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8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80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750篇
内科学   56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46篇
综合类   1274篇
预防医学   381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386篇
  3篇
中国医学   340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连与吴茱萸的不同配伍比例对热证大鼠IL-6,IL-8和TSH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配伍对热证大鼠IL_6 ,IL_8 ,TSH的影响。方法 :用党参与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热证模型 ,分别用黄连与吴茱萸比例为6∶1(左金丸) ,2∶1(甘露散)和1∶1(茱萸丸)的煎剂治疗。结果 :6∶1(左金丸)和2∶1(甘露散)的配伍比例能使热证大鼠血清IL_6和TSH降低(P<0 05) ,1∶1(茱萸丸 )使它们改变不明显。结论 :左金丸和甘露散有消除热证病理改变的作用 ,与原方分别用于治疗肝热、暑气为病等属于热证的病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92.
中药使用历经数千年,但对于中药之毒性一直存在误区,简单认为“中药有毒”、“中药无毒”的描述同样是片面的。本文分析了中药和化药关于“毒”的不同含义,认为传统记载有毒的中药可以分为“不良反应较多的中药”和“具有机体损害作用的中药”,前者主要指作用复杂且作用较强的中药,后者则为含有明确毒性成分或强药理效能成分的中药,由此形成科学的表述方法,为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提供参考。中药物质有效成分基础研究应通过成分研究、组合成分研究、复方成分研究,对中药“毒”与“效”的科学内涵和物质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益气摄血方在治疗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100例IT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四物阿胶汤,试验组予益气摄血方,药物均为配方颗粒,每袋6 g,每次1袋,每日2次,温水冲服。治疗周期为2个月。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及激素撤减比例,并评估临床疗效;采用WHO出血评分量表评价出血程度;采用Karmofsky评分进行体力评分;采用FACIT量表进行疲劳量值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采用RT-PCR检测T-bet、GATA-3、ROR-γt、Foxp3 mRNA表达。结果 100例患者中,12例患者脱落,可评价患者88例,其中试验组41例,对照组47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有效率显著提高[36.59%(15/41)vs. 12.77%(6/47)],血小板计数显著上升,激素撤减比例显著增加,出血程度显著降低,疲劳程度、体力评分显著提升(P0.05);同时试验组免疫细胞Th1、Th17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转录因子GATA-3、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益气摄血方有助于提高血小板计数、减轻出血程度、减少激素使用、缓解疲劳状态,机制可与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克隆阳春砂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上游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HMGR)(EC:1.1.1.34)的编码基因;分析基因的功能及其在阳春砂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用基于RT-PCR的方法从阳春砂叶片中获得编码HMGR的cDNA全长序列,克隆基因编码区;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相似性检索和功能分析;用半定量RT-PCR法比较基因在阳春砂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获得了全长2 023 bp的编码阳春砂HMGR的cDNA序列,命名为AvHMGR(GenBank登记号:FJ455511).AvHMGR编码的蛋白与其他植物来源的HMGR有很高相似性,含有NADPH结合基序和底物HMG-CoA结合基序,N-端有两个跨膜结构域.保守功能结构域的分析结果表明AvHMGR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家族.AvHMGR在包括茎、根、果皮和种子团的广泛组织中表达,且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在叶片中的表达.结论 从阳春砂中克隆了AvHMGR基因,为进一步鉴定基因功能、探明阳春砂萜类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5.
用党参、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实热证模型,大鼠、黄连与黄芩灌胃造成虚寒证模型,观察黄连与吴茱萸分别为6:1(即左金丸)、2:1(即甘露散)、1:1(即茱萸丸,又名变通丸)三种不同配伍比例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左金丸和甘露散能使实热证和虚寒证大鼠红细胞膜钠泵(Na^ -K^ -ATP酶)和钙泵(Ca^2 -Mg^2 -APT酶)的活性显降低,有消除热证病理改变和加重寒证病理改变的效应,即寒性的作用。茱萸丸(变通丸)此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6.
肝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发病率不断攀升。肝损伤是各种肝脏疾病共有的一种病理状态,其持续恶化会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等疾病。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在保肝作用方面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黄酮类化合物毒性低、不良反应小,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重视,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尤其是近三年来国内外黄酮类化合物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7.
续断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 Psacus aspervides C.Y.cheng et T.M.Ai的干燥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等作用[1]。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降低组织呼吸作用的基础代谢,提高氧利用率,增强心肌代谢应激能力,能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具抗氧化作用。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有止血、镇痛作用,能促进脓疡排脓及组织再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等。本文就其续断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肽转换酶 (ACE)抑制剂福辛普利 (fosinopril)对血管球囊损伤后血管紧张肽Ⅱ 1型受体 (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在大鼠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Clowes法[1] )中福辛普利干预后局部AT1R表达的变化。结果 :球囊损伤后d 1 4,血管中层AT1R表达 (0 .1 2 0±0 .0 1 0 )比假手术组 (0 .1 0 2± 0 .0 2 1 )显著增多 (P <0 .0 5 ) ,而此时内膜层AT1R(0 .2 82±0 .0 1 6)为中层的 2倍以上 ,福辛普利使球囊损伤后d 1 4血管AT1R(中层 0 .0 86± 0 .0 2 2 ,内膜层 0 .1 74±0 .0 1 8)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1 )。结论 :福辛普利能降低血管球囊损伤后AT1R表达  相似文献   
99.
分娩潜伏期是产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产程对分娩潜伏期定义做了重大的改变。分娩潜伏期时限扩展目的是尽量减少产程中的干预,降低产时剖宫产率。入院时机与产时剖宫产率有重要相关性,选择入院时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报告16例小儿组织细胞增生症X,其中勒雪氏病(LS)10例,韩薛柯氏病(HSC)5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1例。发病年龄LS 1个月~2岁3个月,HSC 1岁11个月~12岁,中间型为5岁。主要临床表现LS 有发热、皮疹、肝、脾和淋巴结肿大,HSC 有头部肿块或缺损、突眼和尿崩症,中间型有发热和肝脾肿大。LS 和HSC 各有4例以临床及X 线为诊断依据,病理检查确诊LS6例,HSC 及中间型各1例。复习有关文献对本病的病因、发病年龄、特殊类型、临床表现、X 线检查、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