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T细胞受体保守域α链基因(TCRCα)-575A/G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来鉴定基因型,以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TCRCα-575A/G多态性分布规律。收集一般临床指标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与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2组均检出A、G 2种TCRCα-575A/G等位基因,3种组合基因型AA型、AG型、GG型。2组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临床资料显示: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白蛋白、血肌酐水平中任何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AA基因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蛋白尿水平较AG和GG基因型明显升高(P均<0.05)。病理资料显示:AA基因型在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中有较高的出现频率,与GG+AG基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P均<0.05)。结论 TCRCα-575A/G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易感性不相关,可能与较重的蛋白尿、微小病变型肾病发病、激素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02.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钢板加拉力螺钉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采用双钢板加拉力螺钉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1例。结果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评定:优1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手术解剖复位重建稳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加拉力螺钉的手术方法是治疗肱骨髁问粉碎性骨折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03.
104.
〔摘 要〕 目的:研究血清脑利尿钠肽(BNP)、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sTWEAK)水平与 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并发心室重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间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 45 例 DCM 并发心室重构患儿作为本研究的心室重构组;选取同 期收治的 46 例 DCM 并发 ADHF 患儿为 ADHF 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 DCM 未发生心室重构、ADHF 的 45 例患儿 为 DCM 组。三组患儿均测定血清 BNP、sTWEAK 水平,ADHF 组和 DCM 组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重 构组和 DCM 组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三组患儿血清 BNP、sTWEAK 水平,分析血清 BNP、 sTWEAK 与 LVEDD、LVEF 的相关性。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 BNP、sTWEAK 水平联合诊 断 DCM 并发心室重构、DCM 并发 ADHF 的诊断价值。结果:心室重构组患儿的血清 BNP 水平明显高于 DCM 组、 ADHF 组,sTWEAK 水平明显低于 DCM 组、ADHF 组;ADHF 组患儿血清 BNP 水平明显高于 DCM 组,sTWEAK 水平明显低于 DCM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LVEF 与血清 BNP 负相关 (r = –0.835,P < 0.001),与血清 sTWEAK 正相关(r = 0.679,P < 0.001);LVEDD 与血清 BNP 正相关(r = 0.899, P < 0.001),与血清 sTWEAK 负相关(r = –0.712,P < 0.001)。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BNP、sTWEAK 联合诊断 DCM 并发 ADHF 以及 DCM 并发心室重构的效能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结论:血清 BNP、sTWEAK 水平 与DCM患儿并发心室重构或ADHF存在相关性,二者联合诊断对DCM患儿并发心室重构或ADHF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受体术后感染特点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68例受体的临床资料。根据受体术后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33例)和非感染组(35例)。总结68例肝移植受体术后感染的主要特点;对受体发生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准确度。结果肝移植术后33例受体发生感染,占总数的49%,以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为主,感染部位主要有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供体存在开放性损伤,受体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后第1日γ-谷氨酰转肽酶(GGT)、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共8个因素是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120 g/L和术后ICU停留时间96 h为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114 g/L和术后ICU停留时间102 h对预测术后感染准确度较高。结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以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为主,感染部位主要在肺部和腹腔。受体肝移植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及术后ICU停留时间长,会增加肝移植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康复状况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脑卒中患者患者8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均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盐酸氟西汀口服.两组再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oCA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及心理情况评估,时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前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oC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三个月后以上各组观察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使用氟西汀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卒中后抑郁、减轻患者抑郁状态,还可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神经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调素25(hepcidin-25)水平和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择210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血清hepcidin-25的平均值为界,分为CAPD高hepcidin-25组107例、CAPD低hepcidin-25组103例;另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所有CA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hepcidin-25水平.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钙化评价研究.结果 CAPD高hepcidin-25组在随访12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71例次,因心血管事件死亡21例(占19.6%);而CAPD低hepcidin-25组发生心血管事件27例次,因心血管事件死亡仅10例(占9.7%).CAPD高hepcidin-25组和CAPD低hepcidin-25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2组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5).CA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病率[46.7%(98/210)]与健康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5.6%(5/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高hepcidin-25组CAC发病率均明显高于CAPD低hepcidin-25组(P<0.01);而且相关性分析显示,hepcidin-25水平与CAC积分呈正相关(r=0.980,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epcidin-25水平[偏回归系数(B)=0.402,P<0.01]和CAC(B=-0.015,P<0.01)是CA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hepcidin-25水平升高及CAC是CAP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提示铁代谢紊乱可能参与,且促进了CAC的发生、发展,并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使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理论对部分内分泌类项目进行精益管理。方法允许总误差(TEa)源于各项目的2018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偏差(Bias%)源于2018年第一次全国内分泌类项目室间质评成绩,变异系数(CV%)源于实验室开展室内质控的统计结果,根据σ=(TEa%-Bias%)/CV%计算各项目的σ值并绘制标准化的性能决定图,对σ值4的项目进行精益管理和比较纠正前后σ值的变化。结果评估的13个项目中σ值6的项目2个(15.38%)、σ值介于5~6之间的项目1个(7.69%)、σ值介于4~5之间的项目4个(30.77%)、σ值4的项目6个(46.15%),对σ值4以下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纠正措施等精益管理,纠正后TT 3σ值升至4.6,其余均达到5以上。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可以使用6σ质量管理理论指导质量控制方案的设计,对内分泌类项目进行精益管理。  相似文献   
109.
[摘要] 目的 探讨我国东部地区3个地理种群淡色库蚊由沃尔巴克氏体导致细胞质不亲和的相关基因,为制定基于沃尔巴克氏体的蚊媒病防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正反交实验确定江苏南京、江苏无锡和山东唐口3个淡色库蚊自然种群间细胞质不亲和,应用PCR技术检测淡色库蚊沃尔巴克氏体感染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和沃尔巴克氏体基因组中Octomom增殖区域WD051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江苏南京与无锡淡色库蚊自然种群双向亲和(t = 0.57、0.15,P均 > 0.05),山东唐口和江苏无锡淡色库蚊自然种群双向不亲和(t = 63.81、43.51,P均 < 0.01),江苏南京和山东唐口淡色库蚊自然种群双向不亲和(t = 39.62、43.12,P均 < 0.01)。3个地理种群淡色库蚊基因组均扩增出wsp基因条带。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3个自然种群淡色库蚊感染的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表达水平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2.15,P > 0.05)。山东唐口与江苏南京、山东唐口与江苏无锡淡色库蚊自然种群WD0513基因表达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 = 8.42、7.84,P 均< 0.05),但江苏南京与江苏无锡淡色库蚊自然种群WD0513基因表达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 = 0.40,P > 0.05)。结论 江苏南京、江苏无锡和山东唐口3个地理种群淡色库蚊所感染沃尔巴克氏体数量不同,淡色库蚊自然种群感染沃尔巴克氏体导致的细胞质不亲和可能与WD0513基因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布地耐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耐德、特布他林泵雾化吸入。对咳嗽、气促、气喘及哕音吸收治疗效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症状、哕音吸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布地耐德联合特布他林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的优越性,既缩短了病程,义安全、方便,适合基层医院使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