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21.
细胞外ATP和腺苷及其受体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外ATP(ATPo)和腺苷是细胞内外重要的信号分子,对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多种组织细胞具有细胞毒和诱导凋亡的作用。腺苷及其受体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涉及腺苷酸环化酶(AC)、cAMP、Ca2+等。ATP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与多个嘌呤受体有关,包括P2X1、P2X2、P2X7、P2Y1、P2Y2等,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FasL/FasR死亡受体、T细胞受体(TCR)、bcl-2和bax的基因调控等。  相似文献   
22.
乌拉坦升高小鼠血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尾静脉或腹腔注射麻醉剂量乌拉坦或戊巴比妥钠对空腹雄性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①雄性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前3组尾静脉注射乌拉坦1.0 g·kg-1,给药后15,30,60 min时取血测定血糖值;第4组注射等量0.9 %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其余4组中的3组尾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40 mg·kg-1,给药后15,30,60 min时取血测定血糖值,第8组注射等量0.9 %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所有小鼠均于取血后立即取肌肉和肝脏组织测糖原含量。②取小鼠80只,观察腹腔注射乌拉坦1.0 g·kg-1或戊巴比妥钠 40 mg·kg-1对血糖的影响,动物分组及取血同前,仅测定血糖变化。③取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乌拉坦1.0 g·kg-1,对照组注射等量0.9 %氯化钠溶液,注射 30 min后取血测定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静脉注射麻醉剂量乌拉坦后15 min小鼠血糖增高48.4 %;腹腔注射同等剂量乌拉坦后15 min小鼠血糖水平升高204 %,60 min时仍升高59.3 %。两种给药途径给予麻醉剂量戊巴比妥钠后,小鼠血糖水平均无明显改变。静脉注射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后,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肌糖原含量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静脉注射乌拉坦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目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腹腔注射乌拉坦诱发的小鼠高血糖反应明显强于静脉注射,提示乌拉坦可能通过局部刺激作用加重其高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给予α,β-MeATP对肠系膜动脉P2X1受体介导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环标本,采用非累积给药法和单浓度给药法两种方式给予α,β-MeATP,记录药物诱发的等长收缩反应。结果两种给药方式给予α,β-MeATP(10-7-10-4mol·L-1)均可使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以KCl最大收缩反应或以标本湿重标化α,β-MeATP诱发的收缩反应时,α,β-MeATP单浓度给药的收缩反应均大于非累积给药(P<0.01)。以标本湿重标化时,10-4mol·L-1浓度α,β-MeATP诱发的收缩反应分别是(0.73±0.10)g·mg-1(单浓度组)和(0.38±0.05)g·mg-1(非累积组);以KCl最大收缩反应标化时,分别是(53.17±6.0)%(单浓度组)和(36.78±5.71)%(非累积组)。在α,β-MeATP非累积给药组120mmol·L-1KCl诱发的动脉收缩反应小于单浓度给药组和NA对照组(P<0.01)。结论在大鼠肠系膜动脉,非累积给予α,β-MeATP降低P2X1受体介导的收缩反应以及高钾诱发的收缩反应,该给药方式可能导致错误的实验结论 。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虫草固本活血胶囊抗肾病作用。方法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mg/kg造成肾病模型。虫草固本活血胶囊组分别灌胃给予0.35、0.7及1.4g/kg的受试药物,醋酸泼尼松龙组给予醋酸泼尼松龙5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水。对照组、模型组连续4周测量体重、尿蛋白,4周末6组测量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钾、血钠含量。结果虫草固本活血胶囊0.35g/kg及0.7g/kg连续给药7d,能明显增加实验性肾病大鼠的体重(P<0.05);虫草固本活血胶囊0.7g/kg连续给药14d,虫草固本活血胶囊1.4g/kg连续给药14、21、28d能明显降低尿蛋白含量(P<0.05或<0.01);虫草固本活血胶囊连续给药28d,能降低实验性肾病大鼠的病死率。结论虫草固本活血胶囊对实验性肾病大鼠的体重减轻和尿蛋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降低实验性肾病大鼠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索电子顺磁波谱(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检测红参清除自由基活性的适合产生体系,并研究红参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检测不同浓度的红参提取液对?OH的体外清除作用,并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分析红参中的主要皂苷成分,然后研究这些人参皂苷成分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 确定了羟自由基的生成体系为:Fe2+ 0.1 mmol?L-1、H2O2 500 mmol?L-1、DMPO 225 mmol?L-1;不同浓度的红参提取液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其清除?OH的效力与浓度成正相关;LC-MS分析显示该红参提取液中主要含有Rh1、Rf、Rb3、F1、F2、Rg3、Rg5等成分,其中人参皂苷Rg5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最强。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用EPR技术研究红参清除自由基活性的适合产生体系,红参具有明显的清除?OH的能力,且人参皂苷Rg5是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成分之一,确定了红参抗自由基的主要物质基础,为红参及人参皂苷Rg5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地尔硫zhuo对正常大鼠和高血糖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地尔硫zhuo(Dil)对空腹大鼠,葡萄糖负荷大鼠以及肾上腺素诱发高血糖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含量。结果:Dil 10mg·kg^-1和l00mg·kg^-1 ig使空腹大鼠血糖水平显升高,Dil 100mg·kg^-1给药30min后,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了45%。在糖耐量试验中,Dil l0mg·kg^-1和100mg·kg^-1 ig显改善糖耐量。Dil 10mg·kg^-1和l00mg·kg^-1 ig剂量依赖性加重肾上腺素诱发的高血糖反应。结论:提示,Dil临床剂量升高空腹及肾上腺素诱发高血糖大鼠血糖水平,改善葡萄糖负荷大鼠糖耐量。  相似文献   
27.
