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指尖离断再植32指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指尖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根据指尖的解剖学特点和离断指尖血管的损伤情况,对26例32指灵活采用同时吻合动静脉、仅吻合动脉、静脉动脉化及动静脉转流的方法进行再植,并对再植手指进行一体化功能康复治疗。结果32指共成活29指,成活率为90.06%。经4个月~5年的随访,29指外形与功能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均为优。结论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并进行一体化功能康复治疗,不仅可使指尖再植获得较高的成活率.而且可恢复良好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32.
成人骨髓源成骨细胞体内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成人骨髓源成骨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 (CHA)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体内异位成骨能力 ,探讨适宜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构建方式。 方法 抽取健康成人骨髓 ,采用全骨髓法培养 ,使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h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 ,然后种植于CHA上 ,复合培养 5d后植入裸鼠股部肌袋内 ,以未种植细胞的CHA作为对照。术后 4,8,12周取材作一般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检查和源于成人的碱性磷酸酶 (ALP)及骨钙素 (OCN)的RT PCR检测。 结果 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 ,成骨细胞与CHA复合生长良好。实验组术后 4、8、12周均有新骨形成 ,随着时间延长 ,新骨生成量增多 ;对照组则均无新骨形成。术后 4周实验组RT PCR检测源于人的ALP及OCN表达均为阳性 ,对照组阴性。 结论 成人骨髓源成骨细胞与CHA复合培养后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 ,具有良好的异位成骨能力 ,可望应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隐动脉穿支皮瓣及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足背及前足软组织、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8月至2014年10月35例足背及前足组织缺损患者,创面面积为9 cm×4.5 cm~26 cm×13 cm。采用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2例(A组),游离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8例(B组),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15例(C组)。若为开放性损伤,则在皮瓣移植术前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5~7 d。结果术后34例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女童,7岁)股前外穿支皮瓣远端1/3坏死,2周后经削痂植皮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38个月,平均12.3个月。皮瓣修复后外形大多令人满意,术后3个月A组有3例、B组有2例进行二次修薄手术。A组有1例出现小腿持续肿胀,1例出现供区切口愈合不良;B组有5例出现供区肢体持续肿胀,3例出现供区切口愈合不良,4例供区远端出现皮疹。结论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及游离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后大多需行二次修薄手术。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质地好,切取面积大,可避免二次修薄手术,受区影响较小,但仅可用于单纯足背或前足软组织覆盖。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可制备皮-骨或皮-肌(肌腱)复合瓣用于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4.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的数字化设计与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数字化设计修复长段骨和(或)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四肢长段骨缺损患者9例,术前血管造影后行螺旋CT供区小腿扫描.将扫描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Amira 3.1软件对腓骨及其营养血管行三维重建.术前根据患者骨缺损长度、形态及软组织缺损面积.利用三维重建图像进行精确测量和个性化没计,并模拟手术关键操作.术中仔细核对腓动脉与重建血管走行,并依术前设计切取腓骨(皮)瓣.移植于骨缺损受区进行固定.参照Enneking系统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以达到正常肢体功能的百分数表示,参照国际挽救肢体专题讨论会制定的"同种及带血管移植的放射学评价方法"对移植腓骨的转归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 三维重建图像直观地体现了腓骨、营养血管及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三维结构及空间毗邻关系.通过数字化设计和模拟手术操作,町避免术中因小腿血管损伤或血管变异致切取失败和供区意外损伤.9例移植的腓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5.8个月.骨缺损均修复,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肢体功能恢复率90.4%.结论 数字化设计可为修复长段骨缺损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便术前模拟及术中指导,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35.
髋臼骨折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可能导致髋臼骨折手术失败的因素.方法 根据Matta X线评定标准和Merle d'Aubigne & Postel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以髋臼骨折术后复位分级为不满意或未行复位及固定,髋关节临床评价为"差",发生股骨头半脱位或脱位、股骨头坏死等严重髋关节并发症为治疗失败.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22例髋臼骨折手术失败病例,男14例,女8例;年龄18~72岁,平均38.6岁.从术前影像学诊断、手术入路选择、内固定方案三方面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0例因髋臼后壁骨折未予以有效复位及固定而导致手术失败,占45.5%(10/22);6例因髋臼后柱骨折未予以有效复位及固定而导致手术失败,占27.3%(6/22);3例前壁骨折复位不满意,占13.6%(3/22);2例髋臼前柱骨折未予以复位及固定,占9.1%(2/22);1例未行骨折复位及固定而行全髋关节置换,占4.5%(1/22).在手术失败病例中单纯依靠X线片进行诊断的漏诊及误诊率为90%,X线片结合CT检查的误诊率为8.3%.10例诊断错误者入路选择错误率为100%;12例诊断正确者,其中7例入路选择不正确,错误率为58.3%,另5例虽入路选择正确,但3例因复位及内固定不满意,2例因内固定选择错误而导致手术失败.结论 术前漏诊或误诊、手术入路选择错误、复位方法及内固定选择错误、手术操作掌握不充分是导致髋臼骨折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36.
