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为证实波氏假性霉样菌及尖端赛多孢子菌腹腔局部感染能否引起系统性疾病。方法 采用该菌的不同浓度孢子注射小鼠腹腔 ,记录并统计分析小鼠平均生存时间 (MST)以及该菌在小鼠的肝、脾、肠、肾、肺、脑分离阳性率 ,感染小鼠各脏器病理切片HE及PAS染色。用扫描电镜观察尖端赛多孢子菌临床株在马铃薯培养基(PDA)上的生长物。结果 发现各动物模型组内各菌株组间MST及各脏器菌分离阳性率无差异 ,但不同动物模型组间存在差异。感染小鼠各脏器经病理检查发现孢子、菌丝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电镜观察尖端赛多孢子菌临床株可见尖端单生孢子 ,无子囊果 ,无有性阶段。结论 波氏假性霉样菌及尖端赛多孢子菌致病力与是否具有有性阶段无关 ,多次 1× 10 7CFU/ml孢子连续腹腔内攻击免疫抑制小鼠可制备较稳定、可靠的系统性感染小鼠模型 ,并证实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 ,可由局部感染该菌导致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42.
男患,19岁,因四肢大关节肿痛10余天入院。入院前20余天,在菌痢流行中出现脓血便、发热。大便常规检查见有脓细胞,红细胞及吞噬细胞。经按菌痢治疗5天后症状消失,约10天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继之左髋、左膝、右踝及右肘关节肿痛,呈非游走性,伴发热、乏力。经用青霉素治疗3天后尿频、尿痛等症状消失,但关节肿痛渐重,仍有发热,不畏寒,并有右眼痛、畏光、流泪而入院。病患平素健康,其父、叔父均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史。查体:T 39.5℃,一般情况可,右眼球结膜充血明显,右踝、右肘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左  相似文献   
43.
1概述计量罐在化工制药企业被广泛使用的历史已很久,但由于全部为机械装置,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时常出现差错,精确度差。而且体积大、价格昂贵,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的需要。用仪表替代计量罐的设想已酝酿很久,并且也已付诸实施。如曾设想用加油机或椭圆齿轮流量计代替计量罐。但实践中发现,如果流体中含油污、渣物等,由于仪表本身结构的限制,经常出现堵塞,卡死等现象。使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故现在提出和实施采用批量控制器替代计量罐。ZXi艺过程简介2.l过程特点计量罐及批量控制器的控制过程分析如下’计量罐的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阀…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检测脂质体介导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子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活性效果。方法 应用细胞生长曲线和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 )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反义寡聚核苷酸处理组细胞与对照组比较生长曲线差异有显著性 ,增殖显著受抑 (P <0 0 5 ) ,PCNA蛋白表达完全抑制。而正义寡聚核苷酸组则无此作用 (P >0 0 5 )。结论 提示PCNA反义寡聚核苷酸可以显著抑制子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活性 ,其抑制作用可能通过阻断PCNA蛋白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45.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幽门螺杆菌的联合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我种方法联合检测了120例胃粘膜活检标本中HP感染情况,发现胃癌,不典型增生,肠化生组织中HP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胃窦部癌的HP检出率显著高于体或底及贲门部的胃癌。结果表明,HP可能在从浅表性胃炎转化为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皮革胃的CT特征,评估CT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40例皮革胃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表现为广泛的环行病灶。胃壁的厚度为1.0-3.4(平均1.6)cm。35例患者病灶均匀强化,3例轻度不均匀强化,2例患者出现壁内钙化。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CT正确分期33例(82.5%),6例低分期,1例高分期。6例CT分期为Dukes D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累及食管下端3例,腹膜转移3例。结论CT是皮革胃患者重要的辅助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7.
1986年8月贵州省盘县发生散在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经流行病学,病原学调查及血清学诊断,确定三例为ECHO25型病毒感染致病,现报告于下。材料和方法一、流行病学调查: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赴现场进行病例个案调查,采集标本,并于发病后1,2个月及7—9个月作三次随访,观察病例的转归。二、标本收集及处理:采集病人病后3—6天大便标本,抗菌素处理后用于病毒分离,同时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标本,病后一个月恢复期的血清标本,7—9月随访调查时采集恢复晚  相似文献   
48.
任刚  陈颖 《中外医疗》2013,32(1):19-20
目的研究并探讨血清PA、CHE、TBA、ALB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患者的血清的PA、CHE、TBA、ALB值进行诊断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选取两家医院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360例,肝硬化早、中、晚期各12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对360例肝硬化患者检测其血清PA、CHE、TBA、ALB的值。在另一组中,也选用120名正常健康人群的血清来测定相关的PA、CHE、TBA、ALB4项指标(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以下简称为对照组。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在4项(PA、CHE、TBA、ALB)新指标的诊断中,观察组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早期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和晚期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指标中PA、CHE、TBA、ALB在诊断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中体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上皮钙粘素(E-cadherin,E-cad)和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在滑膜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cad和β-cat在60例滑膜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E-cad和β-ca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3%(17/60)和23.3%(14/60);β-cat异常表达率为45%(27/60)。两者的表达均与滑膜肉瘤的病理学分型及组织学分级有关,β-cat的异常表达还与患者肿瘤部位、TNM分期及转移有关(P<0.05)。E-cad和β-cat表达组的生存情况明显优于β-cat异常表达组(P<0.05)。结论细胞黏附因子E-cad表达下调及β-cat的异常表达提示肿瘤细胞间的黏附力减弱、运动能力加强,肿瘤复发转移潜能增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0.
潘海霞  邓春美  任刚  朱学强  邓颖  杨兰  敖睿  胡洪林  刘浩 《四川医学》2011,32(10):1522-1524
目的本课题研究我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状况及药物干预治疗。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化疗前血红蛋白正常的肿瘤患者82例,统计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贫血的程度,含铂与非含铂方案对贫血的影响,对发生贫血的患者分为两组,单药组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皮下注射,每周3次,连续8周治疗36例;联合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皮下注射,每周3次,和蔗糖铁0.2g,静脉滴注,每周2次,连续8周治疗37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8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为85.37%,其中轻度贫血37例(45.12%),中度贫血22例(26.83%),重度贫血9例(10.98%),极重度贫血2例(2.44%),无贫血12例(14.63%)。单药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平均升高(20.1±3.3)g/L,联合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平均升高(22.1±3.5)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贫血发生以轻到中度为主(71.95%),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90.63%,非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蔗糖铁的明显不良作用。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高,含铂方案的化疗导致贫血的发生率更高。促红细胞生成素、蔗糖铁能纠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贫血,两者联合使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