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粥样硬化动脉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按照IMT值将89例患者分为三组(A、B、C组),连续服用缬沙坦36个月后检测颈动脉IMT和未受干预状态下、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颈动脉内径,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缬沙坦8周后血压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且保持平稳。治疗前A、B、C三组的颈动脉IMT值分别为(1.04±0.06)、(1.23±0.04)、(1.33±0.05)mm,治疗36个月后,三组的颈动脉IMT值分别为(0.95±0.03)、(1.08±0.10)、(1.19±0.19)mm,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A组IMT值恢复达正常,B组IMT值接近正常。A、B、C三组治疗前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颈动脉内径的变化率分别为(6.9±2.3)%、(6.1±2.1)%、(5.9±1.2)%,治疗后分别为(24.7±7.0)%、(20.6±4.7)%、(14.3±3.8)%,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A组疗效优于B组(P〈0.05)、C组(P〈0.01),B组疗效优于C组(P〈0.01),含服硝酸甘油后颈动脉内径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缬沙坦在平稳降压的同时,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延缓甚至逆转IMT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对动脉弹性及左心室肥大的影响。方法观察76例坚持服用氨氯地平治疗36月高血压病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动脉弹性,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治疗后小动脉弹性指数(3.80±2.09mL/Pa)较治疗前(2.60±0.77mL/Pa)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左心室质量指数(131.7±24.3g/m2)较治疗前(147.3±26.8g/m2)明显降低(P<0.01)。结论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在平稳降压的同时,能恢复受损的动脉血管弹性,改善血管功能,减轻甚至逆转左心室肥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 2型糖尿病 (DM )、高血压病 (EH)、DM合并EH患者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 (IMT)和内径 ,分析DM和EH对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3 7例DM患者分为A组 ,3 2例DM合并EH患者为B组 ,41例EH患者为C组 ,3 7例健康志愿者为D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颈动脉IMT ,休息时、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颈动脉内径。结果 各组患者的IMT明显厚于D组 ( 0 .68± 0 .2 4)mm ,P均 <0 .0 1,B组 ( 2 .3 1± 1.0 4)mm明显厚于A组 ( 1.2 7± 0 .5 1)mm和C组 ( 1.5 8± 0 .77)mm ,P均 <0 .0 1,C组明显厚于A组 (P <0 .0 5 ) ;各组患者的颈动脉内径明显小于D组 ,P均 <0 .0 5 ,各组患者之间颈动脉内径无明显差异 ;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 ,各组患者颈动脉舒张程度明显小于D组 ( 5 .3 3 %± 1.14 %) ,P均 <0 .0 1,B组 ( 2 .62 %± 0 .85 %)明显小于A组 ( 3 .43 %± 1.0 7%)和C组 ( 3 .2 7%±1.0 3 %) ,P均 <0 .0 1,A、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含服硝酸甘油后 ,各组观察对象之间颈动脉的舒张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DM、EH患者血管IMT增厚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 ;DM合并EH时 ,IMT进一步增厚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氨氯地平时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按照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将83例患者分为两组,即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组(简称低胆红素组,n=49)及高血清胆红素水平组(简称高胆红素组,n=34),比较两组患者服用氨氯地平前后血清胆红素与血压变化规律。结果服用氨氯地平8周后血压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且保持平稳,高胆红素组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更显著。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降压作用更平稳迅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粥样硬化动脉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76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按照IMT的厚度将76例分为3组,分别为x+1s组(C组,20例,男13例,女7例)。治疗前A、B、C3组的颈动脉IMT值分别为(1.03±0.06)mm、(1.24±0.06)mm、(1.34±0.01)mm。连续服用氨氯地平36个月后检测颈动脉IMT和未受干预状态下、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颈动脉内径,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氨氯地平或加用利尿剂8周后血压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且保持平稳。治疗36个月后,3组的颈动脉IMT分别为(0.93±0.05)mm、(1.07±0.13)mm、(1.18±0.26)mm,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IMT恢复达正常,B组IMT值接近正常。A、B、C3组治疗前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颈动脉内径的变化率分别为(6.81±2.13)%、(6.07±2.07)%、(5.84±1.19)%,治疗后分别为(24.65±6.92)%、(20.71±4.36)%、(13.82±3.65)%,各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疗效优于B组(P<0.05)及C组(P<0.01),B组疗效优于C组(P<0.01),含服硝酸甘油后颈动脉内径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钙拮抗剂氨  相似文献   
16.
房间隔膨胀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房间隔发育异常性疾病,我院自1989-2003年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15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房间隔膨胀瘤多数位于房间隔卵园窝水平,少数累及全部房间隔。常突向压力低的一侧心房,较大的房间隔膨胀瘤可引发血栓的形成。该畸形常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脏病,以房间隔缺损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腹主动脉弹性,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1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9例对照组颈总动脉IMT和腹主动脉弹性,依IMT值大小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3组,分析颈动脉IMT和腹主动脉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IMT值与腹主动脉弹性减退发生率呈同向变化.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腹主动脉弹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粥样硬化动脉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3例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按照IMT大小将83例患者分为3组,连续服用缬沙坦36个月后检测颈动脉IMT和未受干预状态下、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颈动脉内径,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缬沙坦8周后血压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且保持平稳。治疗前A、B、C三组的颈动脉IMT值分别为(1.04&#177;0.07)mm、(1.23&#177;0.05)mm、(1.33&#177;0.03)mm,治疗36个月后。三组的颈动脉IMT分别为(0.95&#177;0.04)mm、(1.08&#177;0.11)mm、(1.19&#177;0.21)mm,各组治疗前后比较,P均〈0.01,A组IMT恢复达正常,B组IMT值接近正常。A、B、C三组治疗前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颈动脉内径的变化率分别为(6.87&#177;2.23)%、(6.13&#177;2.11)%、(5.88&#177;1.26)%,治疗后分别为(24.71&#177;7.02)%、(20.57&#177;4.72)%、(14.32&#177;3.81)%,各组治疗前后比较,P均〈0.01,A组疗效优于B组(P〈0.05)、C组(P〈0.01),B组疗效优于C组(P〈0.01),含服硝酸甘油后颈动脉内径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缬沙坦在平稳降压的同时,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延缓甚至逆转IMT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12例、13侧颈动脉体瘤手术前后的护理,包括术前颈动脉造影的准备、造影后的观察和护理;根据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的不同护理特点,着重介绍渐闭式血管夹结扎颈动脉时的护理观察,提出了使用抗凝治疗的观察要点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颅彩超筛查对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本院出生的脑损伤高危儿820例,均于生后1~3 d常规经颅彩超筛查,对超声诊断阳性而未出现临床症状者,经临床早期干预5~7 d复查,对有临床症状者同期给予CT对照检查.[结果]820例高危儿有61.2%(502/820)有不同程度脑损伤,包括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组336例和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组166例;其中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轻度脑损伤约37.3%(187/502),经早期干预治疗5~7 d复查,约98.4%(184/187)恢复正常,仅2例出现室管膜下假性囊肿,1例进展为Ⅲ级ICH;有临床症状者同期头颅彩超和CT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颅彩超无创、便捷、重复性好,脑损伤高危儿实施常规头颅彩超筛查,能及早发现无临床症状者的病变,避免漏诊,降低围生期死亡率及脑损伤后遗症发生的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