数字化股前外侧皮瓣的可视技术在临床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的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中的初步应用. 方法 对需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创面修复的8例患者,术前注射造影剂后采用CT或MRI扫描,应用Amira 4.1软件对股前外侧皮瓣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构建患者个性化皮瓣.根据三维构建的个性化皮瓣,于患者股部进行股前外侧皮瓣的点、线、面描记,用以指导手术切取.结果 三维重建患者个性化皮瓣8例,所重建个性化股前外侧皮瓣,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皮肤及其毗邻结构的三维关系.其中5例显示皮瓣主要穿支及主干,与术中检查相符;3例显示皮瓣主干血管,但穿支显示不清,术中探查2例最大穿支血管约0.5mm,1例穿支均小于0.3 mm.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出现部分坏死. 结论 通过血管造影下肢CT或MRI扫描,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提供股前外侧皮瓣的三维动态解剖,重建皮瓣能够准确指导术中的皮瓣切取.  相似文献   
37.
研究高分子量聚乙烯(High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HMwP)材料对成骨细胞活性及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新骨形成的影响。(1)体外实验:在HMWP浸提液和标准培养基中培养成人骨髓源成骨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活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的生理功能。(2)体内实验:制作犬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模型,用HMWP板与钢板互锁组合固定,术后3、6、9、12周取材,分别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HMWP板下骨折端的新骨生成情况。结果发现:(1)采用HMWP浸提液和标准培养基培养的2组成骨细胞,在第2、4、8、14d的增殖能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肉眼观察、HE染色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均可见HMWP板与骨组织之间界面无吸收,HMWP下骨折端的新生骨组织随着时间延长不断成熟。提示:HMWP对成骨细胞的活性及新骨形成均无不良影响,可作为内固定材料应用于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治疗肱骨中下段至尺桡骨上端长段骨缺损并重建肘关节屈伸功能的新术式。方法 在研究上胫腓关节应用解剖学的基础上 ,对 1例 30岁的女性患者 ,行吻合腓动静脉、带上胫腓关节的腓骨移植 ,修复左肱骨中下段至尺桡骨上端的骨缺损 (长 11cm)。移植腓骨长度为 15cm ;切开上胫腓关节约 3/ 4的胫腓前后韧带 (保留近腓骨尖的韧带 ) ,使该关节有约 75°的张合范围 ,以重建肘关节的部分屈伸功能。并用部分股二头肌腱加强重建关节后方与侧方的稳定性。结果 上胫腓关节为微鞍状关节 ,腓骨侧关节面呈梨形凹状 ,面积为 (199.70± 43 .3)mm2 (n =2 0 , x±s,下同 ) ;胫骨侧关节面呈卵圆形凸状 ,面积为 (137.2± 45 .4)mm2 (n =2 0 )。胫骨侧关节面上缘有一关节唇样增厚 ,胫骨关节面上缘距膝关节间隙距离为 (8.2± 1.7)mm (n =2 0 ) ,关节面下胫骨皮质厚度为 (2 .16± 0 .33)mm (n =10 )。术后随访 2 4个月 ,移植腓骨成活 ,重建肘关节的屈伸范围为 6 0°(45°~ 10 5°) ,屈肘位时可提持 2kg的重物 ,生活起居方便。结论 带上胫腓关节的腓骨移植用于修复肱骨中段至尺桡骨上端的长段骨缺损 ,可同时重建肘关节的部分屈伸功能  相似文献   
39.
聚乙烯、钛合金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骨折的股骨内、外侧双板组合固定的新技术,治疗股骨远段严重的粉碎骨折,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或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与其他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s)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1年12月)、EMbase(1966年至2011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4期)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1至2011年)等,搜集有关LPHP/PHILOS和其他内固定治疗PHFs的各种对照研究,对纳入的文献选择Neer评分、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量表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异位骨化发生率、感染率、肱骨头缺血坏死率、骨折延迟愈合率、螺钉松动率、钢板断裂率、肩峰下撞击征发生率、肱骨头半脱位发生率、肩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率、肩关节疼痛发生率、二次手术率作为Meta分析的评价指标,采用RevMan 5.0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18项研究1133例患者.LPHP/PHILOS与其他内固定治疗PHFs相比,螺钉松动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 CI(O.07,0.74),P=O.01].LPHP/PHILOS与其他内固定治疗PHFs的Neer评分优良率、异位骨化发生率、感染率、肱骨头缺血坏死率、骨折延迟愈合率、钢板断裂率、肩峰撞击征发生率、肱骨头半脱位发生率、肩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PHP/PHILOS与其他内固定在特定条件下各有利弊,不能盲目扩大LPHP/PHILOS的临床适应证,治疗方案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甚至经济情况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