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膀胱结肠瘘的诊治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膀胱结肠瘘患者的诊治资料.男性5例,女性1例.病因为结肠癌4例、结肠憩室炎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粪尿、气尿及反复尿路感染.通过CT确诊4例、膀胱镜确诊2例、膀胱造影确诊1例.6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病变肠段切除一期吻合加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膀胱瘘口外长补1例;一期横结肠造口、二期结肠癌根治加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1例结肠癌患者因肿瘤有远处转移,仅行横结肠造口术.结果:6例随访5个月~3年,平均2.2年.除1例结肠癌于术后5个月死于肿瘤转移外,其他患者术后生存良好,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膀胱结肠瘘主要病因为肠道病变,临床表现为反复尿路感染及粪尿等,CT三维重建为首选的检查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肾盂或输尿管癌等上尿路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对加用下腹小切口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行后腹腔镜加下腹部小切口肾盂癌或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为120~17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200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26~48h,手术后30~48h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8d。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2~3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加下腹部小切口行肾盂癌和输尿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与传统开放手术和其他术式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3.
输尿管镜钬激光处理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126 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嵌顿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6 年9 月至2010 年6 月
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126 例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患者中有97 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
一次清除碎石满意,平均手术时间42 min;13 例因输尿管中下段狭窄,无法到达结石部位,3 例成功留置双J 管后行体外冲击波
碎石术(ESWL),3 例改开放手术,另7 例改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输尿管穿孔3 例,1 例碎石后成功留置双J管,2
例改开放手术;11 例结石被冲至肾盂,其中3 例在肾盂内成功碎石,3 例因结石较大,改为MPCNL;5 例患者留置双J 管后行
ESWL。术后复查B 超及腹部X 线片,结石排净率93.65 %(118/ 126)。另外研究发现,男女患者比较,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率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梗阻时间(>=6 个月与<6 个月比较)、结石大小(直径逸1.0 cm与直径<1.0 cm 比较)及对手术成功的
影响也不同( 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尤其适用于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带(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方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TVT术式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37例。利用弧形Trocar穿刺针将TVT从阴道前壁切口放置于尿道中段下方,术后24h拔除导尿管自行排尿。结果 2例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出现急性尿潴留,经扩张尿道,保留导尿后恢复正常排尿。37例随访3-16个月,平均13个月,无尿失禁复发。结论 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满意,手术简单,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5.
背景:Survivin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裂和强大的抗凋亡功能.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具有特异性阻断C_(57)BL小鼠survivin基因的微小RNA(micro RNA,miRNA)表达载体.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8-06/1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实验中心完成.材料:环形pcDNA~(TM)6.2-GW/EmGFPmiR和BLOCK-iT~(TM) Pol II miR RNA干扰 Expression Vector Kit with EmGFP为Invitrogen公司产品;DH5a大肠杆菌为实验室保存;xho I和BamH I酶、壮观霉素均为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方法:应用设计软件在C_(57)BL小鼠survivin基因的mRNA上寻找特异性的短核苷酸序列,并设计合成4对寡核苷酸序列,经退火后形成双链DNA片段,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其克隆到pcDNA~(TM)6.2-GW/EmGFPmiR的载体中,转化DH5a大肠杆菌,挑单菌落种于含有壮观霉素LB液体培养基中,提取质粒.主要观察指标:应用测序法和琼脂糖电泳检测对重组体进行鉴定.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段与线性载体连接正确,无碱基突变、缺失、插入等异常.