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5篇 |
免费 | 273篇 |
国内免费 | 1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64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187篇 |
口腔科学 | 60篇 |
临床医学 | 468篇 |
内科学 | 288篇 |
皮肤病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106篇 |
特种医学 | 14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264篇 |
综合类 | 1036篇 |
预防医学 | 471篇 |
眼科学 | 72篇 |
药学 | 411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496篇 |
肿瘤学 | 1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139篇 |
2021年 | 174篇 |
2020年 | 163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147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88篇 |
2013年 | 141篇 |
2012年 | 192篇 |
2011年 | 202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73篇 |
2007年 | 153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45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211篇 |
2000年 | 149篇 |
1999年 | 131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清肺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毒性肺炎患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巴韦林联合清肺口服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肺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是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并减轻炎性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玉屏风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鼻炎(AR)及对白细胞介素-l2(IL-12)、组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合作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AR患者92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联合组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ACT评分、鼻炎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及血清指标IL-12、IFN-γ及组胺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ACT评分及鼻炎症状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CT评分均有所提高,鼻炎症状评分有所下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FEV1.0/FEV)与呼气峰值流速(PE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效23例,显效率为80.43%,高于对照组的50.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48%与复发率为4.34%,而对照组的分别为78.26%、17.39%,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362,P=0.044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指标IL-12、组胺与IFN-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可以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疗效突出,同时提高血清IL-12水平,降低组胺水平,进而缓解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加减膈下逐瘀汤治疗瘀热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符合肝纤维化中医诊断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加减膈下逐瘀汤200 m L,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口服鳖甲软肝片4片/次,3次/d。1个疗程12 w,共治疗2个疗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肝脏彩超瞬时弹性成像等进行比较。结果:与鳖甲软肝片比较,加减膈下逐瘀汤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的疗效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减膈下逐瘀汤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4.
实验性氟中毒大鼠中缝背核神经元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喂饲高氟(100mg/L)水的方法制造了雄性大鼠慢性中毒模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中缝背核(NRD)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氟中毒大鼠NRD神经元出现超微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神经元的核浆比值增大,核内异染色质增多且边集,线粒体扩张,嵴断裂或消失,粗面内质网池,高尔基复合体扁平囊亦扩张。神经元胞体,尤其是突起中脂褐素明显增多,并有较多的自噬体出现。个别神经元固缩。神经纤维有髓鞘松散及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回顾分析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探讨其内固定移除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01-2013-12病区共收治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术区深部感染35例,根据末次随访内固定是否移除分为内固定移除组(13例)和内固定保留组(2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内固定移除的影响因素。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最常见病原菌,占40%。单因素分析发现迟发型感染、术中异体输血、清创次数≥3次与内固定移除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迟发型感染(OR=17.458,95%CI=1.639~185.919)、清创次数≥3次(OR=53.154,95%CI=2.591~1090.417)是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内固定移除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对于迟发型感染及清创次数达到3次时应考虑移除内固定,以利于有效的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eteplase,rPA)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符中国脑血管防治指南规定的溶栓条件,NIHSS≥4分,用rPA36-54mg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入院时及治疗7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临床疗效。结果(1)标准剂量rPA对凝血功能影响较低剂量组大,特别是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lvr)的影响;(2)rPA溶栓安全有效,症状性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发生与APTT异常有关;(3)4.5~6h使用rPA与SICH无关。结论rPA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安全有效,但应注意凝血功能,尤其是APTT的异常。 相似文献
78.
HBV为环状、部分双股的DNA病毒,慢性HBV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肝脏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及肝功能衰竭等。HBV—DNA的负链上有S、P、C及X4个开放的编码区,S区基因全长1167bp,由S基因、前S基因(Pre—S)组成,Pre-S包括Pre-S1/Pre-S2基因,各有其起始密码ATG。Pre-S还包含T、B淋巴细胞表位,它在HBV复制、宿主免疫反应及病毒进入肝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慢性HBV感染的不同肝脏病患者血清HBV全序列,分析S区基因序列缺失的模式、频率、临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9.
赖思可摘译 《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6):735-735
结肠镜筛查实施后直肠类癌在美国的流行病学现状还有待研究。为确定直肠类癌和小肠类癌的流行病学差异,Taghavi S等回顾性收集了1992~2008年期间登记的直肠类癌与小肠类癌(十二指肠、空肠和同肠)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直肠类癌和小肠类癌的流行病学差异。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ASXL1基因变异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其他基因变异和部分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149例MDS患者ASXU、U2AF1、SF3B1、DNMT3A、TET2、IDH1/2、NPM1、FLT3-ITD.C-KIT等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在149例患者中,ASXU基因变异的检出率为24.8%(37/149),变异率>5%的基因分别是U2AF1(22.8%)、TET2(11.4%)、DNMT3A(9.4%)、NPM1(8.1%).SF3B1(6.0%)。ASXL1变异最常见的共存变异基因为U2AF1(27.0%,10/37)及TET2(18.9%,7/37)。ASXL1变异组与野生组患者在中位年龄、MDS亚型、染色体核型、外周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及骨髓原始细胞计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对29例ASXL1变异患者进行了有效的随访,其中11例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白血病转化率为37.9%。在92例野生型患者中,13例进展为AML,白血病转化率为14.1%。ASXL1变异组白血病转化率明显高于野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 0.01)。结论ASXL1变异在MDS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并常与U2AF1及TET2基因变异共存,伴有该变异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白血病转化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