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至2008年间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21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21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有23例,发生率5.46%;其中术后局部疼痛6例,阴囊积液4例,伤口(皮下脂肪)液化2例,伤口感染2例,睾丸血肿2例,局部硬块异物感6例,复发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在于熟悉腹股沟的解剖,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加强无菌原则及围手术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52.
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脑卒中并发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并发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为3.90%,病死率为25.00%,PTE多于脑卒中发病后2~3周发生,类型多为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病死率高,易漏诊、误诊;应对高龄、伴有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高危因素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必要的预防。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希罗达同步化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Pinnacle 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据国际辐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CRU)第50号文件定义肿瘤区(GTV)、临床靶区(CTV)及计划靶区(PTV),PTV处方剂量为50.4 Gy/28 F/5.6 W.放疗第1天开始希罗达口服化疗,剂量为1 650 mg/ (m2·d),每日2次口服,连续口服14 d,休息1周,共2个周期.疗效评价包括病理降期率(T、N)、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保肛率.治疗不良反应按照CTC 3.0毒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放化疗后4~6周接受手术,手术按全系膜切除原则,术后病理pCR为16.7% (4/24),总降期率为79.2% (19/24),低位直肠癌保肛率为55.6% (5/9),无观察到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中应用希罗达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取得较好的病理缓解率和降期率,并且不良反应临床可接受.  相似文献   
54.
<正> 患者女性,12岁。于1985年7月29日晨起突然脐周持续性剧痛,阵发性加重,渐波及全腹,伴频繁呕吐,停止捧便排气13小时,以腹痛待查转入我院。无腹部外伤及手术史。查体:T36℃,P140次/分,BP90/70mmHg。发育尚可,营养较差,烦躁。腹稍胀,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消失。腹腔穿刺抽得血性渗出液,白细胞12,800,中性87%,腹部透视见多处气液平面。按绞窄性肠梗阻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腔内有血性腹水约200ml,自脐至膀胱顶有一索状粘连带,与腹前壁间形成裂隙似一内疝环,约有1米长之小肠自左向右“u”形套入疝环,致肠管丧失生机。将切断索状物送检,环死肠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后14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5.
缓解期综合性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预计在未来数十年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进一步增加,本文旨在探讨缓解期的综合性治疗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于进洪  李军涛  何新梅  石玉珍 《重庆医学》2008,37(21):2461-2462
目的 旨在以8-isoprostane为指标,研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方法 选择住院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40例,用酶免疫法测定患者入院第2天和第15天空腹血浆8-isoprostane含量,另选20例健康不吸烟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急性期COPD患者血清8-isoprostane水平[(159.92±24.45)pg/mL]明显高于治疗后((96.74士10.24)pg/mL]及健康对照组[(18.53±3.53)pg/mL],P<0.05.结论 8-isoprostane是一种可靠灵敏的氧化应激生物指标,能反映患者不同状态下的氧化应激水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7.
58.
6分钟步行训练对COPD患者呼吸困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 6分钟步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和耐力的影响。方法 7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 6例和训练组 3 6例。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 ,训练组另加 6分钟步行训练 ,并评价训练前及训练 2个月后的呼吸困难指数和 6分钟步行最大距离进行。结果训练 2个月后在FEV1( % )、FEV 1/FVC %、心率和呼吸次数 /分钟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训练组在呼吸困难指数总体上得到改善 (P <0 .0 5 ) ,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 (P <0 .0 5 )。结论6分钟运动训练方法是一个COPD患者简易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9.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复杂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40%~90%,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增高;致残率增高,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0%~75%;病死率也增高,DPN发生后5~10 a病死率25%~50%.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近年来笔者应用银杏达莫(商品名:杏丁)治疗DPN,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培养7天获得EPCs。抗AC133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对EPCs双标后进行激光共聚焦鉴定。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AngⅡ(10-7mol/L、10-8mol/L、10-9mol/L)进行干预,MTT法观察EPCs增殖能力的变化,并利用RT-PCR法观察不同浓度AngⅡ干预及缬沙坦、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预处理后EPCs的Flk-1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存在的前提下,AngⅡ可以增强EPCs的增殖能力,并可以上调Flk-1 mRNA的表达。缬沙坦、抑制剂可以显著抑制AngⅡ的这种作用。结论AngⅡ可以通过1型受体、PKC通路上调EPCs的Flk-1,在VEGF的作用下促进其增殖,从而有助于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