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2篇 |
免费 | 139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96篇 |
口腔科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247篇 |
内科学 | 94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22篇 |
特种医学 | 47篇 |
外科学 | 177篇 |
综合类 | 458篇 |
预防医学 | 214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230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192篇 |
肿瘤学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91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20篇 |
2013年 | 121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桂林地区BPH并前列腺炎的发病及治疗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并发前列腺炎的发病及治疗情况。方法:对桂林地区2152例BPH患者询问病史,并作前列腺液常规、前列腺B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尿常规等检查。结果:2152例患者中只有385例患者存在前列腺炎,占17.9%,其中87例患者有较明显的前列腺炎症状,35例患者曾诊断为前列腺炎并进行过间断治疗。结论:目前对BPH患者并发前列腺炎的诊断及治疗均不理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抗肿瘤药物对回肠杯状细胞黏液分泌抑制的作用.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丝裂霉素给药组、比柔吡星给药组.制备在体游离回肠袢模型,分别于给药后8、16、24、32、40、48 h抽取大鼠回肠袢内肠液,测定肠液内蛋白含量,48 h后处死大鼠,取肠袢石蜡包埋行HE、阿利辛兰-过碘酸雪夫反应(AB-PAS)、黏液蛋白(MUC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黏液分泌量及回肠杯状细胞的变化.结果 丝裂霉素组排放入肠袢中的黏液蛋白总量(32.09±7.12)mg与对照组(55.71±20.35)m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均少于对照组,以32~40h(3.11±0.31)、40~48 h(2.65±0.58)排放入肠袢中的蛋白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柔吡星组排放入肠袢中的黏液蛋白总量(44.32±18.47)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比柔吡星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丝裂霉素组杯状细胞数(33.97±7.61)与对照组(25.13±11.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柔吡星组杯状细胞数(28.69±9.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黏蛋白MUC2免疫组化染色:丝裂霉素组杯状细胞数(46.60±8.94)与对照组(34.7±10.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柔吡星组杯状细胞数(35.87±5.8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丝裂霉素可以抑制杯状细胞分泌黏液,随时间延长杯状细胞分泌黏液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3.
OPCAB同时行左心室室壁瘤缝缩术20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尝试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进行室壁瘤缝缩术,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选取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间206例左室室壁瘤病人进行手术。病人术前均存在心绞痛症状,同时伴心功能不全或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为Ⅱ-Ⅳ级。术前射血分数平均0.41±0.06,左心室舒末内径平均(57.4±6.8)mm。不停跳下进行室壁瘤线性缝缩,比较术前及术后相关心功能指标。结果 住院死亡1例,病死率0.5%(1/206例)。平均移植血管(2.9±0.9)支。复查时所有病人均无症状。心功能及射血分数均显著提高(P〈0.001)。左心室舒末内径显著缩小(P〈0.001)。结论 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时进行室壁瘤缝缩术是可行的,手术死亡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早期心功能、自觉症状及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远期疗效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24.
随着内固定器械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对骨折对位和早期活动的要求不断提高,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手术率提高。以往我们对Tossay3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及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多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或锁骨缘突螺丝钉 相似文献
26.
27.
28.
目的 探讨介入支架置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4~6周实施乳腺癌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们对18例乳腺癌合并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先行PCI,PCI术后4~6周实施乳腺癌手术(3例完成PCI术后1个月确诊乳腺癌,15例乳腺癌术前准... 相似文献
29.
30.
螺旋CT扫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围手术期中运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运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术前模拟定位,制定最佳的穿刺通道,术中根据CT结果搜寻结石,术后即刻、1、3、5天行CT扫描。结果:本组68例复杂性肾结石中建立手术通道75条:从穿刺到建立第一条手术通道的时间为5~10min,通道位置完全符合手术前设计72条;手术时间50~110min;38例结石完全取尽,结石完全清除率55.9%,残留结石碎片者(≤4mm)22例,残留小结石(〉4mm)8例;术中发生集合系统穿孔5例。胸腔积液者30例,占44.1%;全部患者皆有肾周积液,多者延及盆腔,平均约105.8ml,此后逐渐吸收;1例集合系统大量积血,术后全部肾脏肾实质皆较术前增厚,但此后逐渐恢复术前状态。结论:螺旋CT扫描能为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前提供精确的穿刺径路,术中为寻找结石提供方向,术后能精确发现残存结石的大小、位置及有无出血、灌注液的逆流和外渗,螺旋CT扫描是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前、术后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