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热休克蛋白与胃粘膜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休克蛋白具有保护细胞、抵御外来有害损伤的能力,参与细胞信息传递和基因调控,在胃粘膜病变病理生理中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热休克蛋白对幽门螺杆菌疫苗和抗肿瘤疫苗研 制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传统白光胃镜(white light endoscopy, WLE)及醋酸靛胭脂(acetic acid,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成功根除H.pylori的早期胃癌患者(H.pylori根除组)及80例感染H.pylori的早期胃癌患者(对照组),分别行WLE检查及AI染色检查,比较两组间不同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WLE在H.pylori根除组及对照组中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6.25%(53/80)和81.25%(65/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0.031);AI染色在H.pylori根除组及对照组中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7.50%(46/80)和93.75%(75/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15,P0.001);此外在对照组中,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93.75%)要明显高于WLE(81.25%)(χ~2=5.714,P=0.017),而在H.pylori根除组中,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57.50%)对比WLE(66.25%)并无明显优势(χ~2=1.298,P=0.255),且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不确定性与早期胃癌的表面出现非肿瘤上皮或分化型肿瘤上皮的覆盖密切相关(χ~2=12.890,P0.001)。结论 根治H.pylori可明显影响WLE及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且对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影响更明显,可能与肿瘤表面出现非肿瘤上皮或分化型肿瘤上皮的覆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任宏宇 《大众医学》2012,(11):46-46
在不少比较“豪华”的体检套餐中,幽门螺杆菌检测也被列入其中。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故不少人在被检测出幽门螺杆菌阳性之后,都比较紧张。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同时,我们也不推荐在健康体检中普查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估腺瘤性大肠息肉切除术后1年复查肠镜的必要性,分析影响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5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术后首次随访时间不同(0. 5年、1. 0年、1. 5年)分为A、B、C三个组,第二次随访的时间均为首次息肉切除术后的第3年,分析三组间首次与第二次肠镜监测下息肉复发率的差异及影响复发的因素。结果首次肠镜随访,A组息肉的复发率为4. 15%,B组的息肉复发率为18. 79%,C组的息肉复发率为21. 62%,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第二次肠镜随访,A组息肉的复发率为39. 9%,B组的息肉复发率为26. 11%,C组的息肉复发率为25. 41%,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建议大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进行肠镜初次监测的时间为1. 0~1. 5年,随后第二次肠镜随访的时间为首次息肉切除术后的第3年。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究不同咬合重建方式治疗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牙合垫式义齿组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固定义齿组采取固定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1年后咀嚼效能、颞下颌关节功能[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关节间隙(前、上、后间隙),统计两组美观满意度、舒适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1年后,两组咀嚼效能均高于治疗前,且固定义齿组高于牙合垫式义齿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1年后CMI、DI、PI均低于治疗前,前间隙小于治疗前,上间隙、后间隙大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义齿组美观满意度、舒适度评分高于牙合垫式义齿组,固定义齿组基牙继发龋、食物嵌塞发生率低于牙合垫式义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均能显著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及关节间...  相似文献   
76.
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有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1],在掌握经桡动脉PCI技术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冠心病患者进行PCI的临床可行性,并与经股动脉入径PCI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