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分析200例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胆结石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预防胆结石术后医院感染.方法 将2008年7月-2012年7月住院的100例胆结石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感染致病菌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引起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单因素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胆结石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0例,感染率为50.0%;共分离出病原菌1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42.0%、革兰阳性菌50株占50.0%,真菌8株占8.0%;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对照组与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分类、住院时间、放置引流管根数、胆汁培养及胆红素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手术时间、切口分类、胆汁培养及胆红素为引起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时间、切口分类、胆汁培养及胆红素为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应注意加强对其进行监测,从而为预防胆结石术后感染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腹膜后单个核细胞移植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对肝炎后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7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病人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的同时在腹膜后植入自体骨髓单个有核细胞。对照组34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观察术后再出血率及门静脉压力变化情况,用SA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36例在手术后12个月测门静脉压力降低,随访5a无再出血病例。结论肝硬变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行脾切除,门-奇断流的同时,在腹膜后植入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可以增加门静脉侧支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35.
保尔佳对恶性肿瘤疗效观察──附20例临床报告仝现州,吕晶,董玉环(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450007)我们自1994年7~12月,对4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的20例使用保尔佳治疗,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并谈谈我们的体会。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选同时期病...  相似文献   
36.
下肢静脉顽固性溃疡是由下肢局部软组织缺血、缺氧造成的,其主要病因为静脉曲张、静脉炎或深浅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导致静脉回流不畅或静脉血液反流,使含氧量低的静脉血在局部组织长时间淤滞所造成[1-2].近年来,透光直视下超声刀技术的出现为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处理方法,并在国内多家中心得到开展.本中心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该技术对5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临床资料本组76例均系门诊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坐骨神经痛。经本疗法治疗后,做定期随访,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12岁,病程最长者30年,最短者3个月。76例均经过其它疗法治疗效果不满意而接受本疗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糖尿病致双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30例(60条下肢),双侧下肢的病变程度接近。以患者自体BMSC对一侧下肢进行治疗,以另一侧下肢为自身对照,对双侧肢体肤色、肢体疼痛、冷感、溃疡、皮温改变、间歇性跛行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观察自体BMSC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治疗侧下肢在肤色、疼痛感、冷感、溃疡、皮温等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间隙性跛行亦有改善;术后6个月时行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治疗组可见丰富的侧支血管形成。结论自体BMSC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可行性,可明显改善症状,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晚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6年1月期间在郑州人民医院进行TACE治疗的晚期PHC患者116例,检测患者术前与术后1、7、30 d时的血清TGF-β1水平,根据预后随访情况分析各时间点TGF-β1水平与PHC患者复发转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中,术后1 d的TGF-β1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7、30 d则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复发/转移患者(75例)与无进展患者(41例)术前和术后1、7 d时的TGF-β1水平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术后30 d时明显高于无进展组患者(268.3 pg/mL vs.200.4 pg/mL,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术前、术后30 d的TGF-β1水平以及癌灶最大直径、癌灶个数是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个月TGF-β1水平(OR=2.820,95%CI=1.559~5.102,P=0.001)以及癌灶最大直径(OR=2.063,95%CI=1.152~3.694,P=0.015)是PH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GF-β1水平变化与晚期PHC患者TACE后结局密切相关,TACE术前及术后30 d时的TGF-β1水平对预后有一定提示意义,高TGF-β1水平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大于低水平患者。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介入及手术方法在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治疗中的配合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均经肢体动脉造影证实动脉闭塞4,0例行单纯介入治疗(血栓抽吸、溶栓、PTA、支架置入)、5例介入治疗效果不佳后行手术取栓治疗。结果 40例行单纯介入治疗患者中25例经血栓抽吸后血管再通,8例血栓抽吸后行PTA及支架置入后血管再通,7例行置管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或部分再通,5例介入治疗效果不佳后行DSA引导下Fogarty导管动脉取栓术,血管再通或部分再通,42例恢复良好,2例发生肢体远端干性坏疽1,例截肢。结论介入治疗为治疗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有效的方法,微创、安全、快捷,可作为首选方法,DSA引导下Fogarty导管动脉取栓术,取栓时目标明确,效果确切,应根据病例具体情况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