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02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431篇
预防医学   193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90篇
  14篇
中国医学   204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检测4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LPO,VitE及红细胞SOD水平,发现急性肝炎组、慢活肝组、重症肝炎组及肝硬化组血浆LPO值分别为5.52±2.6、9.67±5.11、18.22±6.81和7.51±5.051m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7±0.67(P<0.05),重症肝炎组升高最明显。血浆VitE值分别为9.22±3.83、7.81±2.67、6.56±2.64和6.99±2.67μmol/L,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3.95±4.80(P<0.001),重症肝炎组下降最明显。4种肝病红细胞SO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LPO增多、VitE减少与肝功能损伤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52.
朱敬山  陈从发 《新医学》2005,36(7):414-414
患者,男,65岁,农民。因腹胀、纳差、恶心、呕吐、乏力、头晕1月余,在村卫生室按胃炎治疗效果不佳而入院。患者发病前曾有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7.3/10.7kPa。体形肥胖,巩膜、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心、肺听诊正常。肝肋下2cm、质软、触痛,睥不大。下肢无水肿。肝功能检查:ALT 120U/L,总胆红素12μmol/L,直接胆红素5μmol/L,腹部B超检查示肝弥漫性肿大。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HBV、HCV感染者树突状细胞(DC)的非病毒特异性免疫功能状态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以及病毒清除的关系。方法 对25例成人慢性HBV和HCV合并感染者进行了间隔8年的两次调查、依据临床转归分为HBV和HCV均清除组(A组)14例、单独HCV清除者(B组)6例,单独HBV消除者(C组)3例,HBV和HCV均未清除者(D组)2例,对照组(N组)为同一地区健康献血员11例。体外分离培养DC,检测其表型及抗原摄取功能、刺激异体淋巴细咆增殖能力和4组感染者的CTL免疫应答情况。结果 B、C、D组与A组、N组比较,DC的非病毒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表现为CD86表达的降低、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下降以及抗原摄取能力降低。A组对HBV和HCV的4条抗原表位多肽均有较高的CTL应签率(11/12);B组对HCV的两条抗原表位多肽均有应答(5/5),但无对HBV两条表位多肽均应签者、仅有1例对P2有反应;C组对HBV的抗原表位多肽均有应答,但无对两条HCV表位多肽均应答者;D组及N组对HBV或HCV所有实验多肽均无应答。结论 HBV和HCV的清除与病毒特异性的CTL应答相关。HBV和(或)HCV持续存在可能是导致DC功能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54.
背景:金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效应。目的:观察金纳米链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运用葡萄糖体系合成法制备金纳米链溶胶,然后MTT法检测不同终浓度(10%,25%,50%,75%,95%)金纳米链溶胶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金纳米链进出Hep-2细胞的过程。结果与结论:金纳米链在75%和95%高浓度时对Hep-2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但并没有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均属于一级范围,表明金纳米链对人喉癌Hep-2细胞无毒性。金纳米链在与Hep-2细胞共培养8h后即能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48h后大部分出胞,能够自由进出细胞。  相似文献   
55.
许桂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584-4585
目的 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最大限度地预防或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对患儿采取舒适护理与抚触等措施,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患儿因过度哭闹引起呕吐 3例,家长焦虑 3例,患儿睡眠时间延长,体重增加,黄疸指数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采取舒适护理与抚触,能有效预防或降低因过度哭闹引起的呕吐、过度换气、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63例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药物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缬沙坦口服,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观察治疗4周。结果:本观察显示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均有明显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本观察表明缬沙坦与黄芪联用能有效的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57.
腹膜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因腹部疼痛22天,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3天入院.体检:腹软,全腹压痛弱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叩诊呈鼓音,右肾区叩痛阳性.肠鸣音1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  相似文献   
58.
目的介绍准分子激光冠脉消融术(ELCA)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钙化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和支架内再狭窄(ISR)等复杂冠脉病变中的应用和经验分享。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北方战区总医院22例复杂冠脉病变的患者共22处病变行准分子激光冠脉消融术(ELCA)。观察终点为手术即刻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结果 22处病变均成功通过激光导管并进行消融,5例(22.7%)急诊STEMI患者,10例(45.5%)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5例(22.7%)支架内再狭窄病变,1例(4.5%)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和1例(4.5%)钙化病变。17例患者最终行球囊扩张并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1例患者行药物球囊扩张。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临床成功率100%。平均随访(6.6±2.7)个月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及ELCA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ELCA应用复杂的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即刻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未见ELCA相关并发症发生,可以在复杂冠脉疾病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运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或自体结缔组织移植物治疗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的差异性。 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4个英文电子数据库中筛选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截止至2022年4月20日,主要结局指标为角化牙龈组织宽度、退缩深度、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完全根面覆盖和根面覆盖美学评分。 结果 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术后12个月后,对照组结缔组织移植物较试验组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增加角化牙龈组织宽度[MD=-0.28(-0.47,-0.08),P=0.006]、降低牙龈退缩深度[MD=0.23(0.12,0.35),P<0.000 1]和提高完全根面覆盖[RR=0.80,95%CI(0.69,0.93),P=0.003];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和根面覆盖美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治疗后,结缔组织移植物在增加角化牙龈组织宽度、降低牙龈退缩深度和提高完全根面覆盖方面具有优势,但脱细胞真皮基质由于手术简便并有相似的效果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我们用硝酸稀土培养基做了猪种、羊种布鲁氏菌促进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猪种布鲁氏菌菌体细胞每分裂一次其时间可提前22分钟,羊种布鲁氏菌则可提前12.7~17.5分钟,说明硝酸稀土有促进布鲁氏菌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