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方法:分析52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误诊、漏诊原因。结果:52例心梗患者均无典型胸痛,首发症状以心悸、头晕、胸闷、腹痛、恶心、出汗、臂痛等为主,梗死部位以前壁、下壁、心内膜下心梗为主。所有病例最后均有心肌酶、肌钙蛋白及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证实。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多样化,临床医生要提高警惕,对可疑病例及时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方法分析52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误诊、漏诊原因。结果52例心梗患者均无典型胸痛,首发症状心悸、头晕、胸闷、腹痛、恶心、出汗、臂痛等为主,梗死部位以前壁、下壁,心内膜下心梗为主。所有病例最后均有心肌酶、肌钙蛋白及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证实。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多样化,临床医生要提高警惕,对可疑病例及时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21例抑郁性神经症,其中开放科病房12例,精神科病房9例,临床分析发现,对轻度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入开放病房治疗为宜,中度抑郁症精神症患者入精神科病房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4.
尽管心脏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CPB)技术及设备不断提高、改进和更新,使心脏手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但CPB系统对血液的破坏仍不可避免,CPB后因红细胞的损伤和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紫杉醇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的晚期乳腺癌36例,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2月。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有客观测量的病灶,既往治疗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尽管理解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一般都希望自己尽量健康长寿.他们自己不服老,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己老.因此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中我们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状态和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程序.通过护士美好的语言和亲切的交谈,与患者沟通,改善他们的不良心理情绪,是他们的身心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CT诊断过程中增强扫描是一项很常用的检查方法,而增强扫描时使用最多的是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近两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泛影葡胺过敏等不良反应8例,现将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工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3例,女5例;年龄在4O~65岁之间,平均年龄49岁。重度过敏反应2例,轻度过敏3例,其他不良反应3例。8例患者经及时恰当处理全部脱离危险。2临床表现2.]轻度过敏反应增强扫描过程中或扫描结束后,患者出现颜面潮红、发热、胸闷、头晕、很发痒、恶心呕则:、尊麻疹等。2.2重度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8.
8公斤以下婴幼儿先心病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我院37例婴幼儿先心病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总结8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外科手术中的灌注技术。方法 对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10月的37例8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及CPB情况(CPB设备、预充液组成、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15d~20m,体重2.8~8kg,CPB时间13~17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0~63min。全组病例均顺利脱机。2例术后死亡。结论 婴幼儿CPB必须最大限度减少预充量,提供良好心肌保护和适当流量灌注,维持合理血球压积和胶晶比,使CPB整个过程趋于生理状况,同时采用超滤技术,减轻CPB后水肿,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垂体瘤是神经科常见病,早期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常被漏误诊断,究其原因不全在于病人就诊晚,而主要因为医生对垂体瘤导致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认识不足,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所掩盖或迷惑,直至垂体瘤破裂出血才弄清诊断,就此举出临床病例与同道商讨,目的在于引起第一线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是一种新型的氟尿嘧啶类口服药,在体内经代谢为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发挥抗肿瘤作用,已较广泛地联合或单独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结直肠癌及胃癌的治疗[1,2].卡培他滨应用过程中引起的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3],往往导致停药或减量,影响化疗疗效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已被证实为卡培他滨慢性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因此,预防和减少卡培他滨导致的HFS发生及其严重度是保证化疗疗效的关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