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46篇 |
内科学 | 53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19篇 |
综合类 | 103篇 |
预防医学 | 47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4篇 |
21篇 | |
中国医学 | 71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临床早期接触”对医学生关怀能力养成的效果分析——以汕头大学医学院“医者之心 《医学教育管理》2022,8(1):87-94
目的探讨医者之心(HEART)课程中“临床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环节”对关怀能力养成的效果,对该课程纳入“临床早期接触”的教学设计做小结。方法编纂临床早期接触中的“隐性课程”体验问卷,对参加医者之心(HEART)课程的临床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环节的学生进行事后访问及问卷调查,以此评估“隐形课程”对医学生关怀能力养成的初步情况。 结果医学实习生对各种具有隐性课程内涵举措的各个维度对其关怀能力培育的帮助,均呈偏正向的态度。“带教教师教学示范”“关怀展现”“专业胜任能力对学生关怀能力影响”这3个构面的强弱程度,会因“学生临床早期接触时长”“带教教师年资”“临床早期接触过程满意程度”的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结论“临床早期接触各类组织形式”对第一次进入临床体验的医学生关怀能力认知有重要影响,典范学习及同伴影响对医学生关怀能力认知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2.
43.
汕头大学医学院“医者之心” 《医学教育管理》2021,7(4):366-372
目的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生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导致医学生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方面受限。汕头大学医学院发展出基于“医者之心”(HEART)社会实践课程及其课程外可选修的扩展性内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医者之心”(HEART)课程中,作为该课程的扩展性选修内容,汕头大学医学院学生参加“广东省医学生公益种子培育计划”,开展医疗公益实践活动。方法 对875名参与公益种子活动的医学生进行完成医疗公益实践活动后的问卷调查,并以描述性分析、对比分析等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生对实践性医学教育模式有较大的认同感,并在活动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医德感知水平,同时服务到社区居民。结论 基于“医者之心”(HEART)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通过医疗公益服务学习来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4.
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与尝试 《医学教育管理》2021,7(1):16-20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综合教育理念和德育工作指导方针,为立德树人指引了正确方向。中国医学教育是为党和国家培育合格医学人才,为人民群众培养健康守护者,如此的国家社会需求离不开对医学生人文思政素质的着力培养。因此,从课程思政视野出发,以深圳大学医学部为具体案例,在专业课程设计、特色社会实践两个维度上探析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的医学人文教育的路径选择与现实尝试。 相似文献
45.
脐动脉血流变化对估计脐带绕颈胎儿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变化对估计脐带绕颈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1~9月足月妊娠妇女46例,其中观察组34例,均为脐带绕颈1周并经阴道分娩。结合胎儿预后将观察组分为胎窘组(10例)和正常组(24例)。对照组12例,为随机选择的同期正常妊娠并顺产的妇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全部孕妇于临产前和活跃早期检测胎儿脐动脉阻力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①临产前胎儿UA血流S?蛐D、RI、PI值,胎窘组、正常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活跃早期宫缩期和间歇期,胎儿UA血流S?蛐D、RI、PI值,胎窘组、正常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前及活跃早期监测脐动脉血流变化不是预测脐带绕颈胎儿不良预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6.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时白细胞介素1(IL1)的变化及其意义。用MTT细胞增殖法观察了8只兔在冠状动脉结扎后1小时和2小时其外周血IL1水平的变化,并与冠状动脉假结扎的8只兔作比较。结果显示:单核细胞IL1水平于结扎后1小时及2小时均较假结扎组显著增高(P<0.002,P<0.001),其峰值与同时测定的血白细胞计数呈密切的线性正相关(r=0.9044,P<0.005),与同时测定的心肌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PKMB)活性呈密切的线性负相关(r=0.8960,P<0.005)。提示:急性心肌梗塞(AMI)时IL1的升高可能是促成血白细胞增多和参与心肌CPKMB活性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抑制或对抗IL1的药物对减轻心肌的缺血性损伤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47.
治疗性血管生成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动物实验已显示治疗性血管新生基因治疗心肌缺血的光明前途,最近公布的若干安慰剂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更为临床开展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揭开帷幕。 相似文献
48.
粉防己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粉防己碱(Te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将16只杂种犬制作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心肌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心肌梗死范围(MIS)等指标。结果表明:用药组MIS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同时IL-1、TNF、PAF、MPO等炎性指标也较对照组明显为低,IL-1、TNF、PAF与MIS存在明显复相关关系,心肌MPO与MIS呈密切正相关。提示Tet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被迫改变为体外循环下施术的原因和处理、预防措施。方法 1999~2 0 0 1年不完全统计 OPCAB手术 143例 ,术中 2 3例出现严重影响手术继续进行的心律失常、血压波动 ,其中 6例 (3% )术中被迫转变为体外循环下施术 ,其直接原因是 :1不能转复的严重心律失常 (4例 )。 2不能耐受显露靶血管牵拉心脏而出现持续性血压下降 (2例 )。结果 紧急转变为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和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和术中对意外情况处理欠妥与发生术中被迫改变术式有关 相似文献
50.
本文报告硫酸镁治疗心律失常8例。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快速房颤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室早,室速、室扑交替出现一例,频发室早2例。病历举例例一:女,40岁。心慌,闷气,心前区疼痛15小时后入院。一年前有下壁心肌梗塞史。T36.4℃,脉搏未触及,血压未测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凉,心率220次/分,律整。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图1)。当即静注25%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