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应用国家标准品的考核血清盘对抗-HCV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质量评估.方法 按照抗-HCV试剂国家标准品考核血清盘的使用说明书,对被评估试剂盒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各方面进行质量检测并进行评估.结果 一家进口抗-HCV诊断试剂盒的6个不同批次试剂盒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都符合质量标准.一家国产抗-HCV诊断试剂盒的6个不同批次,有一个批次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都不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试剂的保存及运输影响试剂质量.合格的试剂在用户使用之前仍需要用国家标准品的考核血清盘再质检,以确保血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22.
电离辐射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细胞凋亡作为一种主动的细胞消亡过程,与电离辐射的诱导关系正逐步完善,细胞膜改变是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程度与辐射剂量、照射方式及传能线密度密切相关,它的机制包括基因调控、信号转导、离子代谢、酶和蛋白因子的参与,共同形成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网络。  相似文献   
23.
东莞地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前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分析东莞地区医疗机构患者输血前用药情况。方法统一编制含"输血前用药"项的《临床输血调研登记表》,采取专家调查和医院自查的形式对全市32家医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住院、并有输血治疗的2 038份病历做输血前用药情况调查分析。结果2 038份被调查的输血病历中,输血前用药43.92%,尤其在输注红细胞前用药达45.07%。在输血前30 m in注射地塞米松(5—15 mg)和/或抗组胺类药(多为非那根12.5—50 mg),前者手术科室为19.36%,高于非手术科室12.83%(P<0.05),后者非手术科室为24.97%,高于手术科室14.52%(P<0.01)。结论东莞市各级医院输血前预防性用药比例较高,增加了受血者不必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24.
受血者血型鉴定准确率及不规则抗体阳性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受血者红细胞血型鉴定准确率及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开展电子配血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受血者交叉配血试验不配合调查表>调查表,收集本市5家医院输血前红细胞血型鉴定准确率及不规则抗体阳性数据,与国内2006-2009年文献报道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结果:5家医院红细胞ABO/RhD血型鉴定的准确率为100%,ABO正反定型不符合率(0.01%)明显低于国内文献报道(0.11%)(P < 0.05)及法国35家医院报道(0.03%)(P < 0.05);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09%)明显低于国内文献报道(0.37%)(P < 0.05).不规则抗体的发生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 0.05),有输血史/妊娠史者高于无输血史/妊娠史者(P < 0.05),近期内反复输血者高于单次输血者(P < 0.05).结论:本市受血者红细胞血型鉴定准确率为100%,ABO正反定型不符合率为0.01%,3年内未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率低于国内报道的总体水平,女性、近期反复输血及有输血史/妊娠史者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机率较高.本市已具备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5.
东莞市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方法 收集东莞市4家医院在2009-2012年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记录162例,采用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26%,其中女性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多于男性受血者(χ^2 =41.2,P<0.05),有多次输血史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多于首次输血者(χ^2=101.7,P<0.05),输注血浆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0.79%,明显高于其他血液产品(χ^2=78.4,P<0.05),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临床用血科室和ABO血型无关.输血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74.1%),其次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24.1%).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0.26%,以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为主;临床规范合理用血和尽量减少血浆应用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32P照射对HL-60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不同剂量^32P体外照射HL-60细胞24、48和72h,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不同剂量^32P照射HL-60细胞对细胞周期有明显影响,首先发生G2/M期阻滞;随剂量增大,G2/M期和S期均发生阻滞,以G2/M期阻滞为主。结论 ^32P体外照射HL-60细胞对细胞周期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7.
32P玻璃微球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32P玻璃微球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内放射抗肿瘤制剂,有局部栓塞和组织内局部照射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综述了^32P玻璃微球治疗肿瘤的机理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8.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目的输血前对患者血清(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分析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征,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2006年6月到2007年12月间临床送检的疑难配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分析不规则抗体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结果不规则抗体筛选鉴定阳性54例,其中同种抗体26(51.85%)例,自身抗体26(48.15%)例,抗体特异性未确定2例,同种抗体中以Rh系统最多,占15/28(33.57%),其次为MNSs系统,占5/2B(19.23%),Rh系统抗-E明显多于抗-D,与以往文献报道不同;MNSs系统主要是抗-M;自身抗体主要为抗IgG型抗体占14/26(53.84%),其次为抗IgG和抗C3d抗体同时阳性占8/26(30.77%),冷自身抗体最少占4/26(15.38%);对有同种抗体的患者输入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后,患者未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有自身抗体的患者按自身溶血性贫血的输血原则进行输血后患者贫血症状缓解。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选择合适的血液输注能有效地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9.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冷沉淀被发现,因其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Ⅷ(FⅧ)而用于血友病甲(HA)的治疗,后来相继用于纤维蛋白原(Fg)缺乏、凝血因子XⅢ(FXⅢ)缺乏和血管性血友病(vWD)的治疗.目前,仍有许多国家用未经病毒灭活的冷沉淀治疗不同原因出血倾向的疾病,但由于其纯度不高,且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仅10 h,在发达国家,除非无可选择或紧急情况下,并不考虑应用冷沉淀治疗HA、vWD和FXⅢ缺乏等疾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经放弃了冷沉淀用于FⅧ缺乏患者的治疗.国外正在淘汰该制剂,但在我国还在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0.
可调移液器的容量检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液器是量出式量器,分为定量和可调两种,主要用于医药、化工和科研部门的化学、生化分析中取样和加液用。可调移液器是实验室必不可少的实验器具,其吸取容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所以,定期对其进行容量检定至关重要。本文以200μl可调移液器为例,介绍一下可调移液器容量检定的方法,方便使用者对可调移液器的白行校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