双酶切处理pcDNA~(TM)6.2-GW/EmGFP-miR重组质粒结果显示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C_(57)BL小鼠survivin基因的微小RNA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膀胱癌T24株细胞的增殖、凋亡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病区手术切除的20例膀胱癌以及相应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癌和癌旁组织HMGB1表达差异;应用RNAi处理T24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阴性对照组(NC)和干扰组(siHMGB1);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HMGB1敲低后对T24细胞增殖、凋亡、周期、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膀胱癌细胞株BIU-87和T24细胞的HMGB1表达水平以及敲低HMGB1对T24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HMGB1在膀胱癌组织处于高表达状态[(67.33±4.91)vs (12.00±3.79),P<0.05].与NC组和Blank组相比,siHMGB1组细胞增殖受抑制(P<0.05);流式细胞术提示敲低HMGB1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敲低HMGB1后细胞迁移(P<0.05)以及侵袭[穿膜细胞数:(16.33±1.45)vs(35.00±1.53)、(34.00±2.08)个,均P<0.05]能力减弱;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敲低后E-钙黏着蛋白表达上调(P<0.05),N-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e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细胞周期蛋白D1、c-Myc、β-联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HMGB1可通过促进膀胱癌细胞EMT进而增强其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β-联蛋白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茶多酚(polyphenols,TP)对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诱导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两者联合对T24细胞生长影响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TP和EPI作用膀胱癌T24细胞24 h,MTT试验选择药物作用浓度TP(88.8 μmol/L)和EPI(4.6 μmol/L)。试验分空白对照组、TP组(88.8 μmol/L)、EPI组(4.6 μmol/L)、联合组(TP 88.8 μmol/L +EPI 4.6 μmol/L)共4组,处理T24细胞24 h后,Annexin V-PI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处理T24细胞8 h后,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内自噬体的变化;处理稳定表达GFP-LC3的T24细胞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LC3荧光斑的形成与变化;处理T24细胞不同时间,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Ⅱ(8 h)、底物蛋白P62(8 h)、凋亡相关蛋白CASP3、 PARP(16 h)表达变化。结果:TP(88.8 μmol/L)联合EPI(4.6 μmol/L)处理组较单药组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率(F=730.411,P=0.000)和细胞凋亡率(F=161.945,P=0.000)明显提高。EPI(4.6 μmol/L)单药处理T24细胞后引起明显自噬,透射电镜下细胞质内自噬体双层膜结构形成;荧光显微镜下胞质内有明显点状荧光斑聚集形成,且含荧光斑的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944,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PI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增多,P62表达降低。联合TP作用后自噬明显减弱,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降低,而凋亡相关蛋白活性显著增高。结论:TP可以增强EPI对膀胱癌T24细胞的致凋亡敏感性,其机制与TP抑制EPI化疗过程中诱导的保护性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88.
例1,男,36岁。因发现右侧阴囊肿块伴疼痛3个月余入院。入院前曾先后应用抗生素治疗约20d,效果不佳。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右侧睾丸及附睾明显肿大,分界不清,有轻微触痛。血常规:WBC11.1×10^9/L,N0.66。胸片及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AFP及HCG均在正常范围。B超示:睾丸大小约50mm×40mm×30mm,形态不规则,其内见多个异常回声,最大约28mm×28mm,内回声不均质,以等回声为主。加彩后内探及少许短棒状血流信号。经积极准备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精索、睾丸附睾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右睾丸非霍奇金病淋巴瘤,免疫组化示:LCA(++),PLAP(-)。切口愈合拆线后转入我院血液科,行骨髓穿刺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术后2周应用CHOP化疗方案行4个疗程的化疗。目前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索无线胶囊膀胱镜动态观测猪膀胱黏膜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只健康实验香猪, 全麻。胶囊膀胱镜在经皮肾镜改良鞘辅助下经尿道置入猪膀胱, 胶囊膀胱镜末端连接1条长为2 cm的丝线。体外姿态控制器调节胶囊膀胱镜的位置及镜头角度以拍摄目标解剖区域。在初始30 min内, 胶囊膀胱镜的拍摄速度为2.5帧/s, 30 min后自动转为1.5帧/s。胶囊膀胱镜连续拍摄4 h后自动关机, 拍摄过程中照片实时传输至图像接收仪。目标解剖区域拍摄完成后, 实验猪被唤醒并送入猪舍, 自由饮食和活动。将图像接收仪连接计算机, 通过Vue软件下载图片并进行分析处理。12 h后, 再次置入扩张鞘, 在输尿管镜观察下, 使用异物钳牵拉丝线将胶囊膀胱镜取出。结果无线胶囊膀胱镜在置入、取出设备的辅助下顺利经尿道进出膀胱, 并成功拍摄了2万余张像素为60 K的各角度膀胱黏膜图像。在胶囊膀胱镜置入、图像获取、膀胱内留置(12h)及取出过程中, 未见出血、尿路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本研究中的无线胶囊膀胱镜可动态、智能、精准观测到猪膀胱黏膜状态,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