。结果采用此法手术治疗13例26侧,乳房术后形态良好,无并发症,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获得持久的塑形效果,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皮肤切口可以适用于各种程度乳房肥大的矫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于术后3 d开始下颌骨牵引,每天0.8 mm,连续牵引7 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组+电穿孔组(C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3 h及1、3、7、14 d处死,切取牵引区组织0.4 cm×0.4 cm行冰冻切片检查,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以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检测兔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心、肝、肾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转染新西兰大白兔,3 h可观察到GFP的表达,1 d时GFP的表达增强,3 d时GFP的表达最强,其后开始逐渐下降,7 d后GFP的表达减少,14 d仍可观察到微弱GFP的表达.B组的GFP的表达时限与A组相同,但各时相点的GFP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A组,C组在各时间段均未观察到GFP的表达.3组肝、肾功能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穿孔技术介导的带有荧光标记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在兔下颌骨牵引区组织内表达,电穿孔能明显提高重组质粒的体内转染效率,提示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用于体内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于术后3 d开始下颌骨牵引,每天0.8 mm,连续牵引7 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组+电穿孔组(C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3 h及1、3、7、14 d处死,切取牵引区组织0.4 cm×0.4 cm行冰冻切片检查,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以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检测兔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心、肝、肾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转染新西兰大白兔,3 h可观察到GFP的表达,1 d时GFP的表达增强,3 d时GFP的表达最强,其后开始逐渐下降,7 d后GFP的表达减少,14 d仍可观察到微弱GFP的表达.B组的GFP的表达时限与A组相同,但各时相点的GFP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A组,C组在各时间段均未观察到GFP的表达.3组肝、肾功能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穿孔技术介导的带有荧光标记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在兔下颌骨牵引区组织内表达,电穿孔能明显提高重组质粒的体内转染效率,提示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用于体内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中药喷浸治疗顽固性烧伤残余创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方法 用黄连等13味中药煎熬戍液,创面清洁后。用中药液纱布半暴露,不定时用中药液喷浸创面,以保持创面浸湿。结果 用该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22例,面积40%~5%,经12~21d治疗,创面愈合。结论 黄连等13味中药液喷浸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1 生长因子与创面愈合   创面愈合现在认为是包括高度协调的生长因子调控的细胞的迁移、增生、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与分解、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综合作用的动态过程。   过去12年,已发现12种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更多生长因子,它们在动物模型中可促进创 面愈合。目前,仅有rhPDGF-BB被FDA认可用于临床。0.01%Regranex gel是PDGF是目前唯一 认可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生长因子。在临床试验和动物研究中发现还存在一些其他促生长因 子。随着PDGF的应用,创面愈合已从传统手术为主要方法发展到其他有肯定疗效更好的方法。 2 整形外科植入材料   植入材料作为整形材料已上千年,然而直到20世纪40年代材料科学的发展,使许多植入材料 改进,才使植入材料应用推广。理想的植入材料必须符合几个严格的标准:①非过敏原性; ②非异体反应结构;③非致癌性;④能抗应力和应变;⑤能灭菌;⑥与所替代组织生物力学 性能相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