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9篇 |
免费 | 136篇 |
国内免费 | 8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0篇 |
儿科学 | 27篇 |
妇产科学 | 18篇 |
基础医学 | 186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357篇 |
内科学 | 318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68篇 |
特种医学 | 10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186篇 |
综合类 | 973篇 |
预防医学 | 291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273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361篇 |
肿瘤学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25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160篇 |
2013年 | 145篇 |
2012年 | 147篇 |
2011年 | 180篇 |
2010年 | 175篇 |
2009年 | 150篇 |
2008年 | 169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25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7篇 |
1957年 | 5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疗效。方法对12例14眼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光凝、硅油充填术,其中9眼联合巩膜外环扎术,1眼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3眼晶状体切除。结果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18.3个月,3只术前有视网膜脱离眼取出硅油后视网膜脱离复发,其中1眼再次填充硅油后视网膜复位,视力光感,另外2眼因患者放弃再次手术,眼球萎缩。余均保持有用视力,其中:0.3者1眼,0.2者2眼,0.1者4眼,0.02~0.08者3眼,FC/30cm1眼。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2.
前列腺动脉的解剖观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成人前列腺动脉的来源、行程、进入前列腺的部位及其与神经丛的关系,为前列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解剖显微镜下对3 0侧常规防腐固定的3 5~60岁成年男性尸体前列腺动脉及神经丛作解剖、观测。结果 3 0侧均有恒定的前列腺动脉,共有12 5支,来源丰富,主要来自膀胱下动脉(92 /12 5 ,73 .6% ) ,行程较恒定,在距膀胱前列腺间沟(2 2±8)mm处呈丫爪状分支,多数分支在膀胱前列腺间沟内进入前列腺底,按时钟顺序,各点钟处均有动脉进入,以3~5或7~9点居多(87/12 5 ,69.6% )。前列腺神经丛由膀胱神经丛延续而来,在接近膀胱前列腺间沟处与前列腺动、静脉相互交织成网,进入前列腺包膜中。结论 在距膀胱前列腺间沟2 0~3 0mm处,环周结扎前列腺动脉,止血更为彻底,也可避免损伤神经丛。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转化为心肌样细胞,为心衰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基础。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氮杂胞苷诱导24h后正常培养,通过形态学、PAS反应、磷钨酸苏木素染色(PTA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作鉴定。结果:诱导细胞以梭形、柱状为主,部分细胞有分支,单个核、卵圆形、居中,似心肌细胞,PAS及PTAH染色均为阳性。诱导后培养2周的细胞表达Sarcomeric Actin和Connexin-43较弱,以后表达逐渐增强,而且1、3、5代细胞均稳定表达。结论:骨髓MSCs可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有望成为心衰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理想细胞材料。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评价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应用对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以灌胃的方式给予正常BALB/c小鼠来氟米特或对照溶剂4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淋巴器官内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比例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溶剂组相比,LEF组小鼠脾、肠系膜淋巴结内CD4^+T淋巴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明显下降,外周淋巴结和胸腺没有明显变化;但胸腺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单阳性胸腺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来氟米特对中枢和周围淋巴器官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不同。胸腺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来氟米特的作用与CD4单阳性胸腺细胞相比具有较强的抗性;而脾及淋巴结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来氟米特的反应与非调节性T细胞相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新疆维、哈、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831名新疆民汉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汉族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维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哈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而维、哈族2个民族的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新疆北部(北疆)不论男、女中学生汉族组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新疆南部(南疆)汉族组男中学生焦虑、恐怖因子分低于维族组,躯体化因子分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汉族组女中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结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依次为维吾尔族,汉族;北疆民族男女中学生及南疆维族女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比汉族中学生好;南疆汉族男中学生心理素质比维族好。 相似文献
98.
可表达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Ag85A-ESAT-6重组卡介苗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评价重组卡介苗新型结核病疫苗rBCG-Ag85A-ESAT-6(rBC-AE)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将重组卡介苗rBCG-AE免疫动物10周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尾静脉注射进行感染攻击,分别于感染攻击后3、6和9周,通过观察肺组织大体病变、脾肺组织细菌载荷量计数、肺组织抗酸染色、HE染色结合肺组织病理变化,综合评价该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rBCG-AE组脾肺组织细菌载荷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BST组,P0.01),但明显高于卡介苗(BCG)组(P0.01)。rBCG-AE组肺组织病变在感染攻击后6~9周逐渐改善,但其病理打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BCG组(P0.01)。各组肺组织大体病变与组织病理打分变化相似。结论重组卡介苗rBCG-AE仅能诱导产生与BCG疫苗相当甚至较低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盐皮质激素受体(MR)基因,建立稳定干扰细胞株,并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针对MR基因设计合成重组MR shRNA质粒,脂质体法转染质粒至RAW 264.7细胞,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细胞分为3组:野生型(WT)组、阴性对照(NC)组和干扰(shMR)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确定细胞的转染效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MR mRNA的表达;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结果:(1) MR shRNA能明显抑制RAW 264.7细胞的MR基因表达,抑制率70%以上。(2) 从第3 d开始,shMR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NC和WT组(P<0.05),说明MR shRNA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3) WT、NC和shMR组的增殖指数分别为(37.2±0.5)%、(37.5±1.6)%和(31.0±1.3)%,shMR组的细胞周期出现改变,S期和G2/M期比例明显下降,增殖指数下降(P<0.05)。(4) WT、NC和shMR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8±0.36)%、(6.65±0.81)%和(7.70±1.34)%,shMR组略高于NC组,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稳定干扰MR基因表达的RAW 264.7细胞株,MR shRNA能够明显抑制RAW 264.7细胞增殖,但对其凋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0.
髓系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是具有抑制功能的髓系来源的细胞群。在自身免疫疾病中,MDSC显著增多,并在体外有抑制功能,然而在体内研究中,MDSC的研究存在争议。最新研究发现具有抑制功能的MDSC的显著增多并不能有效缓解自身免疫疾病,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促进疾病的进展。因此,MDSC在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根据已有文献,综述了MDSC在不同的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改变及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