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正>随着医疗诊治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各种病因所致的颈椎疾患的手术率在不断递增,即使在基层医院也常规开展了各种颈椎手术。作为一名脊柱外科医师,也许大多知道颈椎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和处理原则,如感染、脑脊液漏、内固定失败、神经损伤、甚至食道漏,明显提高了颈椎外科手术的成功率。但是,对于一种罕见但又严重的颈椎术中并发症也许还较为陌生,即"术后视力丧失"(post-operative visual loss,POVL)~([1~3])。POVL一旦发生后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负载妥布霉素人工骨外固定架治疗感染性长骨不连的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9年3月,采用Wright公司的负载妥布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Osteoset-T)治疗感染性长骨不连17例,所有病例经过彻底清创,去除死骨、肉芽组织后植入Osteoset-T10~30 g,平均15.6 g,均行外固定架固定。结果17例患者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32个月,平均15个月;14例感染得到控制,感染复发3例,治愈率82.4%;14例骨髓炎合并骨不连患者术后5周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最早3个月,最迟16个月均达到骨完全愈合,其中尺骨1例合并骨不连患者术后3个月骨完全愈合,桡骨2例术后6个月骨完全愈合。结论使用负载妥布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感染性长骨不连是良好的选择,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3.
对我院2002-08~2005-03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5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4.
三叶草型固定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叶草型固定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2002年3月-2003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骨科和北京空军总医院骨科接受三叶草型固定板治疗的10例闭合性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uedi-Allgower分类方法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5例。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4~18个月)。结果: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优秀5例;良好4例;一般1例;较差0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创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踝关节肿胀3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间,应用塑型良好的三叶草型固定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初步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基因对兔骨骼肌干细胞(SMSCs)体外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pEGFP-rhBMP-2的扩增、浓度及纯度鉴定。脂质体包裹质粒DNA,转染SMSCs后测定转染率。检测rhBMP-2、碱性磷酸酶(ALP)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脂质体介导pEGFP-rhBMP-2SMSCs转染后最大转染率为14.18%,rhBMP-2、ALP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呈阳性,而pEGFP转染的细胞和未染细胞rhBMP-2、ALP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弱阳性。结论SMSCs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脂质体介导质粒rhBMP-2的基因转移安全性好,但转染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半蹲式并腿和分腿式2种着陆姿势足底动力学特征进行评估。方法健康男性伞兵受试者20例。使用一个Pedar足底压力系统。检测足底最大应力值(地面反作用力)、足底最大压力值、足底最大压力时间积分值。足底根据解剖特点划分为10个区域。受试者从高60 cm台上跳下,分别以半蹲式并腿和分腿式姿势着地,记录足底动力学指标值,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种姿势之间比较足底最大应力值、最大压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足底最大压力时间积分值在右足底有明显差异;同一种姿势着地左、右足底动力学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左、右足不同时着地的概率方面分腿式着地明显高于半蹲式并腿着地。结论半蹲式并腿着陆姿势更适合军事跳伞等职业运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对比不同配比壳聚糖/聚磷酸钙复合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观察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在不同配比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选出最佳配比CS/CPP生物材料用于半月板的治疗。方法利用ADA将CS与CPP混合液交联,制备不同配比的CS/CPP复合支架材料。采用扫描电镜检测半月板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采用MTT法检测不同配比CS/CPP支架材料浸提液的毒性,通过细胞接种的方法评价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扫描电镜下,CS/CPP复合支架材料均呈三维多孔结构;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粘性良好,分布均匀,生长良好,其中配比为3∶7CS/CPP复合支架材料上细胞粘性最好,黏附细胞数量最多。不同配比CS/CPP复合支架材料不同浓度浸提液的毒性均不高于1级,全部合格,配比为3∶7CS/CPP复合支架材料浸提液细胞相对增殖高、毒性小,细胞相容性最好,与其它配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不同配比壳聚糖/聚磷酸钙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其中配比为3∶7CS/CPP复合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最好,有望成为组织工程半月板的支架载体。  相似文献   
48.
小切口与传统术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肱骨外科颈骨折55例,随机分为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25例(小切口组)和传统的肩关节前内侧切口人路30例(传统组),均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功能Neer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小切口组和传统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1.32±12.25)min和(138.80±19.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40±21.07)ml和(344.00±77.35)ml,切口长度分别为(9.08±1.66)cm和(15.06±1.12)cm,Neer评分分别为92.84±4.29和85.20±6.73.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Neer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切口组和传统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88±1.90)min和(8.60±2.2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与传统术式相比,肩外侧小切口人路具有创伤小、显露简单、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点,但不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9.
目的总结前路一期病灶清除、硬膜前方减压、一期后凸畸形矫正、植骨及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5年1月通过一期前路手术病灶清除、硬膜前方减压、一期后凸畸形矫正、植骨及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治疗的胸腰椎结核32例的临床资料。统计植骨融合时间及手术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和ASIA分级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为(177.3±14 5)min,术中出血量为(492.5±170.1)ml。随访18~72(36.9±12.7)个月,所有患者脊柱结核治愈无复发。植骨融合时间3~8(5.5±1.1)个月。血沉及C-反应蛋白在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均恢复正常。脊柱后凸畸形角度由术前(17.6°±6.4°)减小至术后的(2.5°±1.3°),末次随访为(3.8°±1.5°),没有显著的矫正角度的丢失(1.3°±0.6°),其中术后、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前路手术在胸腰椎结核中可以达到一期病灶清除、硬膜前方减压、一期后凸畸形矫正、植骨及内固定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0.
背景:传统的方法修复软骨损伤,易发生退变。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根据需要调节降解速度等性能,可能在修复软骨损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目的:观察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2月龄新西兰兔骨髓培养,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第3代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共培养制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建立兔髌股关节股骨髁部缺损模型,在右侧36个膝关节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左侧18膝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另18膝造成缺损后留作空白对照。术后4,8,12,24,36,48周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组织学评分。 结果与结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细胞复合物修复大鼠缺损后,软骨细胞分布较均一,色泽与正常软骨相似,与正常软骨界限消失,表面细胞平行于关节面,深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呈团状,基质异染广泛,软骨下骨形成及潮线恢复正常,与周围正常软骨连接良好。而单纯植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或缺损后未处理大鼠缺损边缘细胞呈团块状增生,底部为纤维组织。提示骨髓基质细胞源性软骨细胞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较理想的种子细胞,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适合作为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