对8例肺癌患者(伴轻度肾功能损害)和8例肺癌感染病人单剂量静滴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LX)4000mg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微生物法测定CPLX的血清浓度,以3P97药代动力不程序相合计算,结果表明,与肺感染组相比,肺癌组的Vc、AUC、T1/20、T1/2β及CLs等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均坎无显著改变,提示CPLX在肺患者(伴轻度肾功能损害)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未发生明显改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消旋多沙唑嗪[(±)DOX]及其光学异构体对高脂饮食家兔心肌组织形态学、心肌细胞的增殖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兔高脂饮食4周后,选取造模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4组(n=10):高脂模型组、左旋多沙唑嗪[(-)DOX]组、右旋多沙唑嗪[(+)DOX]组和消旋多沙唑嗪[(±)DOX]组。另设普通饮食组(n=10)。(-)DOX组、(+)DOX组和(±)DOX组均连续9周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0mg/kg,普通饮食组和高脂模型组给予无菌双蒸水腹腔注射。比较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百分率、S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增殖指数(PI),并分析各组心室肌病理变化。结果与普通饮食比较,高脂模型组心肌组织的G0/G1期细胞显著增多(P0.05),而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PI)显著降低(P0.05);(-)DOX及(±)DOX组的G0/G1期细胞百分率、S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PI均恢复至普通饮食组水平。各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普通饮食组心肌组织未见异常;高脂模型组可见心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DOX组及(±)DOX组高脂饮食诱发的家兔心室肌病理变化显著减轻,而(+)DOX组心室肌病理变化加重。结论长时间给予(-)DOX可改善高脂饮食所致的家兔心脏损害。对于高脂血症相关的心室肌病理学改变和细胞增殖周期变化,(-)DOX和(+)DOX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光学选择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尿苷三磷酸(UTP)对豚鼠乳头状肌的电生理作用,及UIP作用的相关受体。方法: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乳头状肌跨膜电位。结果:UTP、ATP和ADP均可浓度依赖性延长豚鼠乳头状肌动作电位时程(APD)。激动剂的效应强度序列为UTP=ATP>ADP,且UTP和ATP的作用存在交叉脱敏现象。Adenosine(Ado)和α,β-methyleneATP(α,β-MeATP)对豚鼠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各参数均无影响,氨茶碱持续灌流亦不影响UTP的作用。与UTP 3mmol/L等渗的ceftriaxonum(3mmol/L)或NaCl(9mmol/L)可显著但轻微地延长APD。结论:UTP延长豚鼠乳头状肌APD的作用由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作用组成,前者与P2Y_2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30.
早在 1985年Burnstock和Kennedy曾将P2受体分为P2X和P2Y两种亚型。P2X嘌呤受体被稳定同类物α ,β meATP和 β ,γ meATP强烈激活 ;而2 meSATP是P2Y受体的强激动剂 ,α ,β meATP和 β ,γ meATP活性低或无活性。此外P2X嘌呤受体被α ,β meATP选择性脱敏并被ANAPP3拮抗。P2X嘌呤受体分布在输精管、膀胱和血管平滑肌介导收缩反应 ;P2Y嘌呤受体则分布于豚鼠结肠带及血管内皮细胞介导舒张反应。目前 ,P2受体已从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克隆成功 ,通过药理实验分析 ,所谓的P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