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7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2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探讨IGF—1、IGFBP—3对揭示BPH病因及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64例BPH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水平,并以30例健康人作对照。BPH患者按照其前列腺总体积(PV)的大小分为3组。Ⅰ组:PV≤30ml,18例;Ⅱ组:PV31-50ml,24例;Ⅲ组:PV≥50ml,22例。结果:BPH组血清IGF—1、IGF-BP-3含量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相关检验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IGF—1、IGFBP—3的高低与前列腺增生的程度有关联,对BPH病因的揭示以及BPH的非手术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是一种广泛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的酶.PARP抑制剂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PARP功能阻断细胞自身DNA损伤修复,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以发挥抗肿瘤作用.PARP抑制剂单药利用合成致死作用,选择性地杀伤同源重组修复缺陷(尤其乳腺癌易感基因1/2突变)的肿瘤细胞.除此之外,与其他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293例乳腺癌患者月经情况、术后T分期、N分期、受体、术后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因素对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6年293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完整随访资料,选择可能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非重复特征因素,包括月经情况、术后病理的T分期、N分期、受体的免疫组化分型、术后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的预后因素。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后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及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N分期是影响患者RFS及OS的独立因素,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1.453(95%CI:1.096~1.926,P<0.01)、1.458(95%CI:1.099~1.993,P<0.01)。对N分期进行分层分析及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N0期患者的RFS及OS优于N1~N3期患者(P<0.05),而N1~N3期患者之间RFS及OS无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N分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好于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建议对淋巴结阳性患者加强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同期放疗(CCRT)在治疗有高危因素早期宫颈癌术后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收集本科2008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收治ⅠB1~ⅡB宫颈鳞癌根治术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54例,其中行同期化放疗15例,39例行序贯放疗。同期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 mg/m~2)联合卡铂(AUC=5)于放疗第一周进行一个疗程。辅助化疗方案同同期化疗,于放疗结束后开始,每21天一个疗程。比较同期化放疗和序贯放疗的复发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以及急性期和晚期不良反应。结果 54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同期化放疗的中位放疗剂量50 Gy(46~52 Gy,每次2 Gy)和人均化疗次数4次(3~5次)与序贯放疗相似(P=0.60和P=0.34)。在中位随访20个月(8~43个月)期间发现,同期化放疗较序贯放疗能减少局部复发率(0/15 vs 9/39,P=0.04),而两组无进展生存期(log-rank,P=0.26)和总生存期(log-rank,P=0.51)相似。同期化放疗患者出现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比例高于序贯放疗(4/15 vs 1/39,P=0.03),而3级胃肠道急性不良反应相似(4/15 vs 5/39,P=0.22),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未发现3~4级晚期不良反应。结论紫杉醇联和卡铂的同期化放疗能减少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局部复发,并有较好耐受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高剂量率近距离后装加体外照射治疗气管、支气管良性狭窄金属支架植入后引起的气管阻塞性炎性肉芽增生的疗效。方法 采用高剂量率近距离后装加体外照射治疗4例因金属支架植入后所导致的气管阻塞性炎性肉芽肿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4例患者中有3例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行支气管镜检查显示肉芽增生组织较治疗前显著退缩。结论 后装治疗联合外照射可能会成为治疗气管阻塞性肉芽肿的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影响ⅠB1~ⅡA宫颈癌术后患者预后因素,评估调强放疗及联合同步化疗治疗模式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362例ⅠB1~ⅡA宫颈癌术后符合1项或多项中危复发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362例患者中行同步放化疗161例,单纯放疗131例,未辅助放疗70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风险,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3年、5年的总生存(OS)率分别为94.20%和88.39%。回归分析发现肿瘤≥ 4 cm和低分化癌是复发的风险因素(OR=3.287,2.870,95% CI:1.366~7.905,1.105~7.457,P<0.05)。同步放化疗较未辅助放疗和单纯放疗降低了肿瘤≥ 4 cm、病理类型为腺癌或腺鳞癌以及低分化癌者的复发率(χ2=6.725~7.51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治疗模式改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HR=0.290,95% CI:0.128~0.659,P=0.003)和总生存期(HR=0.370,95% CI:0.156~0.895,P=0.024)。