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neprilys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扩增neprilysin基因核苷酸多态性片段,并通过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型鉴定,比较111例SAD组与102名健康对照组ne-prilysin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 SAD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χ2=11.423、P=0.002)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χ2=14.12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D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汉族人群neprilysin基因rs3736187位点为T等位基因型可能增加散发性SAD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与中国昆明地区汉族人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是否存在关联。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58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昆明地区AD患者、10例VD患者及96例健康老年人,进行ApoE基因变异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组、VD组ApoEε3/ε4基因型频率及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ε4基因可能是AD和V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四肢骨折恢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健骨化瘀汤,观察其超声振幅衰减(BUA)、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A测定:治疗组复位后与服药结束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个月后与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位后与服药结束后及3个月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P测定:治疗组复位后、服药结束后ALP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与前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个时间ALP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骨化瘀汤可有效减少骨折愈合时间,防止骨量的丢失,提升血清ALP值。  相似文献   
24.
例1 男 50岁 于2003年8月20日以“发热三天,头晕、乏力、呕吐一天”为主诉来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内科住院治疗。既往史:糖尿病病史二年。查体:T:38.3℃,P:100次/分,R:18次/分,BP:80/0mmHg,急性面容,痛苦表情,周身大汗、皮肤湿冷,口唇发绀,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右上腹压痛阳悱,肝区叩痛附性,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25.
陈运庆  刘文全  伍星 《四川医学》2005,26(11):1231-1233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1999-2004年对无移位的16例和移位的3例髋臼骨折进行保守治疗,对有移位的29例髋臼骨折及时切开复位,分别选用松质骨螺钉,可吸收螺钉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行CPM锻炼。结果48例全部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26个月。手术复位效果按mal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5例,满意复位10例,一般复位4例。临床效果评估按malta临床评分,优14例,良13例,可2例。保守治疗19例中,骨折无明显移位的16例,临床效果良好,3例骨折移位明显,未手术治疗,效果差。结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只要病情允许,应尽早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精确的骨折复位,有效的内固定,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制备液态氟碳脂质微球造影剂并研究其体外基本特性,再引入抗人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进行体外靶向结合的研究.方法 采用旋转蒸发法和高压均质法制备一种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造影剂,观察其外观、形态、大小及分布情况,计算其浓度,并测定其粒径、电位;制备生物素的抗人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HAb18,用HABA/Avidin试剂盒检测抗体的生物素化程度;制备NBD标记的生物素化的微球,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研究其体外靶向作用.结果 所制备的液态氟碳脂质微球造影剂外观呈乳白色的混悬液,镜下观察,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一,性质稳定,平均粒径171.9 nm;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制备的NBD标记的生物素化的微球可靶向结合到靶细胞上.结论 成功制备出稳定的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造影剂,并引入抗人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可将其特异结合到靶细胞上.  相似文献   
27.
肿瘤分子靶确认是借助于分子影像技术对肿瘤特异性分子地址进行分子成像,为肿瘤的早期发现、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超声分子成像为肿瘤分子靶确认这一崭新的肿瘤诊治理念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机遇,在肿瘤"分子靶确认"领域展示明确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超声造影剂——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造影剂,并研究其体外基本特性及聚集后增强超声显影性能。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超声造影剂,检测一般理化性质,再制备生物素化微球,以空白微球为对照组,分别在加入亲和素前后,观察体外聚集情况及超声显影效果,并用DFY超声图像定量分析统计软件计算、比较超声图像平均灰度值。结果所制备的液态氟碳脂质微球为外观呈乳白色的混悬液,镜下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一,性质稳定,粒径(171.9&#177;91.0)nm;制备的生物素化微球在加入亲和素后聚集成团状,并可增强超声显影,经DFY软件分析,加入亲和素前后超声图像平均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制备出稳定的纳米液态氟碳脂质超声造影剂,并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证明了该微球具有聚集后增强超声显影性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高脂血症患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脂血症病人80例,随机分为(ILIB加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血脂全套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两组的血脂异常值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ILIB加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血脂异常值,提高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