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5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六种药材传统炮制与膨化炮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初步从成品性状、定性、定量方面比较了传统炮制与膨化炮制方法,认为膨化炮制替代传统的炒、烫、煅、制炭等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33.
文章通过分析中药企业现状,认为中药企业普遍存在文化缺失.而文化缺失导致了现代中药企业品牌信誉差、市场竞争力不强,是影响中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并从多方面阐述了中药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人类着色性于皮病基因D(XPD基因)751位点、312位点多态性与电离辐射损伤效应之间的相关性,为筛检电离辐射高危人群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唐山市所有从事射线工作的人员为对象,选择有染色体异常的放射人员182人为病例组,以无辐射损伤182人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染色体分析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XPD基因751,312位点基因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结果XPD751位点野生型AA与突变基因型(包括突变杂合子AC和突变纯合子CC)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野生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OR=1.90。95%CI=1.10~3.28,P〈0.05)。结论XPD75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辐射致染色体损伤有关联,751位点野生基因型AA是辐射致染色体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17岁,因咽痛、声音嘶哑、发热6d,加重伴呼吸困难4d于2007年11月25日08:00:00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8.5℃,心率108次/min,意识状态清醒,无烦躁,无发绀,平静时有轻度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但无明显喘呜音,无胸廓软组织凹陷。耳鼻咽喉专科查体未能配合。 相似文献
36.
背景:课题组研究的掺锶聚磷酸钙作为一种新型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经过前期的研究已证明有促血管化作用,但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内皮细胞与掺锶聚磷酸钙支架于体外复合培养,观察细胞的增殖和促血管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分泌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细胞学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9/2009-04在四川大学组织工程研究室完成。材料:在制备聚磷酸钙过程中掺入锶制备掺锶量为1%,2%,5%,8%,10%的掺锶聚磷酸钙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①材料置于24孔培养板中,将浓度为3×107 L-1的内皮细胞悬液300 μL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上,补加200 μL RPMI1640全培养液。分别于1,3,5,7 d通过MTT法观察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②聚磷酸钙和8%掺锶聚磷酸钙多孔支架放于24孔板中,将浓度为1×108 L- 1的内皮细胞悬液300 μL接种于支架材料上,补加600 μL RPMI1640全培养液。培养5 d后取出材料,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的形貌。③内皮细胞与不同掺锶量的掺锶聚磷酸钙支架材料复合培养5 d,至细胞汇合后,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内皮细胞来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的分泌量。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掺锶聚磷酸钙和聚磷酸钙材料上内皮细胞的增殖及形貌,内皮细胞来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的分泌量。结果:MTT法实验结果表明,与聚磷酸钙组及其他掺锶量的掺锶聚磷酸钙比较,8%掺锶聚磷酸钙拥有更高的内皮细胞增殖度;扫描电镜表明在8%掺锶聚磷酸钙材料表面生长的内皮细胞具有更好的生长状态和生物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结果表明,与聚磷酸钙组相比,掺锶聚磷酸钙能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蛋白分泌量,其中以8%掺锶聚磷酸钙最为明显(P < 0.05)。结论:掺锶聚磷酸钙与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明显上调促血管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分泌,具有促血管化的作用。关键词:掺锶聚磷酸钙;内皮细胞;血管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行PPECD治疗单节段CSR者28例,评估其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末次随访(术后12个月)的改良MacNab疗效评价优良率。结果 术中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术后无感染、血肿形成等并发症,无病人因复发行翻修手术。28例病人随访时间为(16.7±2.9)个月(12~23个月)。术后及各随访时间的VAS评分、NDI均较术前降低,JOA颈椎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acNab评分优良率为96.4%(优20例、良7例、可1例)。结论 在把握严格适应证的情况下,PPECD是治疗CSR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可作为传统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38.
背景:掺锶聚磷酸钙作为一种新型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降解性.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其具有促进血管牛成的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将ROS17/2.8成骨细胞与掺锶聚磷酸钙支架在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和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10/2009-06在四川大学组织工程研究室完成.材料:制备掺锶量为1%,2%,5%,8%,10%的掺锶聚磷酸钙和未掺锶聚磷酸钙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ROS17/2.8成骨细胞株购自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移植免疫与移植工程实验室. 方法:①制备细胞支架复合物:将材料置于24孔培养板中,每孔接种300 μL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2×10~7L~(-1)),培养14 d,隔天换液.②分别于1,3,5,7,10,14 d行MTT法观察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③将培养7 d的细胞支架复合物,离心取上清液,用夹心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掺锶聚磷酸钙和未掺锶聚磷酸钙支架上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MTT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掺锶聚磷酸钙组相比,掺锶聚磷酸钙组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且8%掺锶聚磷酸钙效果最好;ELISA结果表明,与未掺锶聚磷酸钙组相比,掺锶聚磷酸钙组能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分泌量,其中以8%掺锶聚磷酸钙促进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锶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能明显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且以8%掺锶聚磷酸钙效果最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具有促血管化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9.
高氟地区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调查及骨密度、骨钙素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氟中毒主要以饮水型为主;通过饮用高氟水使机体镊入过量氟所致。在饮水高氟区,轻者导致氟斑牙,重者可影响骨骼发育或氟骨症。本文对河北任丘高氟水区的儿童及少年进行生长发育和氟斑牙调查及骨密度、血清骨钙素检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 华北石油任丘地区南大站为饮水高氟区(2.0mg/L),随机抽查172名4~13岁5个年龄段的儿童少年,其中4岁年龄组29人,男16人,女13人;5岁年龄组24人,男14人,女10人;7岁年龄37人,男14人,女23人;10年龄组35人,男21人,… 相似文献
40.
四逆汤新型汤剂与传统汤剂的比较研究任大伟,史乃立,张爱敏,董霄汉,孙冬至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461000)主题词四逆汤/投药和剂量,剂型,剂量效应关系,药物汤剂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约占临床常用剂型60%以上。汤剂具有适应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