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1月~12月的1251例神经内科出院患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48例,感染率为11.83%;高龄患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脑血管疾病住院感染率高为7、75%;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等;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结论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缩短住院天数,以降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2.
新疆喀什市防治内脏利什曼病培训效果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是我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开展防治内脏利什曼病培训,以提高当地的医务人员、乡村干部、教职工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方法 通过语音、文字、多媒体、讨论等形式,对医务人员、中小学教职工、乡村干部分批分层开展防治内脏利什曼病基本知识的培训.结果 目标人群医务人员、中小学教职工和乡村干部对内脏利什曼病及其防治知识的知晓合格率由培训前的27.5%、12.1%、0提高到培训后的75.0%、68.2%、44.2%.知晓不合格率由培训前的52.5%、45.5%、82.5%下降到培训后的15.0%、10.6%、21.6%.培训前、后知晓合格率、不合格率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培训提高了大众对内脏利什曼病的认识和自觉防病的意识.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内脏利什曼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探讨A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方法 35例A型斜视患者,依据是否有上斜肌亢进、亢进程度及双眼单视功能状况,行上斜肌减弱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原在位水平斜视行常规水平肌手术矫正.观察手术前后眼位、上斜肌功能及双眼单视功能的变化.结果 35例A型斜视患者中,13例行上斜肌减弱术,22例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上斜肌亢进为A型斜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上斜肌减弱术及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是矫正A型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在上斜肌亢进明显时,前者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4.
目的:研究厄洛替尼按不同时辰给药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Levis肺癌细胞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A、B、C、D、E、F 6个厄洛替尼用药组和模型组,AF组小鼠分别在对应的8:00、12:00、16:00、20:00、24:00、次日4:00灌胃给予厄洛替尼30 mg/kg,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检测20 d内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及第21天时肿瘤瘤质量和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蛋白激酶B(PKB)、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F组小鼠分别在对应的8:00、12:00、16:00、20:00、24:00、次日4:00灌胃给予厄洛替尼30 mg/kg,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检测20 d内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及第21天时肿瘤瘤质量和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蛋白激酶B(PKB)、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F组小鼠肿瘤生长较缓慢(P<0.05),明期(8:00-16:00)肿瘤生长较暗期(20:00-次日4:00)缓慢,其中C组小鼠肿瘤生长最慢,E组小鼠肿瘤生长最快(P<0.05);AF组小鼠肿瘤生长较缓慢(P<0.05),明期(8:00-16:00)肿瘤生长较暗期(20:00-次日4:00)缓慢,其中C组小鼠肿瘤生长最慢,E组小鼠肿瘤生长最快(P<0.05);AF组小鼠瘤质量均降低,其中A、B、C组比D、E、F组降低明显,C组最明显;A、B、C组小鼠EGFR、PKB、Cyclin D1 mRNA表达较D、E、F组降低明显。结论:厄洛替尼对肺癌模型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初步认为明期比暗期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GFR/PKB/Cyclin D1/CDK-4介导的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5.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至肝硬化、肝癌的必经中间过程。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多学科联合开展产学研研究,阐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建立与研发中医特色无创诊断模型,优化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阐释中医治疗的科学内涵能够帮助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通过临床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及肝脏弹性成像无创检查手段,基于LASSO及Logistic回归建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生脂肪性肝炎的诊断模型,并评估该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诊断为MAFLD且完善肝病理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99例,根据肝病理NAS评分将其分为脂肪性肝炎组(n=170)例和无脂肪性肝炎组(n=129)。先后通过LASSO回归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MAFLD发生脂肪性肝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无创诊断模型,利用列线图形式可视化,采用加强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绘制ROC曲线及Calibration曲线,并在MAFLD+NAFLD和MAFLD+cHBVi两个亚组人群中观察模型的诊断效能,并与其他诊断模型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最佳诊断因素,构建列线图诊断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  相似文献   
157.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相关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临床研究方面,产生了数个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并以肝病理学变化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提高了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临床研究的证据级别。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围绕影响肝星状细胞活化、凋亡与自噬、抑制肝脏炎症损伤、调节免疫、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等多个层面,深入研究了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突出了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优势与研究难点。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指引下,未来如何做更高质量的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产出更高质量的行业成果,助力中医药抗肝纤维化走向世界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及血清学指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预测价值,并建立发生EGV的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7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及吲哚菁绿清除试验。根据胃镜结果将患者分为无EGV组(26例)和有EGV两组(61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并筛选出可以有效预测EGV的无创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无EGV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Alb、Cr、吲哚菁绿清除率(ICG-K)均高于有EGV组(P<0.05),而AST、TBil、PT、INR、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均低于有EGV组(P<0.05)。其中ICG-R15和PLT是发生EGV的独立危险因素,且ICG-R15与EGV的风险呈正相关(OR=87.156,P<0.05),而PLT呈负相关(OR=0.984,P<0.05)。ICG-R15诊断EGV患者的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及AUC...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基于前期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分层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免疫耐受期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中成药(安络化纤丸或复方鳖甲软肝片)辨证治疗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为该群患者应否治疗及如何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前期中药辨证阻断轻症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病例中选取慢性HBV免疫耐受期的患者进行分层研究,共纳入130例患者(中药治疗组80例,安慰剂组50例)。根据患者中医证型的不同,中药治疗组给予安络化纤丸或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48 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理ISHAK肝纤维化分期及肝脏硬度值(LSM)的变化。结果:纳入的130例慢性HBV免疫耐受期患者中有30.8%(40/130)表现为肝脏炎症分级G2,35.4%(46/130)表现为肝脏纤维化分期S2。中药治疗组的LSM值在治疗12 w后较治疗前显著减低(5.5 vs 5.0,P<0.01),其后一直到48 w治疗结束时LSM相对稳定,但安慰剂组的LSM值从0 w~48 w未发生明显变化。在病理方面,中药治疗组的肝纤维化改善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37.0%vs 12.5%,P<0.05);并且其肝纤维化进展率低于安慰剂组(19.6%vs 41.7%,P<0.05);但中药治疗组的肝脏炎症改善率未明显高于安慰剂组(21.7%vs 12.5%,P>0.05)。结论:慢性HBV免疫耐受期患者约1/3患者存在显著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确实需要得到积极治疗。中成药(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辨证治疗可降低慢性HBV免疫耐受期患者LSM值、改善肝脏病理肝纤维化分期,可作为该群患者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一种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