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5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由于位于血脑屏障的P-糖蛋白(P-gp)转运体,限制了治疗药物进入脑内发挥疗效,从而导致了很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失败.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发现,在癫痫状态下P-gp的表达会显著增加,影响治疗药物的转运并降低疗效.本文就P-gp抑制剂的发展及P-gp在癫痫中被激活的信号通路、相关靶点、和在其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阿尔采末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随着AD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peptide,Aβ)被认为是AD发病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很多药物设计选择以Aβ为靶标,但这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却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tramiprosate和semagacestat的临床试验已经提前终止。本文对目前进入临床试验Ⅲ期以Aβ为靶标的药物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难治性鼻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鼻内镜下探查鼻腔,明确出血点后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止血,对照组采用微波止血,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7.5%,高于对照组的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对症处理,所有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4.
于锋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0):760-762
目的:调查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种类,探讨其正确服用方法。方法:按照临床用药咨询记录中记载的有关口服缓控释制剂服药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服用方法、服用次数和服用时间等因素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指导使用,患者不能嚼碎,只能整片吞服或按说明在片剂划痕处掰开。结论:医师和药师要向患者详细交代服用方法,以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er)对甲状腺素性豚鼠心肌病中延迟整流外向钾电流中快激活成分(I Kr )和慢激活成分(I Ks )及内向整流电流(I K1)的抑制作用。方法: 豚鼠腹腔注射L-甲状腺素造成心肌病后,分离单个心肌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钾电流。结果: 在心肌病细胞的I Kr ,I Ks 和IK1电流密度均明显增大,Ber 30 mmol/L分别抑制心肌病细胞I Kr 22.8%(+10 mV)和I Ks 29.5%(+80 mV),其对I Ks 的阻断作用大于I kr 。Ber 30 mmol/L也能阻断心肌病细胞I K129.1%(+120 mV),但不影响其反转电位。Ber(1~300 mmol/L)浓度依赖性地阻断心肌病细胞I Kr 及I Ks ,其IC50分别为76 mmol/L和55.37 mmol/L。结论: 甲状腺素性心肌病中出现异常增大的I Ks ,I Kr 及I K1离子流,Ber有明显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36.
原发性阑尾肿瘤临床少见,且多数患者最初以阑尾炎表现就诊,术前诊断率低。本院于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施阑尾切除术8285例,其中18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阑尾肿瘤,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指导临床对深静脉血栓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法:查阅国内、外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文献和指南,归纳出适合我国医院实际的药物治疗方案。结果:深静脉血栓的药物治疗包括早期和长期抗凝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早期溶栓、祛聚治疗等方面。结论:合理的药物治疗可达到良好的血栓治疗效果并减低出血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8.
徐瑾  于锋  戴德哉  戴茵 《药学进展》2009,33(3):125-131
目的:探究高糖引起的血管舒缩功能损害、血管内皮素受体(ET.R)和及瘦素受体(OB.Rb)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以及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颈椎脱位处死,分离取出其胸主动脉,剪成血管环,分别随机放入正常K-H液(正常对照组)、含33mol·L-1葡萄糖的K.H液(高糖模型组)以及含33mol·L-1葡萄糖和10~mol·L-1CPU0213的K-H液(CPU0213治疗组)中,温孵4小时。在各组温孵液中分别累积加入乙酰胆碱和去氧肾上腺素,测定各组血管环的最大舒张率和最大收缩值;在各组温孵液中分别加入L-硝基精氨酸,并重复去氧肾上腺素的收缩试验,测定各组血管NO生物利用度;通过RT-PCR实验,测定各组血管中ELR和0B.Rb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模型组血管环的最大舒张率和NO生物利用度分别下降了44.7%(P〈0.05)和27.2%(P〈0.05),最大收缩值升高了32.9%(P〈0.05),且其ETAR和OB.Rb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调了111%(P〈0.05)和97%(P〈0.05);而与高糖模型组相比,CPU0213治疗组血管环的最大舒张率和最大收缩值以及NO生物利用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并趋于正常,且其ET.R和OB.Rb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了33.6%(P〈0.05)和13.4%(P〉0.05)。结论:在高糖状态下,血管功能受损可能与血管组织内ET.R和OB-RbmRNA表达水平上调有关,而ETR拮抗剂CPU0213能下调此时高水平表达的ET^RmRNA,并改善受损血管功能,表明ET系统明显调控血管功能;然而,受损血管组织在经CPU0213干预后,虽然其受损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其OB-RbmRNA表达水平没有明显改变,表明0B-Rb的表达可能对血管功能没有直接调控作用,且与ETAR并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国产普卢利沙星片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普卢利沙星组264 mg,左氧氟沙星组200 mg,每日两次,疗程5~14天,视病情和病种而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5例,普卢利沙星组132例,左氧氟沙星组133例.疗程结束时,两系统感染的FAS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痊愈率分别为67.67%和73.48%,总有效率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89.47%和90.91%.PP分析与FAS分析结果一致.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94.06%(95/101);试验组细菌清除率为95.96%(95/99).两组以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6%(7/133)和3.79%(5/132),包括恶心、头痛、腹胀、腹泻等,其程度均为轻度,疗程结束后均消失或恢复正常.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普卢利沙星片同左氧氟沙星相比,其治疗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构建药学监护技能评分标准并探索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基于药物治疗管理工作步骤,建立课程教学的评分标准,并采用专家咨询法对评分标准进行修订。对62名临床药学专业学生进行药学监护相关案例演练,按照评分标准对学生药学监护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从采集信息、药物治疗问题、拟定和执行药物监护计划、执业记录4个方面建立了评分标准。案例演练结果显示学生在药物治疗问题部分表现最佳(得分率为75.91%±12.76%),其次是采集信息和拟定和执行药学监护计划部分(得分率分别为72.45%±10.70%,71.02%±9.80%),在执业记录部分表现最差(62.50%±6.57%)。各部分的难度系数为0.63~0.76。结论: 评分标准能切实反映学生药学监护能力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改进教学手段,可作为药学监护教学的重要教学工具,并为其他高校药学监护教育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