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2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39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169篇 |
内科学 | 91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79篇 |
外科学 | 69篇 |
综合类 | 325篇 |
预防医学 | 152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158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155篇 |
肿瘤学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与颈动脉收缩期杂音的关系研究.方法 对55例经临床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血管CT检查证实为冠状动脉狭窄和30例颈部闻及收缩期杂音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5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血管CT检查,发现51例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93%,其中有30例听诊出现双侧颈动脉收缩期杂音.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与颈动脉收缩期杂音关系密切,为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62.
国内外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但以言语为媒介的主流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的干预效果不及艺术治疗。艺术治疗是一种非语言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绘画治疗、音乐治疗和舞动治疗,分别对应以视觉、听觉和触觉为主的艺术表现,有利于改善青少年的情感创伤与冲突、情绪波动与压力以及自我理解与认同,缓解其抑郁症状。各类艺术活动还能与认知行为治疗结合,促进青少年对情绪的感知与表达,有助于人格发展与人际互动。本文基于艺术治疗的主要活动形式,综述了近年来艺术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推进艺术治疗的干预研究及疗效。 相似文献
63.
被称为“第三类镇痛药”的金丝桃甙由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王选荣等从植物药黄蜀葵照山白中成功提取。 金丝桃甙的研究始于年前 当时 安徽医大一院口腔科用黄蜀葵花煎剂治疗口腔溃疡获得显著止痛效果。随后 他们开始了“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研究”。研究人员从中分离出种黄酮单体 其中金丝桃甙含量为.% 为其主要功效成分。药理研究发现 金丝桃甙对实验动物的辐射刺激致痛注射缓激肽致痛等有显著镇痛作用;制成药膜外用临床观察例 总有效率达.%。其作用机制和现有的吗啡类阿司匹林类镇痛药不同 它是通过阻止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4):256
被称为“第三类镇痛药”的金丝桃甙由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王选荣等从植物药黄蜀葵、照山白中成功提取。 金丝桃甙的研究始于20年前,当时,安徽医大一院口腔科用黄蜀葵花煎剂治疗口腔溃疡获得显著止痛效果。随后,他们开始了“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研究”。研究人员从中分离出5种黄酮单体,其中金丝桃甙含量为1.8%,为其主要功效成分。药理研究发现,金丝桃甙对实验动物的辐射刺激致痛、注射缓激肽致痛等有显著镇痛作用;制成药膜外用临床观察238例,总有效率达96.5%。其作用机制和现有的吗啡类、阿司匹林类镇痛药不同,它是… 相似文献
64.
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子细胞心脏病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寄南教授为首的课题组 从年起 在国家“九五”课题资金及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的资助下 围绕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开始了研究。他们先研制出高特异高敏感的单克隆抗体 然后将其用于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 检测其血清肌钙蛋白I的变化。结果发现例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升高 其中个月转阴率.% 个月转阴率.%。同时发现血清肌钙蛋白I持续升高的患者 血清中出现抗M受体抗体 减少心肌M受体数目 抑制亲和力 即导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4):250
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子细胞心脏病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寄南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从1996年起,在国家“九五”课题资金及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的资助下,围绕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开始了研究。他们先研制出高特异、高敏感的单克隆抗体,然后将其用于282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检测其血清肌钙蛋白I的变化。结果发现157例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升高,其中3个月转阴率52,3%,6个月转阴率90.8%。同时发现血清肌钙蛋白I持续升高的患者,血清中出现抗M受体抗体,减少心肌M受体… 相似文献
65.
小剂量肝素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素做为一种抗凝药 ,近年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小剂量肝素与其他多种药物联用有较好疗效 ,现综述如下。1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李建平等[1] 用强心利尿合剂与肝素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 96例 ,全部患者在氧疗、改善通气、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的同时 ,治疗组 96例联用强心利尿合剂与小剂量肝素 ( 5 %葡萄糖溶液 5 0 0ml+肝素 5 0mg静脉滴注 ,每分钟 6~ 12滴 ) ,每日1次 ,7~ 10日为一疗程 ,对照组 49例采用洋地黄、利尿剂及硝酸甘油等常规方案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 5 9% ,总有效率为91% ;对照组则为显效率 39% ,总有效率 74% … 相似文献
66.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 经过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 并请学科专家鉴定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第次被确定为临床医学类的核心期刊 并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年版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0,10(10):439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并请学科专家鉴定,《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第3次被确定为临床医学类的核心期刊,并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即第3版)。此次重新研制筛选中文核心期刊,被列为“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研制者采用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上海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及西南信息中心等单位编制的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工具,经过严格的筛选,从我国正在出版的近万种中文期刊中确定了1 568种期刊为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了解慢性血吸虫病家庭负担和经济负担.方法 收集2006年湖北省阳新县监测点226例慢性血吸虫病确诊病例的有关资料,并对其中219例愿意配合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家庭负担量表(FBS)评价其家庭负担.直接经济负担由现场调查获得,间接经济负担采用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与人力资本法相结合估计.结果 调查发现,FBS量表的家庭经济负担和家庭娱乐活动2个维度的阳性回答率较高,分别为54.8%和47.0%.其他4个维度的阳性同答率较低,均低于40.0%.219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当年经济损失总计353 480.59元,人均1614.07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为61 679元,人均281.64元;间接经济损失为291 801.59元,占总负担的82.55%,人均1332.43元.结论 慢性血吸虫病的家庭负担较重,其经济负担相对于当地居民的家庭年纯收入水平较重,尤以间接经济负担为主,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68.
69.
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是我国主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本研究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定量分析长爪沙鼠的生境特征并预测长爪沙鼠的潜在分布。其中通过长爪沙鼠国家级监测点的经纬度监测数据空间化后,得到长爪沙鼠发现点数据集;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与长爪沙鼠生活环境相关的地形地貌、气温、降水等生态环境参数;利用ArcGIS软件分析长爪沙鼠的生境特征;利用Maxent软件建模,结合3S技术获得长爪沙鼠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图。由此可见利用3S技术和Maxent模型可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长爪沙鼠适生区预测,对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病人血浆造血活性,了解其与照后造血功能变化的可能关系。方法以MTT法测病人血浆对NFS-60、TF-1和BET-2细胞因子依赖细胞株在有或无相应细胞因子存在时的吸光度(492nm)。结果患者血清有类似GM-CSF、IL-3和EPO的刺激活性。血浆加入含rhG-CSF和EPO的培养体系中可使NFS-60和BET-2细胞增殖受抑。上述变化与病人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变化有相关之处。结论吉林辐射事故病人血浆中有粒系和红系造血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