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肝结核的CT表现,探讨螺旋CT动态扫描对肝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48例肝结核患者行三期动态螺旋扫描观察各期病灶强化特点。结果(1)平扫:所有病灶为低密度,其中6例病灶内可见钙化,2倒“粉末状”钙化。10例肝包膜受累增厚,6例伴腹壁结核性脓肿形成,18例腹水形成,7例合并脾结核,8例可见腹腔淋巴结钙化。(2)增强扫描:动脉期26例病灶边缘可见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6例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其余病灶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对肝结核的强化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任宏宇  万超群 《疾病监测》1998,13(12):468-470
军团菌是一个大的菌属,自1976年发现军团病以来,讫今为止,已有61个血清型。但是,主要致病菌是嗜肺军团菌种。目前,保存菌种有3种主要方法,即斜面保存法,甘油保存法和冻干保存法。1斜面保存法:将纯培养的细菌直接接种到斜面培基上,划线,于35℃温室,...  相似文献   
13.
IBD的病理生理和病因学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间质瘤(stromal tumors)最初是指既非平滑肌肿瘤亦非神经鞘瘤的一类中间类型肿瘤,目前特指胃肠道来源于间叶组织的一类特殊肿瘤。它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胃,部分发生在胃肠道外,如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少见,仅占间质瘤的5%~10%,预后亦较差。本文收集EGIST 9例,分析其MRI特征,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8例肺炎型肺腺癌CT影像特征,提高对肺炎型肺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经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8例肺炎型肺腺癌,侧重分析病变CT影像学特征。结果 18例均表现实变为特征,其中单个肺叶6例,多个肺叶12例,实变区见有血管造影征9例,结节征12例,支气管枯枝征11例,蜂房征或空泡征6例,叶间胸膜膨隆征4例,3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有胸腔积液。结论肺炎型肺腺癌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掌握其影像学特征,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原生菌的生物学特性、作用和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1907年,Metchnikoff就强调了肠微生态菌丛中的乳酸杆菌对人类健康和长寿的重要性.1989年,Fuller开始使原生菌(Probiotic)这一术语得以普及,并将原生菌定义为:通过改善肠微生物平衡而有益于宿主的活微生物食品[1].近些年,随着国外和国内对原生菌研究的广泛深入,更多地认识到原生菌与消化道相互作用的生理,发挥作用的机制,并将其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的胃肠道功能中,肠道微生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益生菌是从原有的肠道细菌中发现出来的,并被证实对一些胃肠道疾病具有临床功效.益生菌的作用具有种株特异性,既不是通过共同的机制发挥作用,也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有益于健康.在抗炎作用上,他们有几种共同的功能,如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其他微生物竞争拮抗,通过增强宿主细胞的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18.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找个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的地方度假,已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时尚。不过,夏天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也会给游人带来一些“麻烦”,稍不留神,各种消化道疾病和皮肤病就会“乘虚而入”,大家应当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慢性胃炎:正规治疗可以治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许多人因为工作劳累、饮食不当、精神紧张,患上了慢性胃炎。由于许多患者对于胃炎都存在不当的认识和做法。不仅不利于病情的康复,甚至会导致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与胃腺癌的胃粘膜增殖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病学资料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可使胃癌发生增加 6~ 8倍 [1]。 Hp感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潜在致癌机制尚未明确。为探讨 Hp感染对胃粘膜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本研究试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观察 Hp相关性慢性胃炎、胃腺癌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 P53蛋白的表达,以认识 Hp的可能致癌作用方式。  1.材料:胃镜及活检确诊的 35例慢性胃炎和手术病理证实的 20例胃腺癌,其中男性 30例,女性 25例,平均年龄 (47.5± 3.4)岁。慢性胃炎取材是胃镜活检胃窦部粘膜组织 3块,胃腺癌取手术切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