亚组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较未辅助放疗或单纯放疗延长了肿瘤≥ 4 cm或低分化癌患者的OS(χ2=7.614、5.964,P<0.05)。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未增加3级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放射性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P>0.05)。结论 在宫颈癌中危复发风险病例中肿瘤体积大、分化程度低影响患者的预后。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治疗模式较单纯放疗和未辅助放疗可延长肿瘤体积大或低分化癌术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及帕米帕利对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将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尼拉帕利组、帕米帕利组、单纯照射组、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帕米帕利联合照射组。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联合照射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γ-H2AX焦点数量的变化,qPCR法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FANCG、Bax、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尼拉帕利及帕米帕利均能抑制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两种细胞的放射生物学参数D0、Dq、SF2逐渐减小,而放射增敏比SERD0、SERDq逐渐增大。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及帕米帕利联合照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2/M期比例增加(tMCF-7=41.66、44.08,P<0.05;t436=24.69、18.91,P<0.05); G0/G1期比例减少(tMCF-7=8.67、29.61,P<0.05;t436=26.39、29.12,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MCF-7=11.17、11.71,P<0.05;t436=42.68、15.89,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CF-7细胞的单纯照射组、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在射线照射后2 h,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数量显著增加(t=8.89、21.72,P<0.05);照射后24 h单纯照射组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数量基本恢复照射前水平,而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数量仍大量存在(t=8.82,P<0.05)。 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CF-7细胞的FANCG、Bcl-2 mRNA表达明显减少(tFANCG=14.07,P<0.05;tBcl-2=29.21,P<0.05);Bax mRNA表达明显增多(t=8.90,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MCF-7细胞的FANCG、Bcl-2蛋白水平显著下降(tFANCG=7.09,P<0.05;tBcl-2=10.24,P<0.05);Bax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2.90,P<0.05)。结论 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及帕米帕利能增加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FA-BRCA通路中FANCG的表达,调节凋亡相关基因,抑制DNA损伤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CM-Dil标记的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植入放射损伤骨骼肌后的病理学改变,探讨ASCs对兔骨骼肌放射损伤的修复影响.方法 64只新西兰兔单侧臀部予9 MeV电子线单次照射80 Gy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SCs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每组32只,照射24 h后照射侧分别肌肉注射1 ml含5×107/ml标记后ASCs的PBS悬液和1 mlPBS缓冲液,未照射一侧作为各组正常对照.分别于照射后1、4、8和26周收集各组实验动物肌肉标本.观察标记后ASCs在骨骼肌组织中的分布及迁移,分析骨骼肌损伤病理学分级,观察4和26周时肌组织超微病理结构改变.结果 标记后的ASCs能在损伤部位迁移.ASCs组受照射骨骼肌组织病理损伤分级较PBS组在照射后1、4、8、26周显著减低(U=11.5、12.0、11.0,P<0.05).ASCs组26周时再生肌细胞数(27.01土9.36)显著高于PBS组(5.23 ±4.23)(t=15.12,P<0.05).ASCs组4和26周肌原纤维损伤程度较PBS组轻,26周ASCs组肌细胞肌间隙可见肌原纤维状结构增生.结论 ASCs能减轻受照射骨骼肌的病理组织学损伤,促进肌卫星细胞的代偿增生、再生肌组织,可能是修复骨骼肌放射损伤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80.
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联合放疗同期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联合放疗同期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DDP)化疗2~4周期,第1天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第2~5天给予DDP30mg/m2,同期给予放射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可评价近期疗效16例:完全缓解(CR)4例(25.0%),部分缓解(PR)8例(50.0%),稳定(SD)2例(12.50%),进展(PD)2例(12.5%),有效率(RR)为75.0%(12/16),临床获益率(CBR)为87.5%(13/16),其中鼻咽癌的有效率(RR)达到100%。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反应,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著,多数达Ⅱ、Ⅲ度反应。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中脱发(42.3%)、肝功能轻度损伤(30.8%)、口腔溃疡(26.9%)发生率较高。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方案结合同期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