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1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529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151篇
临床医学   1487篇
内科学   1103篇
皮肤病学   231篇
神经病学   286篇
特种医学   2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856篇
综合类   3333篇
预防医学   1442篇
眼科学   119篇
药学   1014篇
  16篇
中国医学   1737篇
肿瘤学   322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65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663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653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529篇
  2003年   435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0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1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翼状胬肉是常见结膜病中最复杂、最难治疗的眼病之一。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30%~60%[1],目前尚无彻底根治手段。我们从2002至2004年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14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48例中男70例,女78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异丙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 SD 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I-R 组、50μmol/L 异丙酚预处理组(P组),每组6只。建立Langendorff 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平衡35min 后 I-R 组和 P 组均停灌30min,然后复灌120min。其中 P 组停灌前用含50μmol/L 异丙酚的 K-H 液灌流10min,并用无异丙酚的 K-H 液冲洗10min。C 组不停灌,也不用异丙酚处理。灌流结束后,制备心肌组织匀浆,测定 NO 含量、总 NOS 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免疫组化 SABC 染色检测诱导型 NOS(iNOS)蛋白与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病理学显示 C 组正常,I-R 组心肌组织严重损伤,P 组轻度损伤;与C 组相比,I-R 组和 P 组 iNOS、HO-1蛋白表达量和 iNOS 活性均升高,cNOS 活性均降低(P<0.05或0.01);I-R 组总 NOS 活性和 NO 含量、Cu.Zn-SOD、Mn-SOD 和总 SOD 活性均降低(P<0.05或0.01),但P 组无变化(P>0.05)。与 I-R 组比较,P 组除 iNOS 活性不变外,其余指标均升高(P<0.05或0.01)。结论 异丙酚预处理对心肌 I-R 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在于抑制或清除氧自由基以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并通过恢复 cNOS 活性而增加 NO 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5.
作者应用腹腔镜技术对 32例闭合性肝损伤进行了诊断和治疗 ,减少了非手术治疗的盲目性 ,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8例 ,女 4例 ,年龄 1 5~ 63岁 ,中位年龄 2 7岁 ,受伤至来院时间 0 .5~ 1 0 .0h。其中交通事故伤 2 1例 (65 5 % ) ,坠落伤 5例 (1 5 6 % ) ,砸伤 2例(6 3 % ) ,撞击伤 4例 (1 2 5 % )。1 2 肝损伤部位及程度分级 肝右后叶 1 9例 (59 4% ) ,肝右前叶 6例 (1 8 8% ) ,肝左叶 5例 (1 5 6 % ) ,肝左右叶联合伤 2例 (6 3 % )。肝损伤程度按美国创伤外科协会 (AAST)标准分级 ,Ⅰ级 1 2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α-干扰素(IFN-α)治疗肝癌产生耐药性的过程,探讨其机制。方法裸鼠肝内原位接种裸鼠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LCI-D20肿瘤组织,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其中治疗组于接种肿瘤后第2天皮下注射给予IFN-α(1.5×10~7 U/kg体重/d)20 d,治疗组A和B裸鼠于停药后第1和21天分别被处死;治疗组C和D于停药后第21天再次给予同剂量IFN-α(1.5×10~7 U/kg体重/d)联合格列卫(100mg/kg体重/d,灌胃)治疗20 d。对照组E~G分别在接种肿瘤后第28、48、68天被处死。观察裸鼠体重,肿瘤大小、体积,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抽提A、D、E、G各组总RNA做关于血管生成SuperArray基因芯片。结果A~G组肿瘤的大小分别为0.27、1.54、3.22、2.23、0.68、1.93、3.98 g,其中组A和组E,组D和组G相比,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VEGF浓度组A和组E,组C、D和组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芯片结果提示在IFN-α治疗过程中,肝癌组织VEGF mRNA和裸鼠血清中的VEGF仍保持较低水平,而PDGF-AA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组A微血管密度显著低于组E,而在组C和组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异常核分裂象增多,肿瘤周围包膜变薄,纤维成分减少。结论肝癌可对IFN-α治疗产生耐药性,可能的机制为肝癌肿瘤血管生成由VEGF依赖转化为PDGF依赖。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舰船员慢性荨麻疹发病与马拉色菌的关系。方法对126例舰船员慢性荨麻疹患者及45例健康者进行真菌学比较研究。将马拉色菌阳性的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单用抗组胺药,B组用抗组胺药联合2%酮康唑洗剂治疗。结果舰船员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马拉色菌带菌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治疗观察组于治疗结束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6~8周后,B组疗效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B组真菌学检查马拉色菌转阴率高于A组(P<0.01)。结论舰船员慢性荨麻疹与皮肤马拉色菌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抗真菌治疗能提高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8.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其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反复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局部疼痛。常因饮食、说话而疼痛加剧.又由于其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给患带来很大的痛苦。本研究利用具有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来治疗本病。不但疗效确切而且无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AIDS病的认识程度.方法通过问卷,对621名大学生的有关AIDS病相关知识、信息了解、现况掌握等情况进行摸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大学生在AIDS病的相关知识方面较为贫乏;对AIDS病的认识程度各专业学生之间有一定差异,本科和专科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结论大学生的AIDS病知识薄弱,学校健康教育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10.
刘忠英  李体远 《营养学报》1995,17(4):425-427
南方克山病病区儿童血浆和红细胞膜中维生素E水平的测定刘忠英,李体远,刘健,姜熙罗,安汝国(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130021)VitaminELevelofPlasmaAndErythrocyteMembraneofTheChildrenfro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