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纵隔瘘的发生原因、诊断方法、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3 902例行食管癌颈部吻合手术发生的25例颈部吻合口-纵隔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01—2007-12间食管癌颈部手工吻合手术720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纵隔瘘2例;2008-01—2010-12间食管癌颈部机械单层吻合手术2 431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纵隔瘘22例;2011-01—2013-01间改进手术方法后食管癌颈部吻合手术751例,颈部吻合口-纵隔瘘1例。10例颈部吻合口-纵隔瘘发生在右开胸三切口颈部吻合手术;15例吻合口-纵隔瘘发生在左开胸二切口颈部吻合手术。25例患者合并各种并发症21例,行口服造影剂胸透、CT检查及胃镜确诊。所有患者均采用脓腔引流、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25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食管癌手术颈部吻合口-纵隔瘘发生主要与吻合方法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有关。造影、CT及胃镜检查可确诊。早期诊断、充分引流及良好的营养支持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合方法是预防颈部吻合口-纵隔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胸管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肿瘤医院2015-06—2018-05间1402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淋巴结清扫包括隆突下淋巴结)。结果胸段食管癌隆突下转移发生率为8.3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等无关(P>0.05);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分化程度、TNM分期、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及术前治疗方法等有关(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食管胸上段癌、cT1期的食管癌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低,可行选择性清扫;胸中下段食管癌术中仍应作为淋巴结常规清扫部位。术前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后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发生明显降低,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推荐术前放疗或同步放化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AG)联合金双歧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于术后即刻开始肠内营养,其中观察组术后第1—5天同时静脉注射AG、口服金双歧,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2、7天检测两组体液免疫指标IgG、IgA、[gM及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NK细胞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7天IgM、IgG及NK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均〈O.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在术后常规胃肠营养治疗基础上加用AG及金双歧可改善机体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状况,有利于维护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与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对比,来评估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我组确诊的8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经左胸小切口管状胃代食管重建消化道,至左颈部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术,共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全胃行胸内或颈部吻合术,共40例.观察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开胸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开胸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等均减少.结论 采取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应用于经食管癌切除术具有降低手术创伤、减少癌残留等优势.  相似文献   
25.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4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11例发生术后危象的病例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除l例放弃治疗外,其余均治愈出院。术后危象发生率25.5%(11/43),重症肌无力危象主要发生于术后早期。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的创伤,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不当,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是围术期发生危象的诱因。结论加强围术期管理,可以改善危象的预后,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构成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35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痰液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致病菌143株,其中G-菌102株(占71.33%),G+菌36株(占25.17%),真菌5株(占3.50%)。前5位致病菌别为铜绿假单胞菌39株(占27.27%),大肠埃希菌20株(占13.99%),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占11.19%),肺炎克雷伯菌15株(占10.49%),不动杆菌属14株(占9.79%)。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及环丙沙星最为敏感,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上述菌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药敏试验呈现多重耐药,混合感染现象严重,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