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评价三维可视化辅助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12-01至2019-06-0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连续收治的经皮微波消融的84例复发性肝癌病人,根据是否进行三维可视化评估分为三维重建组(30例,49个病灶)和常规组(54例,111个病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用三维可视化软件计算术前全肝体积、肿瘤体积、预计消融体积、术后全肝体积、消融体积,并对比术前规划消融体积与术后实际消融体积。结果 所有病人均完成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肿瘤最大径为(4.3±1.0)cm。随访时间为10(2~19)个月。三维重建组和常规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6.7% vs. 9.3%)、总存活率(100% vs. 94.4%)、肝内复发率(8.2% vs. 12.6%)及局部复发率(6.1% vs. 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组病人术前规划体积和消融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6),消融后剩余肝体积与标准肝体积的比值为98.0%±25.6%。两组病人微波消融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辅助经皮微波消融在复发性肝癌的精准治疗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直径≤5cm的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及微波消融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18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的浓度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接受微波消融小肝癌患者及28例接受手术切除的小肝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d、3d、7d及1个月时的血清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小肝癌患者手术与微波治疗后第1天,血清VEGF浓度急剧下降,较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后第3天血清VEGF的浓度已回升,并且较治疗前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第7天,VEGF水平继续上升,并且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VEGF血清浓度降低,并且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在各时间点上的VEGF的血清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无论是手术切除还是微波消融后都会经历一个血清VEGF浓度增高的过程,有可能会促进肝癌的转移复发;微波消融虽为微创治疗,却与手术切除一样,实现直径≤5cm的小肝癌的完全性灭活。  相似文献   
23.
1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因高血压病6年,肝区不适2个月于2006-08-16入院。全身CT示:肝右叶占位病变,约9cm×6cm×3cm,其它脏器包括肾上腺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肝右叶占位。嗜铬细胞瘤?肝血管瘤?于入院后第4天手术。术中于肝右后叶下段见8cm×6cm×4cm大小椭圆形肿物,略膨出肝表面,张力高。当将肝右叶游离至下腔静脉右侧后见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并深入肝右叶实质内。送检肝组织一块9·5cm×7cm×2·5cm,一侧切缘见大径3·5cm金黄色肿物,无包膜,界图1限清楚,切质软。另送检(右侧)肾上腺组织一块6cm×2cm×1cm,切面黄色,略呈结节状,质软。光镜所…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超抗原生物制剂在肝内瘤区注射协同肝癌微波凝固疗法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肝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高聚生瘤区注射治疗,并予以分组对照。全部病例均于治疗前由组织病理学确诊,并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治疗前后常规查肝功能、甲胎蛋白(AFP)、血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并于1个月及半年时分别做增强CT扫描。结果治疗组患者其生存率及未复发率高于对照组,且肝功情况好转,超声显示原肿瘤治疗区呈不均质偏强回声,CDFI显示内无血流信号,并随时间的延长,原瘤区呈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局部行超声引导下超抗原生物制剂高聚生注射(PHIT)能够有效地改善肝癌患者的临床情况,降低复发率,作为超声引导下肝癌微波(PMCT)治疗后的一种辅助性生物治疗手段,可协同PMCT进一步巩固治疗,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5.
改进门诊分诊流程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设置医疗事务处、更新门诊分诊的硬件设备、改变分诊护士的工作模式,改进了门诊分诊流程,改善了就诊秩序,方便了患者就诊,提升了门诊患者和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局部巨噬细胞浸润的变化.方法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89例,于治疗前后进行肝脏穿刺活检,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比较治疗前后局部巨噬细胞浸润的变化.电镜观察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结果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后巨噬细胞局部浸润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电镜观察该免疫细胞有伪足样突起,且胞质内可见较多内质网、线粒体及溶酶体.结论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地增强局部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和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7.
异位胰腺多发生于胃幽门部及十二指肠球部,临床诊断较困难,常误诊为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近年遇到4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例1,男、23岁。上腹部阵发性疼痛5年,伴恶心呕吐,嗳气。反复发作、近一年加重。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内科治疗无好转,行胃大部切除术。病理检查:胃大弯长19厘米,小弯长10厘米。剖面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增厚,粘膜表面见一灰白色平坦区,直径约0.7厘米,稍隆起,中央  相似文献   
28.
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定时给予双肺叩击,是控制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缩短了治疗天数,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
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40个胰腺局灶性病变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结果恶性肿瘤80个病灶,良性病灶60个.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5.0%、85.0%及85.0%,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62.50%、46.67%及55.71%,超声造影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3.15%,阴性预测值为87.93%.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鉴别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1994年5月至2001年7月,共有234例肝癌患者339个结节进行了微波凝固治疗,其中男208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8岁.肿块大小1.2~8.0 cm,平均(4.1±1.9)cm.治疗后利用超声、CT、MRI、穿刺活检及化验检查对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91个月,平均27.9个月.结果治疗后,彩超检查结节血流消失率为92.0%(263/286);89.2%(190/213)的结节治疗后增强CT无强化;89.1%(41/46)的结节治疗后MRI无强化;治疗后再活检结节的完全坏死率为92.8%(180/194).1、2、3、4和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70%、81.60%、72.85%、66.37%和56.7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生存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肿块的大小有关.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该方法须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