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电阻抗扫描技术,研究人体乳腺在疾病状态下电导参数随激励频率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的乳腺疾病检查打下基础。获得了浸润性导管癌、瘤样增生和乳腺腺病等三种乳腺疾病的电导参数的频率特性曲线,并与病变周围正常组织进行了对比,可以得出病变组织具有与正常组织不同的频率特性,而且上述三种不同种类疾病的频率特性也各有差异。因此提示可以根据频率特性的特征,来辨别病变的种类。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非均匀颅骨对脑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的影响,以提高重构图像的质量.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颅骨头模型的二维动态EIT成像算法,对脑出血病灶进行成像,并依据本文提出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将重构结果与采用均匀圆头模型和4层同心圆头模型的脑出血成像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 采用非均匀颅骨头模型时,重构图像的相关性与目标定位准确性均有明显提高. 结论 结合颅骨非均匀性进行图像重构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脑部EIT成像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血液复阻抗频率特性的测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构造了用于测量血液复电阻抗频率特性的测量系统,测量了不同压积的血液复电阻抗频率特性,并根据频率响应分析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的血液复电阻抗讨论。本研究为生物复阻抗测量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4.
非接触磁感应脑阻抗断层成像系统激励源设计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设计适合非接触磁感应脑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工作的激励源和感应线圈 ,为进一步了解生物组织电阻抗的行性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基于高速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建立具有差分驱动模式、频率(1MHz-20MHz)和幅值均线性可调的信号源,分析测量结果,得出设计参数。测量并计算感应线圈参数,分析影响其特性的因素。结果:激励源的输出频率在10MHz时,带负载线圈稳定输出最大电压峰峰值12V,最大电流220mA,频率稳定度为0.5%,输出噪声电压有效值6.1mA,信噪比63dB。结论:本信号源性能满足试验要求,受外界电磁幅射干扰影响小,感应线圈设计合理,有利于进行检测试验,这些都为下一步成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
一个感应电流电阻抗断层成像的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应电流电阻抗断层成像(ICEIT)是电阻抗断层成像的一个分支。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物理模型的32电极高精度ICEIT数据采集硬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抑制电极引线回路中附加感生电动势的方法。通过采用双引线电极和垂直引线技术,使引线回路中的附加感生电动势降低为未采用前的10%,提高了系统的总体精度。对硬件系统的测量结果表明,对测得的数据经1000次叠加后测量精度优于0.5%。采用重建算法对基于物理模型的测量数据进行图像重构,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96.
乳腺电阻抗扫描的频率特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阻抗扫描技术,对正常人体乳腺进行多个激励频率的测量,用于研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频率改变对测量所得的复电导的影响.获得了同一个体以及不同个体的正常乳腺的电阻抗扫描数据的频率特性曲线,分析了其一般特征,并对比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情况.同时,还获得了乳头组织的频率特性曲线,并与其周围正常组织对比,揭示了这两种不同性质组织的频率特性具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97.
采用体质量在20~30 kg,腹围与人近似的小猪为实验动物,通过B超定位经腹腔穿刺置套管于小猪肝脏的下缘,用电子输液泵分别按恒定的速度注入同种异体血,以模拟肝脏区域出血,使用电阻抗成像技术进行监护,观察成像结果。注血结束后行B超和CT检查,并剖腹探查注血情况。结果显示:(1)B超、CT检查及剖腹探查均发现腹腔内存在大量血液;(2)随着血液的注入,电阻抗成像的目标区域象素值随之变化,成像结果明显。因此该动物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腹腔内活动性出血,并能够控制出血速度,使用电阻抗成像技术监护该模型能够获得清晰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类型的Ag/AgCl生物电极在脑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CT)应用中的性能差异,选取性能较优、适合脑部EIT测量的生物电极。方法:分别利用2电极法和16电极法对10名不同被试者的前臂和头部进行阻抗测量,并分别在接触阻抗、信噪比、一致性和稳定性4个方面对每种电极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热浸涂Ag/AgCl电极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好,即具有较低的接触阻抗,较高的信噪比以及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结论:在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和改进后,Ag/AgCl粉末电极有可能成为脑部EIT测量的首选电极,并为脑部EIT的深入研究提供优良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制用于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信号源,提高现有系统的高频特性,同时降低其噪声水平。方法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代替原信号源中所有的通用数字集成器件。结果所建立的信号源可在高达60MHz的时钟信号下正常工作,从而保证系统可产生0~117kHz的单频信号。输出的毛刺也被有效地降到4mVp-p以下。结论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替代通用数字集成器件,可提高系统的高频率特性,并提高信号源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脑磁感应断层成像中颅骨存在对边界磁场的影响. 方法: 将头颅近似为一个分层均匀介质球,激励和测量线圈位于球边界均匀放置. 采用时谐电磁场分析方法推导出该模型的有限元方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激励磁场分布. 结果: 获得了该模型的有限元方程、激励磁场的分布和边界上磁势的变化. 有无颅骨时导体位置的变化均引起边界上磁势发生相应的变化,且两者变化趋势相同. 结论: 颅骨存在不影响边界上磁势的变化趋势. 边界上磁势的变化可以被检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