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与胃腺癌的胃粘膜增殖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病学资料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可使胃癌发生增加 6~ 8倍 [1]。 Hp感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潜在致癌机制尚未明确。为探讨 Hp感染对胃粘膜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本研究试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观察 Hp相关性慢性胃炎、胃腺癌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 P53蛋白的表达,以认识 Hp的可能致癌作用方式。  1.材料:胃镜及活检确诊的 35例慢性胃炎和手术病理证实的 20例胃腺癌,其中男性 30例,女性 25例,平均年龄 (47.5± 3.4)岁。慢性胃炎取材是胃镜活检胃窦部粘膜组织 3块,胃腺癌取手术切除的…  相似文献   
22.
热休克蛋白与胃粘膜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热休克蛋白具有保护细胞、抵御外来有害损伤的能力,参与细胞信息传递和基因调控,在胃粘膜病变病理生理中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热休克蛋白对幽门螺杆菌疫苗 抗肿瘤疫苗研制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23.
引言: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但近2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诊断水平的提高,IBD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UC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从远段结肠开始,可逆向近段发展,可累及全结肠和末端结肠,呈连续性分布.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性,40岁。腹胀1月,伴明显双下肢水肿。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下腔静脉狭窄”,行下腔静脉狭窄扩张术。经治疗后,腹胀、水肿未见缓解。曾在我门诊就诊,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予以营养神经等支持治疗,效果欠佳。4d前,出现声音嘶哑,并发现腹水,遂以腹水原因待查收入我科。起病以来无发热、腹痛,患者精神饮食尚可,睡眠较差,大便稀黄,5~6次/d,小便量少,体重未见减轻。2001年曾行阑尾切除术,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25.
磁共振成像(MRI)对眼眶神经鞘瘤诊断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使用对比增强剂后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神经鞘瘤的诊断和评估[1~3].本文总结了2009年5月~2012年5月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眼眶神经鞘瘤的19例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6.
牛奶能治便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张老伯为什么会产生“喝牛奶能治便秘”的错觉?听听专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27.
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有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1],在掌握经桡动脉PCI技术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冠心病患者进行PCI的临床可行性,并与经股动脉入径PCI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8.
在消化科门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病人,主诉各种消化道不适症状,如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不适、反酸、烧心、下腹胀痛、肠道“叽里咕噜”作响、肛门排气不断等,反复多次就诊,找了多位教授,反复做了很多检查,如胃镜、肠镜、B超,甚至CT等,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经仔细询问病史,我们发现这类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焦虑、愤怒、忧伤、紧张、生气等不良情绪状态下,胃肠道不适症状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29.
幽门螺菌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居于胃粘膜上皮的幽门螺杆菌(HP),作为非自身免疫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原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胃癌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结局。由于慢性胃炎与胃癌的密切关系,引起人们对先前所认识胃癌病因的重新考虑。HP感染与业已认识的饮食、环境、遗传等因素,交织形成了炎症相关的癌发生模式(inflammation-related carciongenesis)。关于HP与胃癌的关系,人们作出了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30.
林上奇  保春华  叶云  任宏宇   《放射学实践》2009,24(4):460-460
病例资料 患者,女,26岁,阴道出血26天,临床以葡萄胎收治入院。体检:阴道见少量红的血迹,宫颈轻糜,宫口闭;子宫前位,妊娠2个月大小,质中,活动可,形态不规则,无压痛,附件无未见异常。月经史:15,7/30,量中,无痛经,白带正常。婚育史:24岁结婚,孩子周岁。X线胸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